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在以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表现可谓半斤八两,势均力敌,所以格外精彩。

D.《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美食类纪录片,受到一致好评。这让我们意识到要不断创新,博采众长,加强饮食文化建设,以文化特色让整个美食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A芝兰:灵芝,兰草或香草;玉树:宝树。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C 半斤八两:贬义。D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国学大家南怀瑾

南怀瑾的故乡是浙江温州乐清,1935年,南怀瑾离开家乡满腔热血地奔赴杭州,去浙江国术馆习武。193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浙江国术馆,获得武术教官资格。

这时,抗战烽烟四起。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南怀瑾也想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去杀敌报国。那时南京已经沦陷,国民党的临时陪都在重庆。他毅然辞亲远游入川。后来他谋到了在成都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担任武术教官和政治指导员的公职。

1943年,南怀瑾结识了袁焕仙,袁老先生乃川北禅宗大德,是一个名重一时的江湖高人。几次晤谈之下,袁焕仙与南怀瑾由忘年之交而成为师生。南怀瑾毅然辞去军校教官的工作,专心致志跟袁焕仙学佛学禅。

不久,南怀瑾奔赴峨眉山的大坪寺闭关。南怀瑾穿上僧衣三年闭关阅藏,青灯古佛旁日夜苦读佛家经典,通读佛教集大成典籍《大藏经》,遂至终生受益无穷。

1949年,南怀瑾没来得及和家人告别,就匆匆只身买好去台湾的船票。微不足道的南怀瑾当时孤身一人流落台湾,身上带的不是黄金美钞,而是一大堆笨重的书籍。过了而立之年的他,在这儿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生存。

窘迫之极的南怀瑾为了生存,一度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可难得的是他又捡起搁置很久的笔。1955年,在窘困的处境下,南怀瑾完成并出版了他来台湾的第一本书——《禅海蠡测》。

不久,南怀瑾举家迁居台北龙泉街,住在一个菜市场附近。这里环境更为恶劣,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贩夫走卒吵吵嚷嚷地喧嚣终日。但南怀瑾身居其中却充耳不闻。他经常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蹬着摇篮,以防其中的婴儿哭闹。如此困顿境遇,南怀瑾仍能安贫乐道,恬淡为乐,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

1963年,位于台北的中国文化大学聘请南怀瑾担任教授。南怀瑾不喜欢任何行政职务的牵绊,但又盛情难却,最后接受了研究院教授的聘书,附加条件是不到学校上课,研究生到他的寓所受教。

随后,南怀瑾受聘于辅仁大学,他在辅仁大学正式开设了《易经》课程。可是课只开了一年,南怀瑾就主动停止了。原因是他讲课太受欢迎,每次上课学生一直挤到窗外,这与一些老师的课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南怀瑾急流勇退。

1966年,声名鹊起的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有次演讲,蒋介石亲自到场聆听,听后感慨万千,回台北后即命令成立复兴中华文化委员会,蒋介石亲任会长,并请南怀瑾主持实际工作。这可谓天赐良机,很多人是求之不得。但南怀瑾却婉言谢绝了,因为他对蒋氏父子存有固定的看法,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1969年,南怀瑾不忍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创立以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的东西精华协会

198574,南怀瑾离开居住了三十六年的台湾,乘机抵达美国。1986年,南怀瑾在华盛顿单独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

已到古稀之年的南怀瑾,离开故土多年,思乡之情越来越浓。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中共温州市委书记董朝才等来访,和他商讨关于金温铁路的事情。南怀瑾以苍生为念,为造福桑梓而不避艰险,挺身做了金温铁路的催生者。

几乎与催生金温铁路同时,南怀瑾的著作在大陆也开始掀起热潮。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他的《论语别裁》、《禅与道概论》、《历史的经验》。这些著作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几经再版印刷,仍供不应求。次年冬月,上海佛学书局恢复伊始,便推出国内信众早已盼望的南怀瑾佛学专著——《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一个学佛者的信念》、《楞严大义今释》……一本又一本的著作在大陆问世,将大陆南怀瑾热推向了新的高潮。

