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后面题 羊年说羊 ①早在几万年以前,羊就因食草,产出奶、肉、...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后面

                 羊年说羊

早在几万年以前,羊就因食草,产出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和、坦诚、敏锐、乐观,易于驯服,成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位居前列,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羊可承载艺术。从商代的四羊方尊三羊铜罍,到汉代的羊型铜灯、唐代的三彩陶羊,直至当今的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工艺品,羊的各种形象随处可见。

羊主祥。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说文》说:,祥也。汉字里最好的几个字,如美、善、祥等,都带有字边。《汉字大字典》中,以 为部首的汉字竟多达204个,充分说明其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羊主美。古人以字引申为字。《说文》中释为羊大则美美,甘 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羊主要是供人食用。羊的美不仅局限于吃上。在原始社会有权力有地位的酋长或巫师看来,在种种巫术仪式上,牧羊部落的 牧羊人所扮演的图腾羊、跳的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羊主敬。羊羔跪乳,见于明代《蠡海集》:未为阳,仰而秉礼,以羊配之,羊跪乳。这流传为妇孺皆知的话题。蔡邕《为陈太守上孝子状》上说:乌以反哺,托体太阳;羔以跪乳,为贽国卿。在孝敬的说法中,以乌鸦为孝,以羊羔表敬。

羊可体现正义。因羊在古人心目中拥有的正直、美好形象,久之便将其神话为正义的象征。据王充《论衡·是应》,唐尧之臣皋陶治狱,辅以独角之羊。此羊对嫌犯 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极为灵验。至战国时,秦楚等国御史、狱吏等执法者皆着带有独角神羊图案之冠服,以示庄严神圣。

羊可象征安泰。人们最爱用的关于羊的吉祥话是三羊开泰。考三羊开泰本应作三阳开泰,最早出自《易经》。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之象征。对 三阳开泰的另一种解释为:十一月冬至日的白昼最短,其后则白昼渐长。古人以为此乃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所以称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因此,旧时常用作新年起始的祝愿之辞。而同音,久之便讹为三羊开泰

而人文始祖伏羲与羊更是渊源颇深。据记载,伏羲生于成纪。而据考证,成纪位于甘肃天水一带,是古羌戎活动区域。古羌戎氏族的原始图腾就是,伏羲的 字中的,正是这一崇拜现象的反映。伏羲是中国古籍里记载最早的王,他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观象画卦,创造了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八卦文 ,即后来五经之一的《易经》,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有专家认为,伏羲氏于羊角图腾柱上观象画卦

羊还曾陪伴英雄,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羊可启发智慧,良臣庄辛用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来鼓励楚襄王应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羊性素喜清洁,羊愿居于干燥整洁之处,饥餐青草,渴饮清泉,洁身自好,远离污秽。
1.下列有关羊的象征意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羊是吉祥的象征,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连在了一起。

B.羊是美丽的象征,羊大为美,在古代,羊主要就是供人食用。

C.羊是正义的象征,因为羊在古人心目中是正直、美好的形象。

D.羊是孝敬的象征,羊羔跪乳在古人看来就是孝的最佳体现。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食草却产奶、肉、毛、皮,温和又坦诚,羊成为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

B.羊可体现正义,因此先秦的诸侯国官员皆着带有独角神羊图案之冠服。

C.酋长巫师认为,巫术仪式上表演的图腾羊、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

D.很多成语与有关,如苏武牧羊等,说明羊可以给人以智慧。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阳开泰,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之象征,旧时常用作新年起始的祝愿之辞。

B.从四羊方尊羊型铜灯,到三彩陶羊,充分说明羊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

C.古羌戎氏族的原始图腾是,生于该区域的伏羲的字中有,表明伏羲很可能是古羌戎族人。

D.伏羲是中国最早的王,他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观象画卦,创造了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八卦文化

 

1.D 2.C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D项,“孝的最佳体现”不对,原文无此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

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二)(15分)

无争议陷阱

余秋雨

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就皱眉存疑。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如果一种创新一旦现身就远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权势,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

中国文化把这个无争议的陷阱挖得很大,要求一项创新不仅在专业领域里边无争论,而且最好在民众中也无争议。这种从众的惰性对创新而言是一种更险恶的陷阱。历史上哪有一项真正的社会改革方案或者学术研究成果,一出来就广受民众拥护的?我也是民众的一员,我发现,如果以民众的身份来考虑一项不是我们专业的成果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标准一定是陈旧的、世俗的、平庸的。这不能怪民众,因为民众面对一种陌生的创新总会缺少精神扶手,总会惊慌失措,以他们的标准,就很少有创新空间。比如我们现在对城市建筑就是这样,新的建筑出来民众一定否定。有一些低劣的媒体,有一些小人,却让创新者成为一个争议人物。当不争议创新项目的时候,大家就去争议这个人,使他的创新无法进行。可见,无争议陷阱真正是中国文化产生创新空间的最重要的障碍。

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有争议是一个褒义词,无争议是一个贬义词。理由显而易见,就是一切创新都在争议中实现。

当成果缺少争议的时候,社会上有一些小人总是从人格上把创新者变得充满争议。这个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

