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下正处在信息化时代,一个人既不懂...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下正处在信息化时代,一个人既不懂得网络技术又不愿意去学,如此身无长物便很难跟得上当下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②《新华日报》曾说过“一些高校图书馆公布的借阅排行榜让人大跌眼镜”:当经典书籍被束之高阁落满灰尘的时候,图书馆里的流行小说短短几个月就会被翻烂。

③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从选址、创新设计到研发制造、组织施工,经历了22年的风雨同舟,于925日正式启用。

④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⑤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⑥摆好后,他照例是横瞅瞅,竖看看,里磕磕,外扳扳,直到那砖横平竖直了,他自己也觉得称心如意了,这才摸起另一块。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C 【解析】试题分析:①望文生义,“身无长物”不是“没有特长”的意思,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③“风雨同舟”是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这里的主语是“天眼”,没有共同经历者.④“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贬义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的,又有些许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浩然的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虽然只就闲情逸致做了轻描淡写,但是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很有代表性的名篇

B. 诗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

C.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知是简单写景,同时还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D. 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却未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见到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二字运用极妙,请问妙在何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茂度,吴郡吴人,张良后也。名与高祖同,故称字。曾祖澄,晋光禄大夫。祖彭祖,广州刺史。父敞,侍中、尚书、吴国内史。

茂度郡上计吏,主簿,功曹,州命从事史,并不就。除琅邪王卫军参军,员外散骑侍郎,尚书度支郎,父忧不拜。服阕,为何无忌镇南参军。顷之出补晋安郡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复以为始兴相,郡经贼寇,廨宇焚烧,民物凋散,百不存一。茂度创立城寺,吊死抚伤,收集离散,民户渐复。在郡一周,征为太尉参军,寻转主簿、扬州治中从事史。高祖西伐刘毅,茂度居守。留州事悉委之。军还,迁中书侍郎。高祖北伐关洛,复任留州事。出为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建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绥静百越,岭外安之。以疾求还,复为道怜司马。丁继母忧,服阕,除廷尉,转尚书吏部郎。

太祖元嘉元年,出为益州刺史。三年,太祖讨荆州刺史谢晦,诏益州遣军袭江陵,晦已平而军始至白帝。茂度与晦素善,议者疑其出军迟留,时茂度弟邵为湘州刺史,起兵应大驾,上以邵诚节,故不加罪,被代还京师。七年,起为廷尉,加奉车都尉,领本州中正。入为五兵尚书,徙太常。以脚疾出为义兴太守,加秩中二千石。上从容谓茂度曰:“勿复以西蜀介怀。”对曰:“臣若不遭陛下之明,墓木拱矣。”

顷之,解职还家。征为都官尚书,加散骑常侍,固辞以疾。就拜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茂度内足于财,自绝人事,经始本县之华山以为居止,优游野泽,如此者七年。十八年,除会稽太守。素有吏能,在郡县,职事甚理。明年,卒官,时年六十七。曰恭子。

(节选自《宋书卷五十三•列传第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顷之出/补晋安郡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

B. 顷之/出补晋安郡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

C. 顷之出/补晋安郡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

D. 顷之/出补晋安郡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讳: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这里意思是说张茂度的名字与宋高祖刘裕的名字相同。

B. 服阙:守丧期满除服。古代官员,父母死后要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并在此期间停止娱乐和交际。

C. 元嘉:这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年号与干支都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D. 谥:即谥号,这是古代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的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茂度出身士族,依附贼寇免官。他是张良的后人,家中很多长辈都是朝廷官员,因为接受贼寇卢循的符书公文,他在事后被免除官职。

B. 张茂度东山再起,积极恢复民生。被起用后,虽然他只担任了一个星期的始兴相,但是在他的一系列措施下,战乱后的民众人口渐渐恢复。

C. 张茂度受到重任,两次担任留守。高祖西征刘毅,将留守州郡的事务全部托付给他;后来高祖北伐关洛,他又担任留守,负责处理州郡事务。

D. 张茂度遭遇众疑,皇上亲自宽慰。他在平定谢晦的过程中反应迟缓,遭遇议者怀疑,但是皇上综合考虑以后没有给他加罪,还好言抚慰他。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年,太祖讨荆州刺史谢晦,诏益州遣军袭江陵,晦已平而军始至白帝。

(2)茂度内足于财,自绝人事,经始本县之华山以为居止,优游野泽,如此者七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享福(节选)

陆文夫

  马老太打完了官司照样送煤球,只是那生意却大大不如前了。过了几天在小桥口见到了小丹丹,她把孙子紧搂在怀里:“好乖乖,你妈怎么会让你来的?”

