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答毕仲举书 苏轼 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答毕仲举书

苏轼

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也。

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

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

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穷。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审来起居佳胜     比:最近

B.是天子也           相:祐助

C.刍满前       豢:饲养

D.则有       间:差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欣然        本期于静

B.晚食当肉       仆常此自疑

C.若农夫去草    饮食龙肉也

D.其味八珍等    抑尚仆辈俯仰也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4分)

(2)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4分)
4.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1.C 2.D 3.(1)我因为放纵心意径直向前,没有听从长者的教导而触犯法律。(评分建议:共3分。“任意”1分,“不用”1分,“触罪罟”1分,句意通顺1分) (2)求学的人或许没有达到所期待的境界,却先得到了所相似的东西,不是没有害处的。(评分建议:共4分。“学者”1分,“所期”1分,“不为无害”1分,句意通顺1分) 4.①就苏轼被贬一事表示慰问;②告知苏轼自己的生活近况;③对苏轼的生活情况表示关心;④劝苏轼多读佛经并研究配药之方救济百姓;⑤开导苏轼乐观豁达对待世事。(评分建议:共4分。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解析】 1.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C项“刍豢满前”,根据语法推断“刍豢”应为名词,解释为“家畜,此泛指各类家畜的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如此高人雅士,           。一盏清茶在手,一卷古书在案,即可出则与山人野树对话,入则与心灵之音共赏。如此这般,即使身居闹市,心却依然自在。原来,静,是在心里,不是在山水间。

坐闻蜂鸣蝶舞

于是可以夜闻山泉叮咚

立观云山雾海

必是心中常怀一道山水

晨沐雨露花香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查看答案

下面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喜结良缘、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

乙:春风堂上双飞燕,丽日池边并蒂莲。

丙:蟾宫折桂立苍穹,北斗凌云横碧水。

A.甲——金榜题名  ——喜结良缘  ——乔迁新居

B.甲——乔迁新居  ——金榜题名  ——喜结良缘

C.甲——喜结良缘  ——乔迁新居  ——金榜题名

D.甲——乔迁新居  ——喜结良缘  ——金榜题名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与雨昏青草湖边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薄罗轻剪越溪纹       B.山家烟火春日晴

C.花落黄陵庙里啼       D.饮马长城窟更寒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 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 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2)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      邓丽君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

(3)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      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

A.品味        栩栩如生        一蹴而就

B.品位        栩栩如生        一朝一夕

C.品味        惟妙惟肖        一朝一夕

D.品位        惟妙惟肖        一蹴而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