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qiú) 灰烬(jìn) 给以...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劲(qiú)     (jìn)          争流(gě)

B骨(jǐ)      空(lòu    (wēi)      而不舍(qiè)

C(dòu     (jǐ)     木(gǎo)      不屈不(ráo)

D(jí)      (pǐ)     (gān)      飞舟(è)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A.给(gěi)以,C.不屈不挠(náo), D.笔杆(gǎn)。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汪国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

中国人为世界最聪明之一民族,似不必多方引证。惟中国人之聪明有西方绝不可及而最足称异者,即以聪明抹杀聪明之聪明。聪明糊涂合一之论也,极聪明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滑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滑巨奸之哲学无疑。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此种道理,自亦有其佳处。世上进化,诚不易言。熙熙攘攘,果何为者。何若退一步想知足常乐以求一心只安。此种观念贯入常人脑中时,即和让成为社会之美德。若有福莫享尽,有势莫使尽,以极精微之道也。

惟吾恐中国人虽聪明,善装糊涂,而终反为此种聪明所误。锦州之退,聪明所误也。使糊涂的白种人处于同样境地,虽明知兵力不敌,亦必背城借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日人一战。夫玉碎瓦全,糊涂语也。以张学良之聪明,乃不为之。然则聪明是耶,糊涂是耶,中国人聪明耶,白种人聪明耶,吾诚不敢言。

中国人既发明以聪明装糊涂之聪明的用处,乃亦常受此种绝顶聪明之亏。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却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而国事乃不可为。吾读朱文公《政训》,见一节云:

今世士大夫,惟以苟且逐旋挨事过去为事。挨过时且过。上下相咻以勿生事,不要理会事。且恁鹘突,才理会得分明,便做官不得。有人少负能声,及少经挫抑,则自悔其太惺惺了了,一切刻方为圆,随俗苟且,自道是年高见识长进…… 风俗如此,可畏可畏!

可见宋人已有此种毛病,不但“今世士大夫”然也。夫“刻方为圆”,不伤人感情,不辨是非,与世浮沉,而成一老滑巨奸,为个人计,固莫善于此,而为社会国家计,聪明乎?胡涂乎?则未易言。在中国多一见识长进人时,便是世上少一做事人时;多一聪明同胞时,便是国事走入一步黑甜乡时,举国皆鼾鼾睡到晓,憨憨直到老,举国皆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圣贤,而独无一失计之糊涂汉子。举国皆不吃眼前亏之好汉,而独无一肯吃亏之弱者,是国家之幸乎?是国家之幸乎?

呜呼,吾焉得一位糊涂大汉而崇拜之
1.请简要概述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
2.夫玉碎瓦全,糊涂语也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张学良怎样的态度?(6分)
3.请结合对文末划线句的理解,概括作者对中国人之聪明的认识。(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0分)

   

叶圣陶

白木船上的驾长就等于轮船上的大副,他掌着舵。

一个晚上,我们船上的驾长喝醉了,他年纪快五十,喝醉了就唠唠叨叨有说不完的话。那天船歇在云阳,第二天要过好几个滩,他说推桡子的不肯卖力,前几天过滩,船在水面打了个转,这不是好耍的。他说性命是各人的,他负不了这个责。当时就有个推桡子的顶他,“‘行船千里,掌舵一人,你舵没有把稳,叫我们推横桡的怎么办!

在大家看来,驾长是船上顶重要的人物。我们雇木船的时候,耽心到船身牢实本牢实。船老板说:船不要紧,人要紧。只要请的人对头,再烂的船也能搞下去。他说的大一半儿指的驾长。船从码头开出,船老板就把他的一份财产全部交给驾长了,要是他跟着船下去,连他的性命也交给了驾长。乘客们呢?得空跟驾长聊几句,晚上请他喝几杯大曲。巴望他好好儿把我们送回去,好好儿把我们送回去吧。

舵在后舱,一船的伙计就只有驾长在后舱做活路。我们见着驾长的时候最多,对于驾长做的活路比较熟悉。一清早,我们听驾长爬过官舱的顶篷到后舱的顶篷,一手把后舱的一张顶篷揭起,一片亮就透进舱来。我们看他把后舱的顶篷全收了,拿起那块长长的蹬板搁在两边舱壁上,一脚蹬上去,手把住舵。于是前面的桡夫就下篙子,船撑开了。

驾长那么高高的站在蹬板上,头露出在顶篷外,舵把子捏在手里,眼睛望着前面。我们觉得这条船仿佛是一匹马,一匹能够随意驰骋的马,而驾长是骑手。你要说这是个很美的比喻吧?可是,他掌着舵只是做活路,没有大野驰马的豪兴。我们同行有两条船,两条船上的驾长都喝酒。我们船上的年纪大多了,力气差些,到滩上,他多半在蹬板上跺脚,连声喊:扳重点!扳重点!……就跟搔痒一样!有一回,舵把子打手里滑脱了,亏得旁边几个乘客帮他扳住。他重新抓住舵把子的时候,笑了笑说:好几个百斤重呢。不是说着耍的。另一条船上的年轻人什么时候都喝酒,他夸张的摆给我们听:不喝酒可有点儿害怕呢。脚底下水那么凶,不说假的,你们看到就站不住。喝点酒,要放心些。我们的驾长就不然,做活路的时候他决不喝酒。这不是说他比那年轻人胆大,对于可怕的水他们两个抱着不同的害怕态度。

木船上禁忌很多,好些话不能说。偏偏那些话关于航行的多,我们时常会不知不觉的说出来。推桡子的听见了,会朝我们说:说不得,说不得。驾长听见了,会老大的不高兴,好象我们故意在跟他捣蛋。是的,人家把性命财产交给了他,他把这个责任跟他自己的性命一半儿交给了经验,还有一半儿呢,不知道交给什么,也许就是交给那些禁忌吧。船上的伙计们说:船开动了头,就不消问哪天到哪里。这是天的事,你还做得到主啊?

川江的水凶,水太急的地方,单凭一把舵转不过弯来。所以船头上还有一根梢子,在要紧时候好帮帮舵的忙。扳梢子的大家也把他叫做驾长。到滩上,他总站在船头比手势,给掌舵的指明水路,好像是轮船上的领江。他拿的工钱跟掌舵的一样。
1.在大家看来,驾长是船上顶重要的人物。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2.本文第段是怎样刻画老驾长的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3.他把这个责任跟他自己的性命一半儿交给了经验,还有一半儿呢,不知道交给什么,也许就是交给那些禁忌吧。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意(4分)
4.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的深层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2)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3)             ,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4)总角之宴,               。(《卫风·氓》)

(5)锦瑟无端五十弦,               (李商隐《锦瑟》)

(6)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7)一肌一容,_____ __,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8)艰难苦恨繁霜鬓,___ _ ____。杜甫《登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概括上阕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2分)

2)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字的妙处。(4分)

3)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春愁的?(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