  “我妈说了,以后我可以来。也可以吃你的东西。”

  “真的!”马老太高兴了。这场官司还是有用的。“好乖乖,你坐在车杠上,奶奶去买巧克力,买大的!”她又走向那爿个体户开的小店。

  那个退休的女工笑嘻嘻地:“两包巧克力,两包云烟?”“不,云烟不买了,今天没有作成几笔生意,总共才嫌了五块钱。”

  小丹丹说:“奶奶真聪明,知道爸爸戒烟了就不买烟。”

  “什么,你爸戒烟啦?”

  “是妈叫他戒的,说他的香烟钱,正好是奶奶的生活费。”

  “啊!”马老太大为惊异:“奶奶不要你们的生活费,叫你爸抽烟,抽好烟。奶奶明天买两包给你带回去。”

明天,明天马老太只赚了三块钱。没有人叫她送煤球了,她租着板车在煤球店的门口等,那些买煤球的人见了她就避得远远的。

马老太只好上门服务了,她熟悉那些老主顾,她知道谁家的煤球快要烧完,便一家一家敲门去:“王师母,你家的煤球快用完了吧,要不要我去替你拉,快给我煤球卡,这几天的煤球可好啦,杨泉煤多,经烧。”

  “不用啦,谢谢。”门“砰”地一声关上,没有多话。

  没过几天便釜底抽薪了,煤球店的门口贴了一张布告:“倾接上级通知(根本就没有通知),凡租用板车经营煤球业务者,必须在六十岁以下。六十岁以上或不足六十岁而已经退休者,不得租用板车,不得经营送煤球的业务,以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与照顾。”

  马老太不认识字,清晨‘上班’时见几个同业的人站在煤球店的门口看布告。马老太凑上去问道:“什么事呀?”

  “什么事呀,说你哪!”

  “说我个啥?”

  “六十岁以上的人不许送煤球了,也不许租板车,老太太,你也早该享福了,何必跟我们争这口饭呀,把你的老主顾介绍给我们吧。”

  营业员看见马老太,笑嘻嘻地:“老太呀,恭喜你啰,你光荣退休啦!”

  “什么!”

  “从今天开始,我们不能为你开禀,也不能租给你小板车,你退休啦。”

  “我是个体,不退休的。”马老太也有理。

  “不管你是什么体,过了六十岁就不得送煤球,保护老年人的身体。”

  “我的身体结实呐。”

  “结实也没有用,结实的人多着呢,一到六十也都下。老太,回家换换衣裳,洗洗被子,准备安度晚年吧。我还真眼热你呢,天天上班多累呀。”营业员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再见啦老太,你不来还真想你呢,几十年啦,开门不见你老太,好像这门还没有开。有空来白相①,啊……”

马老太只好离开煤球店了,离开的时候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她走走又回头,再看着那黑不隆咚的煤球店,好像这里就是她的家。多少年啦……  

马老太踏着回忆往回走,越走越觉得往事遥远,道路漫长,疲惫、劳累。那无穷的精力哪里去了,怎么连移动脚步也感到吃力?她好不容易走到自家的巷子口的时候,却又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走错路了吧,现在正是送煤球的时候,怎么能走回来呢?”当她开门进去的时候,枇杷树上的小鸟也吓得乱飞,它们也感到惊异,它们在这种时候是从来不受惊扰的。

  马老太回家以后,习惯性地拉开煤炉烧开水。现在烧开水有什么用呢,又不是烧泡饭的时候。她在屋里转来转去,觉得身躯没有摆处,最后拖了一张破藤椅坐在煤炉的旁边,看着水烧开,看着水壶里冒热气。煤火,水气,好像能使这四面透风的屋子也变得暖和点。

