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晓 起 文天祥 远寺鸣金铎,疏窗试宝熏。秋声江一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晓  起

文天祥

远寺鸣金铎,疏窗试宝熏。秋声江一片,曙影月三分。

倦鹤行黄叶,痴猿坐白云。道人无一事,抱膝看回文

    注:①道人,诗人自称。1270年,文天祥被罢官后,筑宅于文山,打算寄情与山水之间。本诗即创作于此时。②回文,是一种字句回环往复都能成义的诗歌体裁,颇多游戏之作。

⑴ 赏析首句“远”字的妙处。

⑵ 诗歌前两联描绘出一幅清幽疏淡的画面,诗人是怎样描写这幅画面的?

⑶ 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情感的矛盾之处。

 

(1)点明寺庙的位置,写出铎声的悠扬缥缈,传达出诗人淡远平静的心声。 (2)远近结合:远寺是远,疏窗是近;视听结合:秋声是听觉,曙影是视觉。 (3)既对世俗事务的厌弃(亦可答成“既有寄情于山水的闲适”),也有无所事事的愁怨。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炼字。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点明寺庙的位置,写出铎声的悠扬缥缈,传达出诗人淡远平静的心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谢安,字安石。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距绝之。既累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藩任之重。安妻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嵩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既到,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既出,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

时会稽王道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构,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避之。帝出祖于西池,献觞赋诗焉。及至新城,筑埭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行,造泛海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寻薨,时年六十六。帝赠太傅,谥曰文靖。及葬,加殊礼,依大司马桓温故事。又以平苻坚勋,更封庐陵郡公。

(节选自《晋书·谢安传》)

【注】①桑门:同“沙门”,指佛教僧侣。②召伯埭:召,shào,同“邵”;召伯,召公,周公的庶弟,有德政于民;埭,dài,堵水的堤坝。

(二)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远近,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既累不就                      辟:征召

B. 藩任之重                          总:总管

C. 颇尝见我有如此客              不:通“否”

D.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而拜且泣者    过:经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及镇新城,尽室行      又有剪发杜门

B. 筑垒曰新城避之        是蓼洲周公

C. 筑埭城北              不能容远近

D. 造泛海              斯固百世遇也

3.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2)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4.简析文段(二)中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反战爱民,孟子和墨子有相似的主张,《孟子》中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等句子控诉侵略者发动侵略战争、大规模杀人的罪行。

B. 《红楼梦》的开篇用“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做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以及描写宝黛二人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

C. 《家》中鸣凤是高家的丫鬟,由于出身低微,她被剥夺了爱的权力,高老太爷要将她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

D. 《麦田里的守望者》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中学生霍尔顿从离开学校到曼哈顿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借鉴意识流的手法,充分探究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课文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老师形象。

B. 《送考》按时间顺序,先写赶考路上的情形,再写学生考试的情形,最后写发榜前后的情形,随着情节的发展,学生们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C. 《云南冬天的树林》通过对一片树叶死去的全过程的细腻描写,赞美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D. 《想念地坛》中史铁生认为,只有柔弱,内心才能感受安静,才能让我们不断地回到零度,不断地审视自我,重新定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①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

②“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③这可称为以繁胜简。

④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⑤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⑥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A. ④②⑤③⑥①    B. ②①⑤③④⑥    C. ⑥①④②⑤③    D. ⑤②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 请罪于先人之墓

C. 夫晋,何厌之有    D. 予羁縻不得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