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阅读 兀坐 赵树吉 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 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 ...

古代诗歌阅读

兀坐   赵树吉

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

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

烽烟惊远道,升斗恋微官。

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

【注】升斗:微薄的薪俸。
1.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
2.请结合颔联,分析诗人兀坐的环境特点。

 

1.①友人散尽,独坐凄寒。②远方战事,忧心国运。③官小禄薄,慨叹白身。④望月思乡,孤独寂寞。 2.环境特点:昏暗而清冷。用明亮起来的炉火,反衬天色昏暗。由瓶中被冻住的花,表现天的寒冷,从而衬出环境的清冷。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通读全诗,逐句分析概括。一二句写友人分散后,诗人自己独坐,内心凄凉;五句写诗人想起远方的战事,忧心忡忡;六句写诗人官职小,薪俸微薄,无奈慨叹;七八句写诗人身在异乡,望着月亮思念家乡亲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父抗,为郢府参军,云随父在府。

起家郢州西曹书佐,转法曹行参军。俄而沈攸之举兵围郢城,抗时为府长流,入城固守,留家属居外。云为军人所得,攸之召与语,声色甚厉,云容貌不变,徐自陈说。攸之乃笑曰:卿定可儿,且出就舍。明旦,又召令送书入城。城内或欲诛之,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氏,若违其命,祸必及亲,今日就戮,甘心如荠。长史柳世隆素与云善,乃免之。

齐建元初,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云始随王,王未之知也。会游秦望,使人视刻石文,时莫能识,云独诵之,王悦,自是宠冠府朝。出为零陵内史,在任洁己,省烦苛,去游费,百姓安之。明帝召还都,及至,拜散骑侍郎。复出为始兴内史。郡多豪猾大姓,二千石有不善者,谋共杀害,不则逐去之。边带蛮俚,尤多盗贼,前内史皆以兵刃自卫。云入境,抚以恩德,罢亭候,商贾露宿,郡中称为神明。

云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趣人之急。少时与领军长史王畡善,畡亡于官舍,贫无居宅,云乃迎丧还家,躬营含殡。事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子良尝启齐武帝论云为郡。帝曰:庸人,闻其恒相卖弄,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子良曰:不然。云动相规诲,谏书具存,请取以奏。既至,有百余纸,辞皆切直。帝叹息,因谓子良曰:不谓云能尔。方使弼汝,何宜出守。齐文惠太子尝出东田观获,顾谓众宾曰:刈此亦殊可观。众皆唯唯。云独曰:夫三时之务,实为长勤。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既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因就车握云手曰:不图今日复闻谠言。

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擿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初,云为郡号称廉洁,及居贵重,颇通馈饷;然家无蓄积,随散之亲友。

选自《梁书·卷十三》(有删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候                  罢:撤除

B云动相              规:劝谏

C.不图今日复闻         谠:正直

D.士或以此             少:减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范云敢说谠言的一组是

云容貌不变,徐自陈说            今日就戮,甘心如荠

云乃迎丧还家,躬营含殡          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

有百余纸,辞皆切直              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云爱护家人。为了母亲和弟弟的安全,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替沈攸之送信。后来事奉寡嫂尽心尽礼,家中大小事情一定要先同寡嫂商议后才实行。

B.范云治政有方。范云到始兴做官,该郡地处偏远,豪强不守法纪,盗贼众多,范云到任后施以恩德,来往商贾可以安心露宿,郡内的百姓都称赞他是神明。

C.范云为人正直。齐文惠太子曾经观看收获庄稼,认为杀几个农民也很值得一看,其他人都连连答应,只有范云指出应该体察农民稼穑的艰难,不要贪求一时的享乐。

D.范云聪敏博学。范云后来地位尊贵显赫,书信文件堆满公案,宾客满门,他却能应对如流,毫无壅塞阻滞,官府的文书批示发送快速若神,当时的人们都很佩服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为零陵内史,在任洁己,省烦苛,去游费,百姓安之。

(2)不谓云能尔。方使弼汝,何宜出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

穿越小说是国内近几年创作量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网络小说,它的魅力不仅来源于它的曲折跌宕的英雄传奇、成长故事、爱情长跑,来源于书中塑造出的一群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来源于体现在其内在结构里的个人主义道德模式诉求。

当下穿越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体现出的个人主义色彩虽然招致众多文评家的非议,但这种个人主义,还远未发展至极端利己主义,而是限定在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体系之内,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下杜会人们的道德取向。

