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政府既要继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政府既要继续增强居民财富积累能力,更要不断增加其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

B.在德班气候大会上,中方代表解振华希望各国将强烈的政治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推动谈判进程。

C.当时村里的常住人口是三百八十人居住生活在这里,这几年,年轻人都带着孩子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了三十几个老人。

D.世界形势在不断变化,各国力量此消彼长,就目前情况来看,美国不可能绕开中国和俄罗斯来解决伊朗核问题

 

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增加”前应加“进行”。C项句式杂糅,应去掉“居住生活在这里”。D项表意不明,美国绕开的是“中国”还是“中国和俄罗斯”?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语病,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明星言行无忌,而追星族却对他们的不雅言行不以为然,依旧痴迷和疯狂,这透露出道德瓦解的隐患。

B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大相径庭

C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听风就是雨,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D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乡村英文

韩少功

玉梅是一个热心女人,与左邻右舍处得很热闹的。她家门前有一水泥坪,遇到邻家的金花来借坪晒谷,二话没说,满口答应,让出一片明净的场地。她还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将自己的大堂屋腾空,以便傍晚时就近收谷入门,避开露水和雾气,好第二天再晒。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立在坪前高声叫骂。先是骂鸡:养不亲的货呵?吃了老娘的谷,还要上灶拉屎怎么的?就不怕老娘扭断你颈根拔你的毛?接着骂狗:你贱不贱?老娘请你来了吗?老娘下了红贴,还是发了轿子?你三尺厚的脸皮赖在这里,有本事就死回去发你的瘟呵!最后还骂到树上的鸟:你这个老不死的贼!你上偷瓜下偷菜,偷惯了一双爪子还贼喊捉贼。有本事你就到法院去告,叫十八路人马来抓呵。阴计烂肚的,算哪门本事?……

她骂得鸡飞狗跳日月无光。远处的金花听得心疑,脸渐渐拉长了,上前来问:玉梅姐,你骂谁呢?” 

玉梅没好气地说:谁心中有鬼,就是骂谁!”  

……没什么人得罪你吧?

谁得罪了,谁知道!” 

这就等于把话挑明了,把脸撕破了。  

金花扭歪了一张脸,咚咚咚大步离去,叫来了帮手把稻谷搬走。她的尖声也在篱笆那边隐隐传来:“……以为没有她一块坪,我就只能糠拌饭么?神经病,脑膜炎,一大早踩了猪粪吧?”  

帮手中的一位私下问玉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这天早上天气不错,玉梅打算帮那妖婆子搬谷入坪摊晒,一心做点好事。却发现谷堆上画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顿时就气炸了肺:呸,什么意思呵?留暗号不就是防贼么?留在她家屋里不就是防她么?怕她认出来,居然不写汉字,还写成了英文,就是电视上那种洋字码!

冤仇就这样结下了。金花事后不承认什么暗号,声称对方血口喷人,居然诬她写洋字码!天地良心,她要是写得了洋文,还会嫁进这个倒霉的八溪峒,还会嫁给一个烂瓦匠,还会黑汗横流地晒谷?……但因为谷堆已散,谷堆上到底有没有英文暗号,真相已无法澄清了。

一些妇人曾经想从中调解,但最后都只能摇头作罢。

据玉梅说,那贼婆子曾经送给她一条花裤,说她个子矮一点,穿着正合身。她当时还满心欢喜,现在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安什么好心?不就是嘲笑她的个头矮,要当众揭她的疮疤么?那贼婆子曾经约她进城去看戏,抢先掏钱给她买了车票和戏票。她当时一直心怀感激,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什么看戏?不就是要显摆娘家有人发了财并且让她沾光,要当众给她的难堪吗?

往事历历在目,件件滴血,桩桩迸泪,眼下都被玉梅想得恍然大悟。两家非但断了往来,连鸡鸭也不再互访。

……

数日以后,住在山坳里的公公找来了,什么话也不说,要玉梅跟着走一趟。她来到了公公家的谷仓,顺着老人的手看去,发现那里的谷堆表面也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与她不久前见到的完全一样。谷仓前有两三只地蟞虫,大概是爬过谷堆的,留下沟痕的,已被踩死,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酸腥味。

公公嘟哝了一句,听不太清楚。  

但媳妇捂住嘴,愣住了,冒出一张大红脸。

她低着头回了家。去菜园里锄草,顺手把金花家的两块地也锄了。去扎稻草人赶鸟,也顺手在金花家的田边戳了一个。

但金花没见到这一切,而且她那张门一直紧闭,悄无声息。玉梅事后才得知,收完稻谷后,金花就外出打工了,去了很远的北方。

第二年,金花没有回来。

第三年,金花还是没有回来。

第四年的一天,人们悄悄传说,可怜的金花姑娘回不来了,不久前在一次工厂的火灾中已不幸遇难。丈夫怕她婆婆和女儿伤心,迟迟没有说破。不过,她女儿后来上学时骑的那辆红色跑车,玉梅知道,大家也知道——是用一个女人的赔命钱买的。女儿不知道这个来由,骑车飞驰时经常放声大笑。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小说的人物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口语化。玉梅在坪前的指桑骂槐和金花在篱笆那边的尖声回击,其语言都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B. 小说先写英文事件,后通过帮手的询问交代事件原委。这样安排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悬念,使情节具有波澜。

C. 小说插叙花裤看戏这两件往事,对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它使玉梅对金花的误解加深,两人的关系更加不可调和。

D. 玉梅的公公是个明理而又寡言的长者。他的出现激化了矛盾冲突,在玉梅的内心掀起波澜,也促使小说情节发生逆转。

E. 面对公公的嘟哝,玉梅欲辩不能,只好捂住嘴。她在那儿仔细思量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为之脸红。

2.小说着重刻划了玉梅哪些方面的性格品质?请结合情节加以概括。

3.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删与不删,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看万山红遍,                          《沁园春·长沙》)

2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3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再别康桥》

4但我不能放歌,                              。(《再别康桥》)

5                 ,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记念刘和珍君》)

7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8成语________,意在沛公_________,我为鱼肉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9《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通史,它们都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根据提示填空

毛词:梅花的生存环境                   ,表现了梅花                    的特点。

陆词:梅花的生存环境                   ,表现了梅花                    的特点,

(2)最能显示出两位词人思想境界的词句分别是什么?

毛词:

陆词:

(3)这两首词各自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毛词:                        

陆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

B.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跟从

C.此亡秦之耳:继续

D.常以身蔽沛公:翅膀
2.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相同的的一是(    

例句:客何为者?

A.夫晋,何厌之有?

B.籍何以至此?

C.壮士!能复饮乎?

D.沛公安在?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B.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这说明樊哙虽然勇敢豪爽,但无政治头脑。

C.选文叙述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双方斗争精彩片段,生动形象刻画了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征,从而显示出不同性格对于斗争成败所具有的意义。

D.选文中人物间的矛盾斗争以及不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和情态的描述,使鸿门宴上众多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4.翻译下列句子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