  天又阴下来了,好像要下雪,如果天要下大雪,正是送煤球的好时机……

  马老太就这样开始享福了,儿子经常来看她,月月给她生活费,她不肯收,叫儿子拿去买好烟。小丹丹天天来看她,给她带来好吃的,买一个面包要分给奶奶一半,买两个馒头有一个是奶奶的。马老太把小孙子紧紧地搂在怀里,一面吃一面落眼泪:“好乖乖,奶奶赚不到钱了,奶奶不能买东西给你,不能替你盖楼,不能替你爸买好烟……”这三个“不能”使马老太不知道是为什么活着的。

  整整一个漫长的冬季,马老太都坐在那张破旧的藤椅上,坐在煤炉的旁边,看着那些她搬弄过半辈子的煤球发光发热,变成灰。她感到了温暖,感到了热流,便眯蒙着眼睛,半张着嘴。她似乎在回忆她的一生了,可她只想到她的小时候,那时候的乌鸦很多,她家屋后的大树上就有三个乌鸦窝。老乌鸦最后飞不动,眼睛也看不见,要靠小乌鸦把提来的虫子送到老乌鸦的嘴里。那时候,现今的马老太也曾经对她的妈妈说过:“妈,你别急,等你做不动时我也把吃的东西送到你嘴里。”她那多病的妈妈流着眼泪说:“小乖乖,那老乌鸦快要死了,她不肯多吃、也不肯死在窝里,它要拚死命地向高处飞,飞到不能再高的时候炸得粉碎。你不能盯着她看啊,她炸成的游丝会把人的眼睛弄瞎的。”

  马老太坐在藤椅子上,眯蒙着眼睛,半张着嘴,也觉得自己在向高处飞,向高处飞……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天气暖和,空气新鲜,马老太飞呀,飞呀,无疾而终,安详地死去。在清点她的遗物时,发现一辆小轮盘的自行车,和留给小丹丹的八千五百元人民币。

  有人埋怨刘一川②,说他是没事找事,如果让马老太还拉煤球,是不会死得这么快的。

刘一川不以为然,他坚信自己是保障了马老太的利益,使得她在死前总算是享了几天福的。

注:白相:吴语词汇,玩耍的意思,主要通行于吴语区的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舟山等等。

刘一川是未备案的老年人保障协会的组织者,他主动帮助马老太赢得了儿子儿媳抚养费的官司。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如小乖乖”“白相等吴地民众日常生活语言的使用,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B. 马老太虽然赢得了官司,媳妇允许孙子来看望奶奶,儿子也经常孝敬老母亲,但是却被其他人疏远,孤立,最终抑郁而死。

C. 煤球店营业员在得知马老太被限制从事运煤生意之后,笑嘻嘻地恭喜马老太光荣退休,语带调侃,有幸灾乐祸的意味。

D. 小说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心理和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无论主角或配角,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E. 小说介绍马老太从煤球店回家的经过,插叙了部分重点的场景,人物形象的悲剧性得以体现和强化。

2.小说中马老太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享福为标题,和《祝福(鲁迅)的命名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命名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翁贝托埃科:“当代达芬奇”

邱华栋

“在世的最伟大作家”

我不知道世界上活着的作家中间,还有谁能比翁贝托埃科更聪明、更渊博。这个集小说家、符号学专家、语言语义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散文家、神学家于一身的人物,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早在10年前,法国一家报纸向其他作家、评论家发出了“谁是在世的最伟大小说家”的问卷,后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加西亚马尔克斯名列第一,翁贝托埃科和约翰厄普代克并列第三。他被称为是“当代达芬奇”,因为只有达芬奇的博学多才才可以比拟他。

2007年3月6日,翁贝托埃科来到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堂里,面向中国的人文学者作了一场题为《乱与治》的演讲,抨击了美国所主导的当前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表达了他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的政治与文化见解。他那宏阔的视野、逻辑严密的表达、雄辩的口才和轻松幽默的语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讲完毕,他给在场的人士签名并与之闲谈,大家簇拥着他,他脸上那经过了略微修剪的灰白色络腮胡子更增加了他的睿智与神秘感,和你聊天和对视的时候,他那双智慧、热情和带着一点笑意的眼睛,让你觉得他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

翁贝托埃科的头衔多得吓人,他是欧洲和美国最著名的三十多所大学的名誉博士,在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长期任教,这所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公元十一世纪就存在了。翁贝托埃科的知识极为渊博,据说,翁贝托埃科有4万册的善本藏书,很多版本都是特别珍奇的,光是《圣经》的各种不同的版本,他就装了一个大书橱。

