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刺史时期
1.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  (5分)
2.试赏析尾联中字的妙处。(5分)

 

1.①刻画出一位羁旅思乡者的形象。(2分)②除夕之夜,诗人无离故乡,滞留驿舍,无人问候,只有寒灯为伴,孤独凄凉。(3分) 2.①又,再一次。(1分)②愁苦叹息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1分)③用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表达的是诗人年年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心境。(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迫,将出奔太原,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因以为河东监军。其后崔胤诛宦官,宦官在外者,悉诏所在杀之。晋王怜承业,不忍杀,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业,复为监军。

晋王病且,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累公等!庄宗常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庄宗在魏,与梁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皆委承业,承业亦尽心不懈。凡所以畜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一切以法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

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置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宝带、马为赠,庄宗指钱积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得也。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奴使,非为子孙计,爱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庄宗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起,持庄宗衣而泣,曰:臣受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雠。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国事,不愧于先王矣!阎宝从旁解承业手令去,承业奋拳殴宝踣,骂曰:阎宝,朱温之贼,蒙晋厚恩,不能有一言之忠,而谄谀邪!太后闻之,使召庄宗。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甚惧,乃酌两卮谢承业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承业不肯饮。庄宗入内,太后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明日,太后与庄宗俱承业第,慰劳之。

卢质嗜酒傲忽,自庄宗及诸公子多见侮慢,庄宗深嫉之。承业乘间请曰:卢质嗜酒无礼,臣请为王杀之。庄宗曰: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承业起贺曰:王能如此,天下足平也!质因此获免。

庄宗小字亚子  蒲博古代的一种博戏,亦泛指赌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王病且           革:急,重

B.承业一切以法        绳:约束

C.承业奋拳殴宝        踣:跌倒

D.太后与庄宗俱承业第         过:经过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成庄宗之业者         举世非之不加沮

C.庄宗语侵之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D.不能有一言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是活用现象,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A庄宗常事承业

B承业宝带、马为赠

C国家钱,非臣所得

D国事,不愧于先王矣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承业虽是宦官,但他做人的风格深得晋王的喜欢,这也是他后来能够保得住性命并受顾命之托的原因之一。

B.张承业在庄宗与后梁相持于河上十多年里,在后方负责招兵买马,聚钱积粮,督促耕织,在前线亦能奋勇杀敌,肝脑涂地。他是庄宗最后能成就霸业的最大功臣。

C.张承业不仅责任感强,而且耿直敢谏,在庄宗想从他那里要国家的钱作私用时,宁死不屈,并挥拳怒打拉他的阎宝,其勇气实在可敬。

D.张承业也很有智慧,当他知道庄宗很恨卢质时,他假装说要替庄宗杀掉卢质,实质上非常巧妙地保护了卢质,也为庄宗保住了一个安邦定国的人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弗之怠,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归而告以状,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昀,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买舟:租船。
1.下列对划线句子的划分中正确的一项是:(  

A.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B.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C.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D.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2.归而告以状在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久而弗之怠

B.贫者语于富者曰

C.子何恃而往

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未能也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B.卒于鲁也传之鲁钝的曾参 曾参虽然天资鲁钝,但勤奋努力,日三省其身。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C.吾欲之南海中的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4.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头便从难易问题下手,作者认为天下之事的难易是相对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习也是如此,只要脚踏实地去学,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

B.第一段完全以论述的笔墨出之,明白地摆出了自己对学问之道的看法。在说明了难易的辩证关系之后,作者便引出了下一段智愚的问题。

C.文章还通过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则寓言,进一步说明难易与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志者事竟成,贫者凭着一瓶一钵和坚定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D.全文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一开始便从天下事的不同落笔,指出在学习中是相对的,文中虽含有较多艰深的文词,旁征博引,富有雄辩的力量,切合题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60分)

老师感冒高烧,不顾医生反对举着吊瓶回到学校上课。此事被老师任教班级的班长小李制成图文微信传到朋友圈后,不少朋友点赞,也引发了一些质疑,该微信经多次转发后,人们对此已议论纷纷。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将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前后连贯的短句,可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中国文化复兴运动,是植根于民间自然而辽阔的文化土壤,融汇学院派中不乏特立独行的优良资源,始终坚持独立批判的立场,放眼世界和人类未来,对中国本源天道文化和世界主流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挖掘、融汇的开创性工作。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阐述其寓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