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研读诗歌的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2分)

(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雨夜人散,酒醒闻雁,却倍感孤独寂寞。(2分) (2)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手法2分,只答“对比”或“用典”或“虚实结合”,不作解说,得1分。用意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研读诗歌的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这是考查诗人的情感。“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这句话主要从人物的活动上来体现人物的心态,比如“赏”“云容水态”,“啸志歌怀”,作者自己的感觉是“亦自如”,看似是闲适自得的;“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棋散后的“雨暗残灯”,酒醒后的孤枕闻“雁”,却给人一种凄清寂寞孤独之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

[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申挺狱讼: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帝荔行                  高:推崇

B.炀帝虽爱其才,然峭正      疾:痛恨,不满

C.故议者晋二陆              方:正直

D.妻妾服拟王者              被:穿着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诚恳的一组是(     )(3分)

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世南抱持号诉请代

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   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皇上作宫体诗叫虞世南依韵唱和这件事上,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B.虞世南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C.面对陇右一带山崩,江淮一带闹水灾的情况,虞世南劝太宗借鉴汉文帝时齐楚地震、水灾,采取郡国不来朝贡,给民众以恩惠的办法来稳定局面。

D.虞世南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他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有时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
4.文言文断句、翻译(11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2分)

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2分)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3分,限断6处)

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已而群臣莫之若者王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3)翻译下列课内文言文句子。(4分)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分)(《逍遥游》)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2分)(《陈情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充满民间智慧又时而戏谑的叙事语言,充满痛感又时而想象力张扬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来分享和讨论莫言在中国文学叙事语言上构建出的独特性。

而且,我不认为莫言是在学习什么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他笔下的中国乡村世界是那么真实,真实得极端残酷。我也不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狂欢化的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着泥土腐味的语言。如果说他具有民间色彩的话,那也是中国特色的民间,而不是巴赫金笔下的中世纪欧洲的民间。莫言的小说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白话汉语文学经历了100年的操练,在叙事文学中结出的最新果实。

更具有特色的是,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莫言的文体,是一种生长在真正的民间土壤上的欢乐文体。他对民间悲苦的生活的表达和讲述是悲喜剧相结合,既不只是哭诉,或记账式的恐吓,也没有给人制造压力,没有给人心灵投下阴影,而是给人一种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真正的文学形式,就这样既凸现了生活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同时又消解了那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以及随之而来的片面的严肃性,从而体现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这就是莫言的特殊意义。

此外,莫言的获奖也很有意义。它证明了只有尊重文学创作的规律,才能使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

我希望莫言的获奖仅仅是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的序幕。

(选自《新京报》2012年10月12日)
1.下列对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的理解,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莫言小说的叙事风格充满痛感又有一定的想象力。

B.莫言小说的写作内容来源于中国民间底层的伤痛经验。

C.莫言小说的叙事语言带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智慧,在中国文学叙事语言中有独特性。

D.莫言小说的叙事形式是中国历代汉语文学操练的产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小说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狂欢化,而是根植于中国乡村的残酷真实与中国民间的色彩的欢乐文学

B.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消解了那残酷的生活,从而体现了文学的民间性最本质的欢乐精神。

C.尽管莫言讲述的是残酷的伤痛记忆,但其中那些采用了戏谑的民间语言描绘的片段,能让人读之有时却忍俊不禁。

D.作者还从莫言身上获得了这样的经验:尊重文学创作规律,才能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
3.请结合自己学过的小说内容,联系文中莫言表达和讲述民间悲苦的生活时所运用的悲喜剧相结合这一手法的特点,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 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 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 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文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朔风(shuò   骷(gū)髅   名媛(yuàn)  自怨自艾(yì

B端倪(nì     拔擢(zhuó  绿(lǜ)林    风流倜傥tǎng

C跛(bó)脚     庇(pì)佑    祛(qū)除   胜券在握(quàn)

D剽(piāo)窃   憎恶(zēng)  嫉(jí)妒    屡见不鲜(xiā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