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积淀,以《孔子家训》《颜氏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积淀,以《孔子家训》《颜氏家训》等为代表的家规家训早已跨出家门,成为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B. 《河南思客2016卷》是从刊发的众多来稿中精选出来的120多位创作水平比较高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讲述河南故事。

C. 近年来,民间放生活动日渐增多,但由于这类活动大多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因此经常导致放生动物死亡、局部生态平衡被破坏等事件的发生。

D. 与原著《你一生的故事》相比,虽然电影《降临》增加了富有戏剧性、冲突性的内容,但在主体情节上对原著的还原度还是很高的。

 

A 【解析】试题分析:B项,搭配不当,“《河南思客2016卷》”和“讲述河南故事”搭配不当;C项,结构赘余,“由于”和“因此”重复;D项,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虽然”放到“电影《降临》”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冯先生幼年受过庭之训,酷爱书法,人学又蒙恩师严格教诲,经过60多个寒署的磨砺,终成一代书画名家。

②当两名女生在悉尼街头逍遇歹徒抢劫时,河南小伙儿挺身而出,暴虎冯河,力擒悍匪,他的义举得到了人们的赞扬。

③学校的思想教育是一个促进学生觉悟的过程,至于是顿悟还是渐悟,得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执一而论

④伊瓦尔·贾埃弗教授从曰常生活中的穿衣戴帽等小事说起,娓娓道来,谈言微中,引导同学们认识创造力的重要性。

⑤郑州市气象台发布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漫天雾羅遮没一切,不但远处的高楼不见踪影,连近处的电线杆也杳无音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⑤    D. ③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强调“大义”与“生命”二者无法兼顾时,应该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幡然醒悟时的苦痛与怅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已是霜凝更雨湿”表明是在降霜、下雨时分,交代了时令环境,渲染了萧瑟的氛围, 为全诗奠定了凄婉的基调。

B.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紧承首联,具体展示了早春景象,虽然草木依旧 枯萎,但复苏的梅花已悄然开放。

C.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穷日日”与“遍村村”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写 出了诗人寻春的执着和发现新春之难。

D.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两句呼应题目,写诗人振作起来,等待朋友斯远 新诗寄到,让自己一洗昏沉之态。

E. 本诗虽以议论说理为主,但其写景和叙事也颇见功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新春的渴 望及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2.有人评价“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父希尧。晋有天下,希尧累历清显。思恭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中,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书记。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嗓,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止。隐帝时,蝗,诏遍祈山川。思恭上言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则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从之。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山。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会冯继业自灵州举宗来朝,帝以思恭代知州事,仍语之曰:“冯继业言灵州非卫霍将镇抚之不可,汝其往哉!”思恭曰:“臣奉诏而往,必能治之。”帝壮之,賜窄衣、金带、钱二百万,仍以途涉诸部,令别赍金帛以遗之。思恭下车,矫继业之失,绥抚夷落,访求民病,悉条奏免之。俄而回鹘入贡,路出灵州,交易于市,思恭遣吏市硇砂,吏争直,与之竞。思恭释吏,械其使,数曰贳之。使还诉其主,复遣使赍煤诣灵州问故,思恭理屈不报。自是数年,回鹘不复朝贡。久之,迁右谏议大夫、知杨州。朝廷方经略江表,命思恭兼沿江巡检。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秦州。坐撞借官库银造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判王廷范所发。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

1.下列对文中阃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思恭上言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则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

B. 思恭上言/赦过宥罪^义狱缓刑/苟狱讼平允/则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

C. 思恭上言/赦过宥罪八义狱缓刑/苟狱讼平允/则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

D. 思恭上言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则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后世沿袭设置。

B. 卫霍,指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二人皆以军功著称,后世并称他们为“卫霍”。

C. 下车,本义是古代做殉葬用的粗陋木制车,后来指官吏初到任。

D. 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它地处长江之外,也称“江左”“江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段思恭处事有度,很能服众。刘继勋人朝,契丹人汴,军士请求立段思恭为州帅,段思恭对他们言明利害,拒而不从,此事就此停止。

B. 段思恭果敢干练,善于机变。亡命之徒进逼眉州,军士缺乏斗志,他假托皇帝诏令,招募士兵,厚赏冲锋在前的军士,鼓舞士气,大败贼寇。

C. 段思恭为国分忧,颇受重用。皇帝命他镇守灵州要地,他悚慨允诺,受到厚赏;因沿途要经过多部,皇帝又让他多带钱帛以备赠送之用。

D. 段思恭缺乏远见,有损邦交。他的小吏与回鹘使者发生争执,他扣留了使者几天;后来回鹘派人询问缘由,他不予回复,致使问鸺多年不进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怜其果千,不许,令知州事。

