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边是北京申办冬奥会标识,仔细观察并完成题目。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下边是北京申办冬奥会标识,仔细观察并完成题目。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6分)

(1)描绘该标识:                       (不超过80个字)(4分)

(2)标识的寓意:                       (不超过60个字)(2分)

 

 

(1)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1分),“冬”字的上半部分是一位正在赛道上冲刺的滑雪运动员(1分),标识左部分是举办地北京的英文(1分),右部分是本届冬奥会的举办时间2022(1分),标识下部分是奥运会的五环标志。(2)该标识将抽象的赛道、冰雪运动与书法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1分),传递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画面意思,弄清组成画面的各要素的含义。在描绘标识画面时,要有一定顺序(比如按主次顺序),语言要简明。在分析寓意时,要结合抽象和具体、运动与书法结分析,注意揭示其展现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传递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实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给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道出了①      。美的事物与景象能够令人心生愉悦,因此人们爱美,愿意接近美,②         。这几乎成为我们人类一种视觉感官与心理需求的本能。这种本能,自然界中的昆虫、走兽、飞禽,也是或多或少都有的。但对美的认识、感受、比较和赏鉴,换言之也就是美感,却是③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生命是平等的,无论贫富贵贱,都需要看病。                                                         。这就意味着,有限的资源没有用在刀刃上。

但是,三甲医院的专家号数量毕竟有限,不可能敞开供应     作为患者,谁都想去最好的医院、看最好的医生     因为最需要专家诊断的患者未必能够挂上专家号,而并不需要专家诊治的普通患者却有可能挂到专家号      因此,如何分配医疗资源,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是一种稀缺产品,供求比例严重失衡      如果按照窗口排队挂号的方式,先到者先得,表面上看起来公平,实际上不公平

A.④⑤②①⑥③       B.⑥③④⑤②①        C.⑤②①④⑥③        D.⑥③⑤②④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过多地介入孩子的生活,无论是由于爱护还是由于焦虑,都是在培养孩子依赖的习惯,培养孩子懦弱无能的个性,逼孩子逆反,这让孩子怎么感恩?

B我认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人才再多的技能,学历再高,也是白费,他们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可能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C陕西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70000余件,其中包括西汉皇后玉玺、唐代舞马衔杯纹银壶和宋代黑釉油滴碗等珍贵文物展出。

D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登陆台湾花莲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起来,很快部分路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很爱语文那份文化底蕴的修炼,数学那份天马行空的逻辑,英语那份异域文化的收获,物理看待问题的新角度。

B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七载的研究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C部分网络编辑除了复制粘贴和制作添油加醋的标题外别无长物.,这对网络环境的长远危害比微博上转发一个谣言要大得多。

D近日更有业界专家透露,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也就是说,铜钱楼这类有口皆碑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

蔡元培的富贵             余世存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

说蔡先生之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一生没有置备私产。他亲历满清、北洋、民国,为国家社会服务多年,地位不可谓不高,为家为私的机会多多,但他没有谋私谋家,一生搬家多次,只是租居而已。这样的国士,确实有着传统中国文化中士大夫的品德——以国事天下事为念,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念兹在兹。

蔡先生病逝,国民政府给蔡元培先生发布了褒扬令,道德文章,夙孚时望推行主义,启导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毛泽东在唁电中称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吴稚晖的挽联是平生无缺德,举世失完人

蔡元培的做官机会太多,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富贵于他是可望可即之事。但蔡先生跟一般寒酸文人不同,生性豪放,不拘小节,爱花钱,爱请客。据说妻子为此非常不满,两人经常吵架。儿子证实,父亲置业并不困难,后来不仅没有置业而且没有积蓄的原因是,收入多,支出也多,主要支出除购买中外图书典籍外,还用来捐助公益事业接济困难亲友、学生。

一生受惠于蔡元培的人太多了。随便即能想到陈独秀、鲁迅、胡适、梁漱溟等人,还有众多学生、看门人,都得益于蔡先生。到他晚年,仍然如此。有人回忆先生晚年,旅居香港,极端拮据,仍不忘周济他人。当时有一位广东籍诗人廖平子,恬淡高洁,不屑钻营,家无隔夜之粮。廖常将诗作呈予蔡先生,先生知其生活清贫,即赠其法币拾元,每月皆然,数年不断。

一般的官吏极易为官场习气所染,习惯了当官做吏,再难回归平实,难以自食其力。这方面,蔡元培的自信自足是中国人中少有的。1907年40岁的蔡元培放弃国内身份地位,在驻德公使孙宝琦帮助下赴德,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后公派留学机会搁浅,但蔡元培没有放弃,决定自费。当时还需要抚养妻儿四口,孙宝琦答应每月资助银子30两,让他在驻德使馆中做兼职,但使馆只照顾食宿,不提供职务薪金。为此,蔡元培给当时在德学习的唐绍仪侄子唐宝书、唐宝潮做家庭教师,讲授国学,每月报酬100马克。他还通过同乡同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为该馆著文编译,每月稿酬100元,如此保证留学所需维持国内妻儿生活。

他自称好好先生,但实则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终生都涉足官场,然辞职之烦扰于他却是家常便饭。

1898 年蔡元培时任翰林院编修。传统中国社会,中进士点翰林就意味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更意味着身系国之重望参与写史之列。但戊戌政变后,蔡元培却选择了辞职。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7月2日,为抵制袁世凯独裁,向袁当面请辞。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7月3日,因抗议张勋复辟,向黎元洪提出辞职,后复任校长。1919年北京市小学以上各校教职工要求政府以现金发薪而罢课,教育部未能及时应对,蔡元培与其他各大专院校校长联名辞职。1920年1月8日,蔡元培再度辞职,直至教育部及北京政府对教职工所提要求完全承认才复职。1928.1929 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请辞中央政治会议委员,请辞国民政府委员……有人统计,蔡元培一生辞职有24次之多,其中为北大辞职7次。

我们由蔡元培的生计及态度可以试图接近这位圣贤的心地。著名哲学家杜威曾说:拿各国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哈佛、哥伦比亚等等,其中在某些学科上卓有贡献的不乏其人;但以校长身份,领导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蔡元培的贡献可谓大哉。恩格斯曾称赞但丁: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我们看蔡元培在传统与现代中国转折中的位置,庶几近之。(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都是(5分)

A蔡元培一生为国家社会服务,地位不可谓不高,但他没有谋私谋家,收入微薄,却常常捐助公益事业,接济困难亲友学生。

B蔡元培晚年生活并不宽裕,却依旧不改乐善好施的品性,在其旅居香港之时资助广东籍诗人廖平子创作诗歌长达数年之久。

C蔡元培不为官场习气所染,自食其力,公派留学无法实现之时,放下身段做家庭教师,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著文编译以赚取生活费用。

D蔡元培不仅是一位教育家更是一位以国事为念的国士,每每遇到学潮、罢工、政变之事,他都能以实际行动表明态度,追求正义不为强权荣华所趋。

E蔡元培身为校长处于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转折位置,是我们民族在那个特殊时代的一位标志性的大人物,在这一点上已胜过了当时世界其他各国大学校长。

(2)为什么说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文章从哪几方面写蔡元培的富贵?请简要分析。(6分)

(4)本文对传主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请结合全文,从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