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的科举制是一种复杂的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的科举制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由于科举制影响巨大,人们的评价向来都有很大的差异。

现在多数学者都赞同唐宋时期的科举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分歧主要在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评价。过去对科举的认识往往以偏概全,例如,很多人到现在还以为明清科举只考八股文。其实,科举考试内容繁多,即使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八股文也仅为多种考试内容的一部分或者一科,只是其重要性有点像当代高考或研究生考试中的英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罢了。但明清两代科举也要考三场,除头场考八股文以外,第二场考论、判、诏、表等当时政府的应用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只通八股文而不懂其他知识,也是无法考上的。

在1300年的中国科举史上,无论哪个朝代,策问与对策都是重要的考试题型。策问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或经史典籍中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策问题目,统治者也往往通过举子的对策来了解民情、征询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策试这种形式可以考查应试者的德、识、才、学以及对“时务”即现实问题的见解。特别是时务策,主要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问题。

在传统社会,教育和考试以人文知识为主要内容,西方的中世纪大学和东亚的书院、科举皆然。只有到文艺复兴、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教育的内容才逐渐转到自然科学方面来,注重自然科学,即所谓的实科,是工业文明时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坚船利炮强劲东来的西学代表先进的工业文明,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文明的时代,科举考试内容基本上还停留在古代的古典人文知识,自然逃脱不了被停废的命运。

科举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我们不应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评价历史制度,需将其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这样才不至于使讨论脱离了历史实际。试想在传统社会,能构想出其他更好的选才制度来吗?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并不是没有看到科举制的局限和弊端,也不都是因循守旧之辈。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科举制,这实际上是一种择善而从。古代一些学者批评科举取士并不等于反对科举制度。从古代到近代的学者对科举制的批判主要是对应试现象、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批判,特别是对八股取士的批判,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如朱熹批评只重举业而忽略真实学问的现象,顾炎武严厉批判八股文,但都没有否定科举制本身。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两位文人久困科场,屡试屡败之后转而撰写的抨击和讽刺科举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范进中举》等篇章长久以来作为中学教材,主导着对科举制的看法。但是,你找得到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辛弃疾到文天祥、林则徐、纪晓岚等成千上万进士出身的人才对科举制的否定评价吗?科举是有很多弊端,也对古代教育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古人始终没有找到更加公平合理而可操作的办法来替代它。因此,一千多年中伴随着连绵不断的批评,科举还是在选拔官员中起主要作用。

                                           (选自《新华文摘》0820期)

1.下列对“中国科举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举制在唐宋时期有进步作用。而明清时期,由于考试内容的单一化,其弊端就越来越明显。

B. 策问始终是科举考试重要的考试题型,时务策考查了应试举子对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现实问题的见解。

C. 八股文在明清科举考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八股文过关了。也就意味着科举考试过关了。

D. 20世纪初,科举制度没有逃脱被停废的命运,说明这一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现代中国人对科举制度的误解,是由于脱离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受了《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的影响。

B. 考试内容停留在古典人文知识的科举制度被停废,意味着它抗衡不了代表工业文明的西学东进。

C. 尽管长期以来,科举制度伴随着连绵不断的严厉批评,但它一直在中国古代1300年的人才选拔中起着重要作用。

D. 科举制度不注重自然科学,其根源在于它是农业文明传统社会的产物,是排拒新事物和现实问题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的科举制度,为社会选拔了大量的治国之才,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B. 明清科举制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不少弊端。但也绝非仅考八股文一科,其三场考试还是较全面的考查了应试者的人文知识。

C. 一些有真才实学却在考场上屡试屡败的学者,如朱熹、顾炎武、蒲松龄、吴敬梓等都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讽刺。

D. 科举制度被古代统治者择善而从,是因为考试选才制度要优于其他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

 

1.C 2.C 3.D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傅园慧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名列小组第三名,虽未获第一名,但她因表示自己“已经用了洪荒之力”而获追捧。而后在女子游泳4×100米接力赛上因身体原因虽未能为中国队赢得奖牌,但得到了国人的宽容和体谅。

材料二:美国黑人姑娘道格拉斯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赛金牌得主之一,但是,因为她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忘了把手放在胸口,遭到美国一些“爱国”网友的攻击,说她胆大包天,无视祖国等。最终,她不得不出来道歉,说实在无意伤害任何人,也绝无不尊重祖国的意思。事后显然情绪大受影响,在单项比赛中再无优异表现。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改正下列各句中运用不得体的词语。

  (1)请问家父高寿啊?(寒暄用语)             改为       

  (2)涂鸦之作,敬请拜读。(赠书用语)          改为       

  (3)李和平先生敬启(信封用语)               改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引用古诗文恰当的一项是(   )

A. 同学小王要到外地去上学,小张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你一个人在外地要多多珍重啊!”

B. 同学小刘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小张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可以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小张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D. 班上的小李学习时不喜欢思考,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这样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完卡尔·萨根的《宇宙的边疆》,使我不禁沉溺在深邃瑰丽的幻想中无法自拔,对浩瀚无垠的宇宙顿生敬畏之情。

B. 国庆节期间,各地的景区游客爆满。人们除了游山玩水,还在摆满了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工艺品的小摊前流连忘返。

C. 今年的中秋晚会,既运用了各种高科技手段,又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形式和内容完美融合,堪称经典。

D. 近日,一名小女孩在某高场被电动扶梯卡住,等到救援人员将其救出时她已不幸身亡。为避免惨剧不再发生,该商场已经停业整顿

 

查看答案

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   )

①他闲来无事,就经常在网上发帖子,飞短流长,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惹上了官司。

②在文化强省战略的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与沿海省份已经等量齐观

③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④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是作者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⑤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⑥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A. ②④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