无论是在穿越英雄小说还是在穿越言情小说中,每一部书里都至少有一至两位主人公在拥有顽强、自信、热情、不甘落后等进取品质的同时,还善于谋算、精明狠辣,为实现个人的目的利益不择手段。但是,这个目的一定是合理的,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基本需求满足以及基本需求满足之后的生命的意义。目的合理,这一类人就成为心机深沉、智慧超绝又不失良善的成功者典范,是正面形象,一定赢在最后。目的不合理,就成为反面人物,是最后的输家。也就是说,穿越小说家们实际是赞同个人为上、利益至上的关系处理原则,但前提是所有行动都要出自合理的目的,这已成为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

如何判断穿越人物的行动目的是否合理呢?穿越小说里的人物们遵循的是一套政治民主原则:崇奉个性、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及个人对幸福追求的权利。实际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民主思想,本就意味着民主、自由和平等最为重要,家族、集体、社会和国家应减少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在穿越小说里,男主人公们穿越到古代后,往往肩负的最重要任务就是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而穿越女主人公们,虽然到古代的目的是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民主、自由和乎等的思想也时时刻刻呈现在小说的字里行间。

与其他类型小说的道德诉求有一个很大不同的是,穿越小说从不耻于谈钱,也从不耻于好逸恶劳,很多穿越主人公们的梦想,就是潇洒地在古代走一遭,赚很多很多钱,寻一个风景秀丽处,醉生梦死过米虫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穿越男、穿越女们虽然都想做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却也勤劳、热情,不甘落后。这种对金钱的坦然与热爱,其实也是个人主义的一种体现,因为个人主义主张维护的是财产私有制,自然对私有财产及获取私有财产的行动与方法持着尊重倡扬的态度。       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家的目的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问题,而在于迫使人们在无穷 尽的、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中热爱生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追逐财富、崇奉金钱的现象很普遍,个人主义的道德诉求早已充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穿越小说之所以广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在于它这种个人主义的内在精神结构和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是关联呼应的。小说阅读快感的产生基于文本与读者生活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包括差异性相关与相似性相关。穿越小说与当下社会的精神结构共振是一种相似性相关,而它提供的背景又是异时空的,适度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形成一种差异性相关,所以,它既能够复现读者在生活中所体验过的种种关系和感受引发读者共鸣,又能使读者获得一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难以得到的心理补偿。

但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存在方式,除了娱乐消遣外,也负有对人的生存状态深刻的道德关注甚至终极关怀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穿越小说家们还得加强自己的哲学素养。   

(有删改)

1.下列有关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的表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 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就是个人主义的道德模式诉求,它主张个人为上,为了个人的利益,人们可以不择手段。

B. 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与当今处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人们追逐财富、崇奉金钱、好逸恶劳的价值追求都是相同的。

C. 穿越小说内在精神结构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的道德取向,它们之间能产生共振,从而让读者在阅读小说时获得阅读快感。

D. 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具体表现为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经历伟大的爱情,以及追求金钱、享乐这三个方面。

2.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从文本看,穿越小说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创作量多,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且人物有着鲜明突出的性格特征。

B. 穿越小说的主人公不仅顽强、自信,富有热情,积极进取,而且都精明能干,智慧超绝,且不失良善。

C. 穿越小说人物要么是追求基本需求满足,要么是追求生命的意义,前者目的不合理,其人物是反面角色,后者合理,其人物属正面形象。

D. 穿越小说也是文学,作为精神存在的方式,不仅要有娱乐消遣的功能,还应从道德层面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甚至要担负终极关怀的责任。

4.5.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

A. 文章能联系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来分析穿越小说中人物的个人主义表现,同时揭示了其个人主义的本质,因而文章显得理性、深刻。

B. 与许多评论家所持的态度不同,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对穿越小说中表现出的个人主义色彩是认同的,认为它限定在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恕道德体系之内。

C. 穿越小说有着异时空的背景,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使读者在阅读小说中能够获得一种在客观生活中很难得到的心理补偿。

D.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观点,然后从人物品性、目的追求等角度对个人主义道德模式作了具体阐释,最后借托尔斯泰的话指出它存在的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意思是说:忠诚的劝告他,恰当的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小说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美国批评家罗伯特·林德: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开明国语课本》是1932年出版的儿童语文教材。由叶圣陶先生亲自编写,丰子恺先生书写并绘插图。近年,此书再次受到关注,尤其受到广大家长和小学生的欢迎,成为热销书。下图为该书的封面和两篇课文,请据此说出该书受欢迎的三条原因。

 

 

查看答案

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条标题,不超过20字。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 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张高丽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会议强调,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紧张。

会议强调,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二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建设资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四是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五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