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 知人善任    B. 揠苗助长    C. 运筹帷幄    D. 不言而喻

 

D 【解析】试题分析: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能用来做“证明”的状语。知人善任: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 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使用正确。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使用正确。运筹帷幄: 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使用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肆虐  凋凌    B. 集结  昼夜兼程

C. 版图  稚嫩    D. 嫣然  抱憾退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席卷  系  扩展    B. 笼罩  停  扩展

C. 席卷  停  扩充    D. 笼罩  系  扩充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 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 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 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1.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

2.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

3.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

 

查看答案

简答题

(1)《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2)《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

A. 《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B. 《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雷雨的夜里死去,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C. 《子夜》前三章用吴老太爷之死把军、政、工、商、学等各界人物聚拢到一处,为小说全景式反映中国社会面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奠定了基础。

D. 《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实际是要借刀杀人,后来哈姆莱特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才得以脱险。

E.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的尊严必须杀死它。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查看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

3.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