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指恰到好处,合乎度。不是,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1.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

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170多万年,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有“烹饪王国”的美誉。

C.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多个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食物要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

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C.孔子说的“不食不时”,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D.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说,而且把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C.“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

D.“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1.C 2.D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中,C项“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表述错误。由文本第7段可知,“中国饮食文化是……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而不是“影响了……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董贵生,52岁,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名退伍老兵。因为战场上的一句承诺:如果谁活下来,谁就要照顾阵亡战友的父母,替战友尽孝!退伍后,他遵守当年的约定,替阵亡的27位战友尽孝长达27年。虽然生活困难,但从未放弃。不仅如此,他还开设纪念堂,每天吹奏军歌、军号纪念牺牲的战友,19年从未间断。

27年的坚守,只因一句承诺!这种精神,这种担当,太让人敬佩和感动!许诺很容易,27年信守一诺又有几人能做到?我们应由衷地向这位老兵表达深深的敬意!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乡村教师最在意的作和生活内容调查表,请从这个调查表中得出一个结论,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70个字。(6分)

 

查看答案

邢台市某中学举行经典诗文朗诵晚会。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会说报幕,请你在朗诵《雨巷》之前,为主持人设计一段报幕词。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字数60~100字。(5分)

   让我们欣赏高一1班张明同学的朗诵:《雨巷》。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一个精心制作的新节目,只要在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播放,初期的观众是不用愁的,如果节目质量过得去,就会形成一股社会风潮。而如果这样的节目在视频网站播放,__   __,观众的数量自然难以保证。

A.网站将想方设法培养用户,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控制负面评论

B.网站将面临是花时间培养用户还是采取措施控制负面评论的选择

C.网站要花很长时间培养用户,还要冒着无法控制负面评论的风险

D.虽然网站初期的用户不用愁,但节目难以掀起大规模的社会风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严格执行政策,再次明确防止不得恶性抢夺生源。

B.站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党中央把握全局、审时度势,做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C.国内企业为了追逐利润,大批量进口国外的奶粉再还原成牛奶,致使国内的鲜奶收购价格下降。

D.果业部门将重点支持引导果农成立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合作社,提高生产与市场营销方面的培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