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12306网站提醒登录网站或使用手机客户端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12306网站提醒登录网站或使用手机客户端购票的旅客,不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B. 某省从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且要通过招生考试政策拓宽足球人才成长渠道,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C.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关系到中国特色杜会主义事业能否得以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D.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这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D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合逻辑,“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有矛盾。B项,成分残缺,应在“足球联赛”后加上“机制”。C项,两面对一面,其中的“能否得以”删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人一度预言,纸质书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而现在看来,纸质书非但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还大有重整旗鼓之势。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当,就能聚蚊成雷,一呼百应,传播社会正能量;如果不加辨析,随意转发,就可能以讹传讹,危害社会。

③为弘扬传统文化,我校语文组和美术组联合举办校园书画展,师生一起舞文弄墨,大展风采。

④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由14颗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其网络实现全球覆盖计日程功

⑤老张65岁才从单位退休,不过不断有人上门请他做事,他总是笑着说“老啦,我只有敬谢不敏啦。

⑥一些经济学家批评特朗普时经济走向的预测只是他耸人听闻、吸引眼球的一次“出位表演”。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④⑤⑥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上片中描写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运用比喻生动描写了滔滔的江浪。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当年的遗迹还在,英雄人物却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风流云散。

(3)杜甫在《登高》中用“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自己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两鬓白发日多,悲愁难遣的状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① (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当时已被贬外任杭州通判三年),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灾民唱歌啼哭的声音都令人伤悲,远处灯火夜空疏星渐趋喑淡,营造了除夕夜昏暗冷清的环境。

B.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万家合欢的除夕夜,诗人受命独在异乡,百姓歌哭,音犹在耳,眼疾苦思,辗转难眠,非守乐岁,悲情难抑。

C.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盖着几条被子依然冰冷,说明天太冷了,洗头感到头轻发疏,实是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

D. 这首诗的前六句,写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激愤与忧虑,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以及被贬外放,仕途坎坷的忧伤。

E. 全诗以哀情起句,以乐景结句,欲扬先抑,将诗人民生之忧、家国之痛、壮志未酬之苦淋漓以致地表现出来。豪放之情跃然纸上。

2.尾联运用了比拟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伦,系本京兆。父光乘,在开元、天宝间为朔方节度使

伦以调蓝田尉,干力勤济。杨国忠署为铸钱内作使判官。国忠多发州县齐人令鼓铸,督非所习,虽篓失苛严,愈无功。伦请准直募匠,代无聊之人,繇是役用减,鼓铸多矣。玄宗晚节盛营官室,吏介以为欺,伦阋实工员,省费倍。

从帝入蜀,以监察御史为剑南节度行军司马、置顿判官。时中人卫卒多侵暴,尤难治,伦以清俭自将,西人赖缓。中宦疾之,以谗贬衡州司户参军。度支使第五琦荐伦才,擢商州刺史、荆襄道租庸使。襄州裨将康楚元乱,自称东楚义王,刺史王政弃城遁。贼南袭江陵,绝汉、沔饷道。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德宗嗣位,选使绝域者,擢伦太常少卿,充和吐蕃使。伦至,谕天子威德,赞普顺悦,乃入献。还,进太常卿,兼御史大夫。再使,如旨。伦处朝,数论政得失,宰相卢杞恶之,改太子少保。从狩奉天。及杞败,关播①罢为刑部尚书,伦在朝堂流涕曰;“宰相无状,使天下至此,不失为尚书,后何劝?”闻者惮其公。帝后欲复用杞为刺史,伦苦谏,言恳至到,帝纳之。进太子少师、郢国公,致仕。

时李楚琳以仆射兼卫尉卿,李忠诚以尚书兼少府监,伦言:“楚琳逆节,忠诚戎丑,不当宠以官。”又请为义仓,以捍无年;择贤者,任帝左右。谓吐蕃豺虎野心,不可事信约,宜谨备边。帝善其言,厚礼之。居家以孝慈称。卒,年八十三,赠扬州都督,谥曰肃。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八,有删减)

【注】①关播:由卢杞推荐担任宰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B. 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C. 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D. 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荫,庇荫,即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才学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之为节度使。

C. 赞普,在吐蕃诸王的名字中多有此词。《新唐书·吐蕃传》云:“其俗谓雄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

D. 义仓,是一种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最初仓库设在“闾巷”,由“社司”管理,所以也叫做“社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伦治政有方,在担任铸钱内作使判官时,提出合理建议,改变了一些不当做法,收效显著。

