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25分。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

文言文阅读(25分。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死,后谏曰:民家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或告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光禄官。

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辄随事谏                        微: 委婉

B.帝之,果枉                      廉: 认为 ……廉洁

C.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      论:判罪

D.帝为光禄官                      饬: 整顿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民家子弟延师        而秦人积威之所劫

B.濂家居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

C.子安否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帝或告振恤          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3.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文忠素贤,(则)宪言可信乎?

B.后曰:赎罪罚役,(乃)国家至恩。

C.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遂)谢曰

D.死生,命也,(虽)祷祀何益!
4.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

B.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

C.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

D.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皇后知道朱元璋性格严苛,容易加重刑戮,于是就常常根据事情原委婉言劝谏。

B.马皇后关心民生疾苦,常常为民祈祷;让朱元璋认识到要薄以待己,厚以待人。

C.马皇后不忍以己之病连累医生,临终前还劝告朱元璋察纳忠言,为天下苍生着想。

D.马皇后相信生死由命,认为医药不能治病,这种迷信、落后思想导致她病重身亡。
6.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3分)

2)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4分)

3)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3分)

 

1.B 2.C 3.C 4.B 5.D 6. 1)皇帝的性格(性情)虽然严苛,但因马皇后劝说而减免刑罚的事有很多次了。 2)皇帝想寻找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度。” 3)如果吃药不能见效,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于医生。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B 廉:查访。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 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 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 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 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 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 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捎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查看答案

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 ⑤①②④⑥③

B. ②④⑥⑤①③

C. ②⑤①④⑥③

D. ⑤①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 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C. 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D. 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层次不清晰,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太多,书写马虎,阅卷老师真是不忍卒读

B3年前广元电大遭地震毁损,满目疮痍。灾后重建成果显著,感谢兄弟电大鼎力相助

C我们对高一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D他闭着眼睛,嘴里振振有词,可是没有人能听懂。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即使现有的产品杨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徽杜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