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困难重重,国有企...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困难重重,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B.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中,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C 【解析】 试题分析:A.语义重复。“堪称”即“可以称”与句中的“可”有重复 B.表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到底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不明确;D.“在…中”,缺主语。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伴随落日的余晖,辛弃疾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B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上映以来石破天惊日又被曝出主题曲《时间煮雨》与日本歌曲《风车》结构音质完全一致,涉嫌抄袭。

C有些人在和别人交谈时,如果对方的想法与自己的南辕北辙,就不太愿意接受,而不去认真思考对方说的是否有道理。

D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约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1 9 1 6年,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当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

1 9 1 7年1月4日,蔡元培踏入北大。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北大重生。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随后,陈独秀来了,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京大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

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而且,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

早在1 9 1 2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提出: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五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

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在北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随后,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取代。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蔡元培被誉为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蔡元培成功地革新了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蔡元培之后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任期间始终奉行蔡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抗战后期筹划复校时重温蔡元培的经验,刻意模仿。

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1922年1 0月,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集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

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聆听先生的教诲时如沭春风的感觉。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

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风气。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蔡元培一直渴望教育救国。 1 9 1 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蔡元培回国主持北大,这与蔡元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欣然应邀。

B.蔡元培努力改革学校的管理方式。他起草《大学令》提出设立大学评议会;任职    北大时,不顾教育部反对,组建了大学评议会。

C.在北大改革中,蔡元培主张的开放、包容,并非没有限制。各种学派首先要言之    成理,持之有故,才听任它们自由发展。

D.蔡元培治理北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他借鉴德国民主管理大学的经验,由教授    管理学校,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E.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在处理特殊情况时,也有自己的底线。他面对不守纪律的    学生,毫不退缩,最终使讲义风潮平息。

(2)文中说先生在此,北大重生,请简要概括蔡元培是如何使北大获得重生的。

(3)为什么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引领时代风气?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

(4)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                   

2)《湘夫人》中描述秋天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3)《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间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

2.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奭(shì)盛大的样子。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jué:因不满意而怨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太子少师致仕                 致仕:官员退休

B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省阅:审视阅览

C概独抗章明其罪                 抗章:向皇帝上奏章

D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报怨:同抱怨
2.以下全都表现赵概是一位长者的一项是( 

A.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

B.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C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D诰死,恤其家备至           概独抗章明其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后赵概斩杀了从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并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B.赵概编修起居注在先,欧阳修是后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任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虽然心有不快,但仍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让贤。

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而获罪,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编写《谏林》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做了不少对别人有利的事情,连一直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2)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

(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飞至孝 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卒, 日家 曰:   受玠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取材于《宋史岳飞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