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我只想抱一抱小时候的我 朱德庸 ⑴我小时候一直很不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我只想抱一抱小时候的我

朱德庸

⑴我小时候一直很不快乐,非常非常不快乐。小时候我觉得世界不是我的,但我又跑不掉。不管是我有没有能力跑、懂不懂得跑,我都会卡在里面。

⑵我对外面的世界没办法、没能力,只能回到我的世界。我的世界里,一个是画画,一个是虫子。只有在虫子面前,我最自在。我不用在它们面前自卑,我和虫子是平等的。

⑶我看人,像看虫子。大学时,我请同学吃火锅,一边吃,一边放音乐,音乐快了,筷子也快,我就很乐。但我不喜欢人,很难参与人,人一多,我就不是我自己。我像一只海豚,放出一个信号,又弹回来,没有回应——我和世界的交流是单向的。

⑷你想,一个小孩,太小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切事情告诉你,你是一个很蠢很蠢的小孩,我很自卑。直到去年,我53岁,我终于知道我是亚斯伯格症(即自闭症)患者。那一刻,我原谅了自己。

⑸亚斯伯格症是遗传的,我爸爸可能也有。

⑹知道亚斯伯格症后,我和爸爸的关系清晰起来。他从没像一个父亲一样向我传授人际间的规则,也不会跟小孩坐下来,递给你一杯酒。他永远安安静静。周日、放假,他没有应酬,待在我家的院子里,修所有的东西。拖鞋坏了他修,伞坏了他修,因此我妈妈一直骂,我们家什么新东西都不能买。

⑺他从没对我说过“你这个笨猪”,也没有逼迫我做任何事情。①他离开之后我想,他是透过亚斯伯格症爱我的。

⑻我妈妈却善于用一种使小孩内疚的方式教育我。大年初四早晨我跟我妈说:“我明天要搬出去了。”我妈一听:“什么?”咚咚咚从客厅走到后面厨房,我听她跟我爸说:“他说,他明天就要搬出去了,你赶快去劝劝他!”爸爸就走到客厅跟我说,你是真的要搬出去吗?我说,对呀。我爸说,好。我就听到我妈在后面生气:“我不是叫你劝他吗?”所以我住了29年的家,我只跟他们说一声我就搬出去了。我结婚完全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这就是患亚斯伯格症的好处。

⑼结婚搬走后,常常很不安。打电话没人接,我立刻坐三个多小时公交车回去看他们,其实他们是去打麻将了。我妈妈让我总在内疚中。

⑽我会画漫画,因为小时候受到的歧视,让我看清世界的假象。妈妈对小孩的爱可能是有条件的,而亲戚对待你的方式就是社会对待你的方式,非常现实。

⑾小时候我说话结巴,别人讲一句话30秒,我讲三分钟。老实说,不管亚斯伯格症多不好,至少它取代了蠢。②如果有时光机器让我回到小时候,我只想抱一抱小时候的我,我只想抱一抱他。

⑿如果有一天我变成大人,我可能就不会画画了。

⒀昨天晚上,我想了很久,我发觉我没有用漫画捍卫什么。其实我觉得我唯一在捍卫的是我的小时候。我小时候的状态,是真实。

⒁我从来不是个称职的爸爸。我儿子小的时候,我一天到晚把他弄哭。我从来不让他。在我的意识里,坐下去开始玩就是两个小孩的战争。我不但不让他,还吓他。

⒂有一次他哭着去找妈妈,我太太告诉他,其实你爸爸身体里住着一个比你还小的小孩。他那以后就没哭过,他说爸爸我让着你,因为你比我小。我儿子到现在都常常让我。他今年22岁,已经变成大人了。我好像没有变化。

⒃对别人来说,想象的世界可能只有他真的闲得没事干才会偶尔去一下。真实世界占他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我刚好相反,我花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把我的世界弄得丰富有层次。然后我就待在里面,待够了才出来应付一下外面。

⒄这个世界我是可以带着走的。我从台北到北京,我带着它走。我在飞机上,眼睛一闭就可以进去。我在里面可以跟猫狗说话,我可以跟已经失去的东西和失去的人重新碰面,碰到面,我们可以对话,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些事情,一起走过一条街。

⒅所以,外面的世界只是我肉体生存的世界而已。

(有删改)

1.简要概括以作者为典型代表的亚斯伯格症患者的性格特点。

2.作者着力叙述写父亲、“我”、儿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体会文章两处划线句的内涵。

4.说说你对文题“我只想抱一抱小时候的我”的理解。

 

1.(1)敏感(认为大人对自己没有一点信心,只有在虫子面前才能被接纳)(2)孤独(与朋友吃火锅时难以参与其中)(3)不自信(与朋友去邮局时拒绝和他人交流)(4)逃避现实(经常“飘”在自己的世界里) 2.(1)作者的父亲可能是亚斯伯格症,导致作者有孤独落寞的幼年,更能突出文题,令人伤怀。(2)“我”以幼稚不称职对儿子,就如“我”的父亲透过亚斯伯格症以隐晦生涩的爱付于“我”和家庭,都包含无言的父爱。(3)作者写三代人相互间的亲情,表明即使在病症的阻碍下,血缘之情是不变的。 3.①我与父亲同时患有亚斯伯格症,因此父亲很理解我,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②长大后“我”才知道自己是亚斯伯格症患者而不是蠢,因此“我”心疼小时候的自己。 4.(1)作者内心是对幼年时自己的镜框表示恩悯与同情,所以他想抱抱自己。(2)作者拥抱的过去,是大人孩子都无知的时期,包含作者对于当时不能认清自己摆脱困难无人理解的懊悔可惜。(3)表现作者对这种精神缺陷的人们的同情和希望世界对他们的态度变得友好。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2.试题分析: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3.试题分析:优秀的作者,有时为了表达思想的需要,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中写一些语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要懂得这些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领会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究语句的丰富意蕴,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句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的角度思考其蕴含的丰富意蕴。 4.试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师者,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____________,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二十九年,文公卒,太子立,是为易王。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我,取十城;苏秦说齐,使复归燕十城。十年,燕君为王。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闲,欲以乱齐。易王立十二年卒,子燕哙立。

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断。苏代为齐使於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

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愍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徇。因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愍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馀皆属燕,六岁。

(史记节选,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贵重,主断    主:主决

B. 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    顾:只是

C. 攻子之,不克    克:攻克

D. 子之因遗苏代白金    遗:赠送

2.下列虚词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说王使齐为反间        今君亡赵走燕

B. 乱齐    故法为其国者与此同

C. 而赴之    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

D. 况贤隗者    君幸赵王

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徇。

(2)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

4.从文中陈述哪两个事件,请简要概括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对下列材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驴子听见蝉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打动,自己也想能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羡慕地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蝉答道:“吃露水。”驴子便也只吃露水,没多久就饿死了。

A. 要理性分析自身的条件。

B.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C. 要选择恰当的学习对象。

D. 要掌握变通的学习方法。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原始人的美感,还属于初级阶段的美感。                                     

                       

①而智能处于初级阶段又使他们把神秘而又令人恐惧的观念渗入到审美的意识中

②原始人的生活极其困难

③但还不可能获得和谐感和自由感

④他们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了满足感、愉快感

⑤因此,他们的美感既受到物质需要的束缚,又受到精神观念的束缚

⑥生活迫使他们把动物当作主要的审美对象

A. ④③⑤②⑥①    B. ②④③⑥①⑤    C. ②⑥①⑤④③     D. ⑥②①⑤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