据我所见,多数创新即使不被人家争议,创新者本身在待人接物上也确实有很多缺陷。因为他们要把极大的精力投注在创新项目上,没有时间上下应酬,多数不太合群。他们在创新的时候保持着挑战状态,往往有点骄傲,因为过于谦虚就没法支撑他们的心理动力。他们有时候会面对失败,因此也经常暴露出他们的怨恨、衰弱、愤怒,却又未必有明确的对头,很可能在愤怒自己,就情绪不好。艺术上的创新者那更是这样了,独特的灵感,独特的灵魂中的灵感使他们产生非常怪异的习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使他们很难认同世俗的潮流,甚至他们也故意不遵循世俗的规范。因此无论从脾气到外型常常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对这一切,正常的社会都应该理解和容忍。不能设想一切创新者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完人和圣人。据我观察,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完人是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创新的。如果说,对所有创新项目略有争议是可以的,但对创新者的人品却绝对不要争议,因为没有争议的理由。如果老是去争议创新者的人品、习性、性格,那么,中外文化史上那些可爱的人一个也不可能留存。

我们真正要防范的是什么人?要防范的是以争议为名目来扼杀创造者的人。在现在中国社会上,这样的人的总数很大,他们是勤恳工作人的百倍,是创造者的百倍。有人说真正的比例可能比这个更大。很奇怪,他们制造了一个个可争议的人物,但是自己却避开了争议。他们自己就成了洞察一切的评判者,只等待着一切被他们争议了的创造者投去求饶的目光。对于这样的人,我觉得我们要用两个定义来消解它。第一个定义是:那个一心为别人制造争议而自己避开了争议的人,就是小人,这是第一个定义。第二个定义是:什么叫伟大的时代?那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后面这个定义,是美国一位传媒大王说的。

(节选自凤凰卫视《秋雨时分》)
1.下列对于无争议陷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争议陷阱是与创新意识相抵触的一种心理习惯,这种习惯长期为中国民众接受。

B.无争议陷阱要求创新项目在民众中最好无争议,这成为中国文化创新的重要障碍。

C.无争议陷阱缺乏宽容和理性的精神,不但争议创新项目,还会争议创新者的人品。

D.无争议陷阱争议为名目扼杀创造者,在当今中国已经引起人们重视和防范。
2.作者为什么说如果老是去争议创新者的人品、习性、性格,那么,中外文化史上那些可爱的人一个也不可能留存,请简要阐述你的理解。(6分)
3.作者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来抵制无争议陷阱?请简要概述。(6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麦季

袁省梅

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我不吭声,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的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

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嚓,迅疾,慌乱。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

竟是老王头。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

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

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给老王头扣在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给老王头的烟筒里塞半截砖。

大斌子抓过布袋子,冷冷地说:人可以走,赃物得留下。月下,老王头佝偻着腰,搓着手,嚅嚅着,不知说了句什么,低下头走得风快,简直是小跑了。大斌子哈哈大笑:慢点啊老师,别摔了您的老腰。

月亮隐在了云后,有风吹来,潮润,燠热。大斌子叫我去场院,自己走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来,手里却不见了老王头的布袋子。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大斌子偷了半袋子碾好的新麦,刚出了场院,让队长撞见了。大斌子说是想用麦子换甜瓜吃。队长气得跳脚,骂他家贼难防。叫来他爸。大斌子挨了一顿狠揍。

天黑时,大斌子来找我,瘸着腿骂他爸:下手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亲儿子。昨晚倒霉,今晚你给我放哨,偷回来。那晚,他顺利地偷出半袋子新麦。朦胧的夜色下,他的两条长腿舞得飞快,在小巷子穿来穿去。我追得气喘,也不敢喊。谁知他竟然把袋子放到了老王头家的柴房子前。

我问他:昨晚的也是给老王头?他说:你认为呢?我说:那前几天的布袋子还老王头了?你不是恨他吗?他说:你喜欢他?那天我是想把布袋子交给队长,从他门口过时就听见他媳妇在屋里骂他犟驴,说屋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窝在学校不挣钱。老王头一句不吭,我听着就心软得不行了。

谁知,我跟大斌子刚把半袋子麦子放到老王头的柴房子前,老王头呼哧从柴房子出来了。他扯住大斌子叫把麦子拿走,他说我偷你们不能偷,小小年纪可不能沾染了这坏习气,你们得走正道。

大斌子地吐了口唾沫,甩开他要走,老王头死拽住就是不让走。大斌子没法子,只好背起袋子,也不理我,气呼呼地走了。

我悄悄地叫他把麦子藏起来,明天换甜瓜吃。大斌子哼了一声:吃吃吃,就知道吃。大斌子把麦子倒到了场院,说:这个老王头,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一会儿,他又说: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

后来,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我跟老王头也成了铁哥们。

                                                          (选自《中国闪小说年度佳作2014》)
1.请概括大斌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4分)
2.请简要分析作者塑造大斌子所采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4分)
3.小说结尾写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有什么作用?(4分)
4.这篇小说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3)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8)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 病起春尽

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