(2)坐擅借官库银造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判王廷范所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家宝

王生文

父亲听说我要去看姑妈,着实惊讶了,然后就是高兴,一个劲儿地说,该去,该去,打小姑妈就疼你,一有好吃的就想着法儿地给你送过来我哪有闲心听他唠叨,催着他快告诉我姑妈家的地址。

老实说,在那个中午之前,我想都没想过要去看姑妈,尽管她七十多岁了,又不肯和我表哥住在一起,我理应去看望她。那天中午,我去一个淘古玩的同学家,那个同学的藏品里竞然有一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说是道光年间正宗官窑里出产的,现在值四万呢。这四万让我想起了我的亲姑妈,我说,你等着,我给你淘一个来。

小车一路颠簸,几番打听,我总算找到了姑妈的家,一间傍山搭建的低矮的砖瓦房。姑妈正背着一捆柴革,蹒跚着从山上走下来。她好奇地看看小车又上下打量着我,我笑着叫了声姑妈,她愣了一下,才认出我来,哎呦,这不是我的华儿嘛!

此时正好有几个村民路过,有人側着头问,二婶,家里来稀客啦?姑妈亮着嗓子答,可不是嘛,我城里的大侄子!姑妈一边说,一边接过我手中的礼品,面向他们,就像面对的是媒体记者,看着他们欣羡的表情,骄傲溢满了她脸上的每一道褶皱。

进到屋里,姑妈简直有点不知所措,转了几囷儿,才找来一把椅子,用衣袖擦了又擦,端到我跟前,然后转身给我倒水,我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她又问我喜欢吃点什么,我没有回答,而是側过头去搜寻记忆中的那枣木桌子。桌子还在,只是桌子上不见了那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我的心一紧,便问,您家有麦芽糖吗?有,有。姑妈立即转身进到里屋,很快抱出一个瓷坛子——呀,就是它,小时候去姑妈家,最让我嘴馋的就是装在瓷坛子里的麦芽糖。我试探着问,姑妈,您怎么把瓷坛子藏起来了,不就是几块採嘛?姑妈笑了笑,我哪里是为了几块糖,要不是被我撞上,这瓷坛子差点就让你姑父卖给一个货郎了,八十块钱……

八十块不少了,您怎么不卖呢?我顺着姑妈的话问她。

我也想换八十块钱,可这坛子是个念想,它是我祖母的陪嫁,我出嫁那天,祖母左看右看,就选了它给我……姑妈不经意间,竞说出了这个瓷坛子的来历,看来我那个淘古玩的同学说的是真的。于是,我鼓足勇气说,我今天来是……

不想偏偏这时,跑进来一个小男孩,看见放在地上的瓷坛子,伸手就要去里面抓。姑妈连忙护住,很舍不得似的,挑了几块小的给他,典他说,你表叔是难得的稀客,这糖留给他吃,好吗?我这才知道这是姑妈的亲孙子。姑妈挑出一块大的麦芽糖,递给我,问,华儿,你刚才说你今天来是

我再也没有勇气说出心中的话了,我说,我今天就是特地来看您的。姑妈又乐得合不拢嘴了。

吃过饭,该回城了,没想到姑妈抱起那个瓷坛子说,你喜欢吃麦芽糖,就都带回去吧!

可是……可是这瓷坛子……

也给你带回去!

我从姑妈手中抱过瓷坛子,然后,掏出一千块钱,强行塞到她手中。

返程途中,我接了一个电话,是那个淘古玩的同学打来的。但我很果断地回绝了他,因为我抱在怀中的不再是价值不菲的瓷坛子,而是我家的传家宝。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听说“我”要去看姑妈,父亲从“惊讶”到“髙兴”的反应说明“我”以前从没想过要去看姑妈,侧面表现了“我”的忘恩负义。

B. 第二段插叙“我”去淘古玩的同学家的事,特别强调了釉色淡靑的瓷坛子,补充交代了“我”对古玩的爱好,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C. “转了几圈儿”“用衣袖擦了又擦”“转身给我倒水”“问我喜欢吃点什么”等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姑妈见到“我”时的激动、欣喜。

D. 小男孩突然跑进来抓糖吃,姑妈护糖哄他的言行更显她对“我”的偏爱,让“我”没有勇气说明来意,故事情节在此发生转折。

E. 抱过瓷坛子后,“我”强行塞给姑妈一千块钱,这表现了“我”既想补偿姑妈,又想心安理得地把瓷坛子转卖给淘古玩的同学的笈杂心理。

2.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两个例子并简要分析。

3.姑妈家那个瓷坛子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