1932年,翁贝托埃科出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的阿莱山德莱。1954年,他毕业于都灵大学哲学系。后来,翁贝托埃科在一家电台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到欧洲最古老的波洛尼亚大学担任语言学教授了。在电台工作的经历,给他提供了研究大众文化和传媒的机会,也给他带来了研究欧洲中世纪文化的新的启发和新的视角。

四部长篇小说:对中世纪的想象

翁贝托埃科走上小说创作道路的时间比较晚,但是一写就非常不得了。在1970年代后期,翁贝托埃科渐渐发现,自己搞了20多年的神学、历史学和文化、文学理论研究,有很多东西光靠理论表达说不清楚,也不过瘾,对大众的影响面小,他就决定借助小说这种大众更普遍接受的文学样式,来传达他复杂而有趣的研究经验。

1980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的名字》出版了,立即引起了轰动。在这部包裹着侦探小说外衣的作品里,到处都充满了中世纪宗教文化的知识和趣味,翁贝托埃科把知识、趣味和侦探小说的特点结合起来,引导有好奇心的读者进入他的小说世界里。

《傅科摆》不容易读懂,小说采取了多人多角度叙述的方式,这种多视角的方式可以使读者看清楚全部的情节布局。但是,小说的时间线索则比较单一,是顺序讲述的。我在阅读的时候就感觉,小说中那些混杂着历史、现实和科学的信息和符号谱系,不断地打断和破坏着我的阅读,这样的感觉很不好,客观上伤害了小说的肌理和阅读快感。因此,这部小说出版之后没有获得读者的广泛垂青。

1994年,翁贝托埃科推出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昨日之岛》,它翻译成中文大概有34万字,篇幅也不小。

2000年,翁贝托埃科出版了他的第四部小说《波多里诺》。它充满了人生变化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表达出人生在世的某种很无奈和苍凉的感觉。与前两部小说的晦涩和庞杂不同,这部小说的线索十分清晰。

智力的空间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不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翁贝托埃科呢?我想,如果今后诺贝尔文学奖要奖给引领了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作家,翁贝托埃科、美国作家托玛斯品钦是最有可能获奖的作家。在运用智力和知识的空间来结构小说方面,翁贝托埃科是当代作家中首屈一指的,同时,他也很关心世界局势,也不断地发表着观点犀利的见解。

阅读翁贝托埃科的小说,总像是在进行一次智力测验,这种智力测验和阅读那些情节粗糙简单的侦探小说还不一样。侦探小说一般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去发现和揭示凶手。而翁贝托埃科却编织了一个知识和历史的大网,要把进入他的这个大网的读者都兜进去,全都抓住。

翁贝托埃科属于那种深深地扎根于欧洲深厚文化土壤的大树,此外,他还是一个对当代世界的现实和政治有着自己独立见解的作家,他一直勇于对当代社会的各种现象发言,曾出版过一本由五篇文章组成的《五篇道德论文》,对最近十几年的一些国际政治事件进行了思考和批判。

在20世纪,小说的道路有很多条,而翁贝托埃科走出了一条他自己的路,那就是:用奇特的文学想象,串连起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与文化,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想象世界。翁贝托埃科是少有的能把非常乏味、枯燥的一些历史和宗教知识,变成很有趣的小说材料的作家,并以之来组织小说的写作。他的小说都有一个通俗小说的外壳,但是里面却包裹着庞杂的知识体系,这种庞杂的知识体系又被他演绎成引人入胜的故事。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翁贝托埃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谁是在世的最伟大小说家”的问卷调查中,他排名第三,因此被称为当代达芬奇”。

B. 翁贝托•埃科是三十多所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他知识极为渊博,并且有4万册的善本藏书,其中各种版本的《圣经就可以装一个大书橱

C. 在电台工作的经历,给翁贝托•埃科提供了研究大众文化和传媒的机会,也给他带来了研究欧洲中世纪文化的新的启发和新的视角。

D. 翁贝托•埃科的小说无论是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还是波多里诺》,因为它们的独特,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2.文章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3.翁贝托•埃科的小说具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