修铁路只是南怀瑾毕生的一个愿望,他真正要做的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大道路,这便是修一条心路,一条使中华民族通向希望的心路:重整文化断层,推动儿童读经运动。有形的路再难也易修,而修这条心路要比有形的路更艰苦。

南怀瑾把希望寄予儿童,寄予未来。他以他的号召力吸引了一大批同道,一场轰轰烈烈的儿童读经运动开始在全球华人社会中推广。(节选自《名人传记》)

相关链接:

南怀瑾(1918—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南怀瑾还热心社会事业,1998611由他筹资兴建的金温铁路建成通车。(摘自《南怀瑾全集》)

南怀瑾语录: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摘自《正义网-检察日报》)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南怀瑾空有一身武艺却不能报效祖国,所以他辞去了军校教官的工作,转而专心致志地研究佛法。

B.在家徒四壁,要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的艰难处境下,南怀瑾完成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禅海蠡测》。

C.南怀瑾讲课特别受欢迎,这使得上其他老师的课的学生特别少,也造成了其他老师的不愉快,南怀瑾只好急流勇退。

D.南怀瑾不仅是一个国学大师,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而且还热心社会事业,比如筹资兴建金温铁路。

E.重整文化断层,推 动儿童读经运动,是南怀瑾要为子孙后代修的一条极为艰巨的心路。

作为一名国学大家,南怀瑾在研究与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如何理解有形的路再难也易修,而修这条心路要比有形的路更艰巨这句话?

请结合本文简析南怀瑾这一人物形象,并谈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陈小手  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须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妇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则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

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了产房。过了一会儿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来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见了陈小手,说:

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移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

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

团长呲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口。团长拿出20块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

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

太重了!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20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手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你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团长觉得怪委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场交待了当地特有的风俗和请老娘的种种讲究,充分的展示了当地的社会环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既为陈小手的出场做了铺垫,也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B.在很少人家养马的水乡,陈小手特地养了一匹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的走马行医,表明陈小手想用翩翩公子的形象抵消人们对他只是一个男性老娘的偏见。

C.陈小手接完生后,总要向主人道一声得罪,这既是收受酬金的客套话,也反映出陈小手对一个男性妇科医生身份尴尬的认同。

D.括号里一句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意味深长,它表达了作者对团长的冷漠与不屑;杀猪也似的乱叫,让作者的情感渐渐从冷漠上升到厌恶。

E.小说中团长既摆酒席宴请陈小手,又封他二十块现大洋,可最后却又一枪把他从马上打下来。可见团长心里存有两笔账:救人,该赏;碰了自己的女人,该死。也反映出团长是一个原则性强,赏罚分明的人。

2)小说中陈小手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陈小手男性妇科医生这一身份的设定,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4)有人认为《陈小手》的主人公不是陈小手而是团长,请结合小说的矛盾冲突、主旨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写尽九月之景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说明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要回归田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并完成小题

浣溪纱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本词是纳兰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为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如何刻画的?请作简要分析。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亡妻之痛,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墙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优赏之。 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独世忠怒桧。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年鸷勇           绝:超过

B统制解元守高邮       俾:使,让

C良臣有诏移屯守江     绐:等到

D将旄,皆其部曲       秉:持,拿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B.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C.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D.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世忠早年勇猛过人,占卜的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世忠认为侮辱了自己,而将其痛打一顿。后来,他凭借勇猛和骑马射箭技艺高超而使自己勇冠三军。

B.世忠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金人和刘豫的合兵,沉着镇定,巧用计策,在途中设伏,经过激战几个回合,金兵伤亡惨重。

C.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同金的作战,整个朝野都给世忠很高的评价,其部下也受到了嘉奖。

D.世忠为官正派,告诫家人不要忘忠。在岳飞蒙冤这一事件上,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世忠这个人还轻财好义,把自己收到的租税分给了各户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

(2)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