B. 韦伦为官清廉,面对宦官禁军大肆侵夺,他坚守原则,自我约束,不与其同流合污。

C. 韦伦英勇善战,在平定楚元叛乱中,虽然刺史弃城而逃,但他毫不畏惧,采取策略平定了叛乱。

D. 韦伦公正刚直,上朝时敢于直言,不畏权势,对皇帝的不当做法委婉劝谏,直至皇帝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宰相无状,使天下至此,不失为尚书,后何劝?

(2)谓吐蕃豺虎野心,不可事信约,宜谨备边。帝善其言,厚礼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史海远航

章开沅在华中师大历史系任教初期,对太平天国很感兴趣。1954年,德国贝喜发博士专程来武汉搜集辛亥革命史料,接待与陪同的章开沅不由想: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前来搜集辛亥革命史料,而就在首义之地武汉从事历史教学的自己为什么对辛亥革命史漠不关心呢?接待期间,章开沅与辛亥老人朝夕相处畅谈往事,激发了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兴趣,从此章开沅走进了辛亥革命历史研究领域。在他的倡议下,第一个全国性纪念辛亥革命的会议——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武汉举办,章开沅的两篇论文《武昌起义与湖北革命运动》《从辛亥革命看资产阶级性格》受到与会者的关注。

经过数十年刻苦钻研,章开沅出版《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辛亥革命前后史实论丛》等专著,与其他学者编撰多卷本的《辛亥革命史》,在编写组多次讨论的基础上,他写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研究辛亥革命史》一文,总结了1949年以来辛亥革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着重就指导思想、人物评价、中外关系、资料工作、研究方法等重大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增进了海外学者对中国大陆辛亥革命研究的了解。章开沅和各界人士一起成立了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培养了饶怀民、马敏、严昌洪、赵军等一大批辛亥革命研究者,章开沅赴美国、日本访问,这是中国大陆辛亥革命研究者第一次走出国门,把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推向国际。1981年,《辛亥革命史》正式出版,被称为研究辛亥革命史的经典之作。美国学者称赞说:“在世界上的历史学者与专家当中,章开沅是辛亥革命的学术带头人 。”

1962年开始,章开沅决意研究张謇,以此个案作为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突破口。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章开沅前往南通张謇的出生地、故居和相关历史遗址实地调研,走访当年对张謇了解较多的高龄老人;到馆藏丰富的北京图书馆阅读并抄录珍贵原始文献,经过认真的梳理和编纂资料后,章开沅完成了3万字的论文《论张謇的矛盾性格》写出了约40万字的《开拓者足迹——张謇传稿》。章开沅在潜心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过程中,意识到商会研究是从整体上考究资产阶级的重要课题,于是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在漫长的治史生涯中,章开沅一贯重视“原生态”史料,视“档案是具体研究课题的生命”。他前往苏州档案馆查阅商会档案,随着资料的深入挖掘,他认识到商会研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章开沅把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结合起来研究,把商会置于更为广阔的的世界范围加以关照。 章开沅认为,要还原历史的本质,探究历史的的奥秘,应将人类历史视为一个整体,用全人类和大史观的理念进行研究。

章开沅中学、大学的学历都不完全,也没有多少师承,却在辛亥革命史、教会大学史和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多个领域成绩斐然。弟子桑兵说:“章师治学,大度大气,绝不畛域自囿。他专深的研究背后有一套大的叙事框架,带动研究水准不断攀升。”

面对当前重科技轻人文导致的精神文明缺失、道德滑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以及学术界急于求成的浮躁学风 ,章开沅提出“参与史学”,他认为,历史学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整个社会,历史学家应该成为把现实与过去及未来连接起来的桥梁,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与影响现实。作为历史学家,需要发掘的不仅是历史真实,而且是蕴藏于史实深处的智慧。

相关链接:①章开沅,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②做学问的最佳精神状态是什么?一是“虚”,一是“静”。虚即是虚空,脑中没有丝毫杂念, 没有项目,没有考核,甚至于没有自己以前的理论知识,将自己完全放空。静即宁静,不生活在热闹场中,不为外界诱惑所动。能虚能静,便能神游万古,心神专一,思虑清明。虚静的学者是纯真的学者,一个学者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和纯真度大有关系。

(章开沅《中国学者出路何在?》)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上世纪50年代,章开沅接待德国研究辛亥革命的学者,又与辛亥老人畅谈,反思和激励使他把研究重点转向辛亥革命史。

B. 章开沅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C. 章开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因而倡导史学研究者进入“虚”和“静”做学问的最佳精神状态,做纯真的学者。

D. 针对当前社会重科技轻人文产生的诸多问题,章开沅提出“参与史学”,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影响现实,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章开沅研究辛亥革命史,做出了哪些方面的贡献?请简要分析。

3.作为享有盛誉的史学家,章开沅教授治学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