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根本策 石 介 民者,国之根本也。善为天下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根本策

民者,国之根本也。善为天下者,不视其治乱,视民而已矣。天下虽乱,民心未离,不足忧也;天下虽治,民心离,可忧也。人皆曰天下国家,孰为天下?孰为国家?民而已。有民则有天下,有国家;无民则天下空虚矣,国家名号矣。空虚不可,名号不足守。

然则民其与天下存亡乎!其与国家衰盛乎!自古四夷不能亡国,大臣不能亡国,惟民能亡国。民,国之根本也,未有根本亡而枝叶存者。故桀之亡以民也,纣之亡,亦以民也,秦之亡,亦以民也。汉有平城之危、诸吕之难、七国之乱、王莽之篡,汉终不亡,民心未去也。唐有武氏之变,禄山之祸,思明、朱泚、宗权、希烈诸侯之叛,唐终不亡,民心未去也。夫四夷、大臣非不能亡国,民心尚在也。观汉高祖、文、景、唐太宗,其有以结民心之固。王莽篡夺,汉已亡矣,而民尚思汉恩未已,故光武乘之中兴。武氏、希烈之乱,唐已亡矣,而民尚思唐德未已,故终至于三百年。莽等不能亡汉,武氏、禄山诸寇不能亡唐是也。民之叛也,虽以百里,虽以匹夫,犹能亡国。汤以七十里亡夏,文王以百里亡商,陈胜以匹夫亡秦是也。噫!民之未叛也,虽四夷、诸侯、大臣,不能亡国,况匹夫乎!民之叛也,虽匹夫犹能亡国,况四夷乎

噫!为天下国家者,可不民乎?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之谓,盖不敢( )万乘骄民也,故古之天子重民( ),不敢轻侮( )鳏寡。民虽匹夫也,有义勇,有豪杰,有奸雄。伊尹、吕望,义勇也;陈胜,豪杰也;黄巢,奸雄也。伊尹、吕望不忍桀纣之民涂炭,愤于耕钓,佐汤武,放桀伐纣,义勇矣。夫黄巢唐之隙,因民之饥,聚兵扰天下,奸雄矣。吁!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呜呼!民可忽哉?臣观太祖、太宗、真宗陛下养民勤矣,爱民至矣,然而天下之民困,其何故哉?郡守县令滥也,差役重也,贡献劳也,兼并盛也,游惰众也。今欲民之困,在择郡守县令,省差役,罢贡献,宽馆驿,久使任,抑兼并,斥游惰。

臣谨求其利病而各著于篇。

(选自中华书局《徂徕石先生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虚不可,名号不足守          居:居住

B为天下国家者,可不民乎        务:致力

C夫黄巢唐之隙                  伺:探察

D今欲民之困                    息:使……停止

2.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孟子之谓,盖不敢( )万乘骄民也,故古之天子重民( ),不敢轻侮( )鳏寡

A            B           C           D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B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C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D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提出观点民者,国之根本也,论述了民心之离否与天下治乱的关系,分析了天下国家的本质,认为有民众才能有天下。

B作者在第二段针对民众与天下存亡、国家盛衰的关系展开了阐述。他列举历史上得民心失民心的诸多事例进行对比论证。

C作者希望太祖、太宗、真宗洞察历史,深晓民乃根本之理,永存养民爱心,采取措施来巩固民心,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D全文观点鲜明,作者在结尾点明了写作意图。作者运用引用、对比等手法论证,排比句、感叹句的使用增添了文本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5.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为天下者,不视其治乱,视民而已矣。

(2)民之叛也,虽匹夫犹能亡国,况四夷乎?

(3)伊尹、吕望不忍桀纣之民涂炭,愤于耕钓,佐汤武,放桀伐纣,义勇矣。

 

1.A 2.B 3.D 4.C 5.(1)(3分)善于治理天下的,不看天下是治理得好(太平)还是治理得好不好(混乱),而是看人民如何。(“为”“治乱”“视”各1分) (2)(3分)民众叛离,即便是一个普通民众犹能亡国,何况四夷呢!(“叛”“虽”“亡”各1分) ⑶(4分)伊尹、吕望不忍心桀、纣的民众陷于水深火热,在耕田垂钓生活中决心努力,辅佐商汤、周武王,流放夏桀、讨伐纣王,是义勇之人啊。(“涂炭”“愤”“放”判断句式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复习策略是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A.居:停留,存在。选项中“居住”的义项是存在的,如“卒不居赵地――《吕氏春秋·达郁》”。解题时可以结合文意,将选项中的解释带入原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感动中国》自创办以来,以评选年度震撼人心的人物为载体,弘扬社会正能量,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B.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相比于获奖呼声较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来说,爱丽丝·门罗对中国读者要陌生得多。

C. 土地流转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避免土地非粮化非农化等现象不再发生。

D. 索契冬奥会已经落幕,中国运动员虽然在比赛中为国人奉献了不少惊喜,但是中国冰强雪弱的发展格局并没有多少转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市场上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择善而从,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B. 这次中秋灯展中,我们以灯光营造出满月造型,就像是把钟灵毓秀的月亮搬到家中一样,瞬间让家庭增添了几分童话色彩。

C. 老校长不但治学有方,而且具有高超的演讲能力,每次演讲,都能让同学们听得出神入化,从心灵深处受到莫大的启迪。

D. 国家画院研究员王艺是一位才高气清、儒雅谦和的文人,在写诗、作词、书法、刻绘、雕塑、摄影等领域都有不凡建树。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论      如何变迁,中国老百姓永远在心灵深处为毛泽东主席留有一个重要的位置。

       运动会导致心跳过快,心脏负担过重,因此,老年人应该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

染头发可以使人美观,但染发过多容易伤及发根     头皮,有时会诱发相关的疾病。

A. ①时势急剧以致    B. ①时势急遽以至

C. ①时世急剧以至    D. ①时世急遽以致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拥戴编纂侯车室川流不息    B. 肇事坐标红彤彤脍灸人口

C. 暴躁永诀天灵盖洁白无瑕    D. 奢靡诙谐条形码趋之若骛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盘/   /豆腐   然/三聚氰

B.粉/换   道/避风   污/沾自喜

C.视/   林/面杖   扶/吃咽菜

D.毛/   口令   /木寡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