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拒绝浅薄需要“阅后即焚” 熊 建 ⑴“阅后即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拒绝浅薄需要阅后即焚

⑴“阅后即焚(Snapchat)是一款在国外很火的互联网应用软件,最主要的特点是,用户拍了照片发送给好友后,这些照片会根据用户预先设定的时间,比如7秒,时间一到自动销毁。

有分析认为,其受到热捧是因为在分享私密信息方面的创新。但更重要的是,它在展示好玩有趣的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别再深陷无聊浅薄的信息碎片中,要善于扬弃,该学习的学习,该忽略的忽略,分清主次轻重,适时阅后即焚,这样才能出网络而不染,提升自己。

今天这个歌手离婚了、明天那个富豪娶新欢了、郭美美又炫富了、干露露又暴露了……得益于互联网的分享,看看我们的文化供给市场,多么的炫彩斑斓,穷尽一生也阅不尽这人世繁华。但如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其中,无异于老鼠掉进米缸,看似进入极乐世界,其实不过是一场太虚幻境,醒来也已误了百年身。

人的文化需求总是参差不齐,而在市场经济的操布下,满足需求是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低俗的需求也常会有充足的供给。

具体来说,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文化传播、知识获取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但是,海量的信息,意味着泥沙俱下,如果不加甄别,就等于没用。超链接的广泛运用,让人们很多时候的网上冲浪,变成等待戈多,出发了很远,却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这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我们学习的能动性在丧失。智能设备的普及不等于接受水平的提升。

老子提醒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丰富的物质、精神产品供给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但一味追求享受,让老子说,给个人带来的后果就是眼瞎、耳聋、口味败、心发疯、做坏事。

而快速、海量传播造成的更为深远的社会危害已经露头——思想泡沫逐渐泛滥。你看吧,华而不实的文章、哗众取宠的论断、盲人摸象的描述、口水横飞的骂战……各种主义思想理论观点满天飞。这些思想泡沫看似深刻,实则浅薄,扼杀了新思想的产生,凝为一股盘桓在思想市场的雾霾。

是思想成就了人的伟大。因此,如何打造一个原创思想的培养皿,关系到人文传统的延续和国民精神的构建。否则,迷失在数据的大潮,个人将失去学习的方向,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将失去思想的厚度,社会风气会被浮躁笼罩。必须明确,一地鸡毛堆不起文化强国,软实力得有硬通货撑腰。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庞杂信息持扬弃态度的阅后即焚,无异于灵吉菩萨的定风丹,能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飓风中,保持清醒、敏锐的头脑。

其实,把视野放宽就会发现,中国的发展思路正走向阅后即焚:摈弃过去一味追求高大全的经济规模,转而追求质量效益的提升。把视野放长就能看到,我们的前辈也曾阅后即焚。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庄子发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之叹。所以,先贤创建了目录之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纲挈领,执简驭繁。

总之,给文化市场来一场治污行为,让思想市场质本洁来还洁去,必须拒绝信息大潮带来的浅薄,而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具备阅后即焚的勇气和能力。
1.下列关于互联网信息泛滥带来的危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供给市场空前繁荣,海量的信息炫彩斑斓,人们穷其一生也阅不尽这人世繁华。

B.超链接的广泛运用,让人们头晕目眩,网上冲浪变成盲目等待,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C.迷失在数据的大潮,个人将失去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能动性也会日渐丧失。

D.思想泡沫逐渐泛滥,看似深刻实则浅薄,长此以往,将扼杀新思想的产生,使我们的文化生活失去思想厚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都会得到充足的供给,面对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阅后即焚软件便应运而生。

B.在大数据的时代,文化传播、知识获取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个性化学习、碎片化知识将取代纸质阅读和学校教育。

C.要想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飓风中,保持清醒敏锐的头脑,努力提升自己,就必须对庞杂信息持扬弃态度,即阅后即焚

D.拒绝信息大潮带来的浅薄,有利于净化文化市场,廓清思想雾霾,延续人文传统,构建国民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圣先贤创建目录之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是对浩瀚知识的扬弃行为。

B.我国正在摈弃过去一味追求高大全的经济规模,转而追求质量效益的提升,这是中国发展思路上阅后即焚的表现。

C.老子认为,丰富的物质、精神产品供给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但一味追求享受,则会过犹不及,玩物丧志。

D.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阅后即焚的勇气和能力,才能不再深陷无聊浅薄的信息碎片之中,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1.A 2.D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项,这里所说的是表象,并非“互联网信息泛滥带来的危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抄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要求清楚、工整、美观。(6分)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查看答案

《新周刊》2012年第一期策划了一个专题做点无用的事,号召人们做一些与升官、发财、成功、成名无关的事,并认为这是解决这个社会急躁、冷漠等问题的一剂良方。那么,是否应该做点无用的事?请以此为辩题,用简洁的文字为正方(应该做点无用的事)或反方(不应该作无用的事),拟写一段辩论词。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100字左右。(6分)

 

查看答案

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耍求续写的句子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4分)

沉默是一种境界:在别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默默地读一本心爱的书,让清新的文字在脑海间低吟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