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的无数朵浪花发出        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严复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撰写发表一系列政论文章,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引介西方思想文化,        ,唤醒国人。

意大利菜或许没有法国菜那样        ,但它讲究直接利用原料自身的鲜美味道,常用番茄酱、橄榄油、罗勒、番红花等调味,也别有风味。

A如雷贯耳    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              B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如雷贯耳

C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    如雷贯耳              D震耳欲聋    如雷贯耳    振聋发聩

 

B 【解析】 试题分析:“震耳欲聋”指声音大,符合第一句的语境;“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与第二句中“唤醒国人”相符合;“如雷贯耳”形容名声很大,符合第三句涉及“名声”的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连日来,屠呦呦获诺奖的喜讯传遍全国,振奋人心,也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

新浪微博平台方面,10月6日屠呦呦的单日热词搜索峰值为368万,《人民日报》官微发起的微话题2015诺奖屠呦呦阅读数达709万,央视新闻发起话题央视专访屠呦呦阅读量已超过400万。搜索引擎方面,诺奖结果揭晓后,百度搜索屠呦呦关键词搜索量超60万,以屠呦呦为关键词新闻搜索全文返回数量高达47700篇。截至10月7号24时,相关微信文章共计6144篇,其总阅读量超1149万人次。                                          (摘自2015年10月9日《中国中医药报》)

材料二: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在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上的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具有开创历史的意义。屠呦呦获诺奖是我国科学界一个里程碑事件。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权威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奖的分量不言自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不断释放沉睡活力的国家,这是一个不断走向更加开放的时代。我们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诺贝尔奖向我们走来,不断刷新我们的创新高度。                           (摘自2015年10月7日《深圳新闻网》)

材料三: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与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我国大陆本土科学家中斩获诺奖的第一人。

疟疾,又称寒热病,是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疾病,是经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全世界每年有接近4亿人会得疟疾,几十万人死亡。20世纪50年代,国际消灭疟疾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之后,疟疾60年代再度肆虐。因为已有的抗疟疾药物如氯喹等由于使用的时间太长,疟原虫普遍对这些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就成为全球范围内非常迫切的任务。

屠呦呦,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被选拔为国家523项目500多名研究人员中的一员,走上了找寻疟疾新疗法的科研之途。523项目确立了寻找抗疟疾药物的研究方向,就是从中草药当中提取和分离抗疟有效成分。科研人员检验了无数的中草药治疗疟疾的成方、单方、验方、秘方,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然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了出去,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屠呦呦经过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出了《抗疟单验方集》,其中所包含的640多种草药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

青蒿,是一种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古代多部中医药著作中皆有关于青蒿可以治疗疟疾的记载,很多地方老百姓的土药方也都用青蒿来对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翻查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后,屠呦呦迸发出灵感:古人所用的不是常用的高温煎熬法,而用的是青蒿鲜汁。并且她还发现了一个关键点:传统提取方法里的加热步骤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活性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中提取才可能有助于保持青蒿的抗疟活性。在怀疑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之后,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经过近200次的失败实验之后,1971年,屠呦呦终于证明了青蒿素提取物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和食蟹猴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有着100%的疗效。为了证明实验的有效性,屠呦呦经常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在确认了青蒿提取物对人体安全的情况下,屠呦呦所在的课题小组在患有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病人身上试验青蒿提取物的有效性。临床试验的结果激动人心:经治疗的患者疟疾症状迅速消失,这些症状包括高烧和血液中的寄生虫数量。而采用氯喹治疗的患者却没有这些临床效果。

屠呦呦所在小组的其他人很快就分离出了青蒿当中的有效成分,也就是后来被她叫做青蒿素的东西。对于疟原虫有着良好抑制作用的青蒿提取物结晶,从此就被命名为青蒿素,并且很快通过临床验证,对于奎宁容易产生抗药的恶性疟疾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新一代的抗疟神药。

(摘自2015年10月9日《工人日报》)
1.材料一使用了大量的数字,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他们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
3.阅读材料三,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4.材料三在报道新闻事件后介绍了哪些背景材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                  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3)白居易《观刈麦》中                 两句,形象描绘出农民冒着酷热劳作的情景。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田家

陈师道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1.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田家之苦?请简要分析。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孝宗即位,迁著作佐郎。帝初政,锐意事功,问大昌曰:朕治道不进,奈何?大昌对曰:陛下勤俭过古帝王,自女真通和,知尊中国,不可谓无效。但当求贤纳谏,修政事,不必他求奇策。又言:淮上筑城太多,缓急何人可守?设险莫如练卒,练卒莫如择将。帝称善。除浙东提点刑狱。会岁丰,酒税逾额,有挟朝命请增额者,大昌力拒之。徙江西转运副使,大昌曰:可以兴利去害,行吾志矣。会岁歉,出钱十余万缗,代输吉、赣、临江、南安夏税折帛。六和塔寺僧以镇潮为功,求内降给赐所置田产仍免科徭,大昌奏:僧寺既违法置田,又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寝其命。权刑部侍郎,大昌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如此,则法伸乎下,仁归乎上矣。帝以为然。江陵都统制率逢原纵部曲殴百姓,大昌因极论自此屯戍州郡,不可为矣!逢原由是坐削两官。累迁吏部尚书,言: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出知泉州,汀州贼沈师作乱,戍将萧统领与战死,闽部大震。漕檄统制裴师武讨之。师武以未得帅符不行,大昌手书趣之曰:事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当是时,贼谋攻城,而先使谍者裹甲纵火为内应。会师武军至,复得谍者,贼遂散去。绍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B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C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D禁卫之士/祖宗非独以备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率三年辄补外/用违其长/即有征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乎/愿留三衙勿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大昌积极建言,受到皇上称赞。他认为求贤纳谏,修明政治,就能称霸中原;设置险要不如训练士兵,训练士兵不如选择好将领。

B程大昌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有人以朝廷的命令为由请求增加税额,大昌坚决拒绝;他认为不应该答应六和塔寺僧的请求,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C程大昌尽心国事,见识卓远。代理刑部侍郎时,他认为纵容罪犯不是仁道,应用法律阻止犯罪;担任吏部尚书时,他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宫廷警卫的长处。

D程大昌处事果断,敢于担当。汀州逆贼沈师作乱,裴师武因为没有得到帅符不肯出兵征讨,程大昌写信催促,并愿承担责任,于是裴师武及时出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岁歉,出钱十余万缗,代输吉、赣、临江、南安夏税折帛。

(2) 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