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6分) 我国古代不乏有爱国之士,他们的爱国言行、情怀与精...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6分)

我国古代不乏有爱国之士,他们的爱国言行、情怀与精神在一些传世的诗文中常常有所体现,如:屈原《国殇》中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即通过楚国爱国将士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奋死抗敌、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                等句则借历史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词人自己人老心不老,志在恢复中原、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夜缒而出游说秦伯之举同样表现了其一片爱国之心,其说辞从秦、晋围郑,        开始,至        ,唯君图之收束,从多个角度剖析利害关系,最终说服了秦伯。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郑既知亡矣 阙秦以利晋 【解析】 试题分析: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要特别注意如下字词:“凌”、“阙”“晋”,还要注意如下虚词“兮”“以”“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后面各题。(13分)

沉醉东风·渔父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1)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选用”“”“绿”“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B.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

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

D.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

(2)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所表现的意境相近的两项是(    )(4分)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D.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E.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3)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的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样的。请问:我们可以从钓叟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5分)

【链接材料】

  雪注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本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

(4)这首小令的作者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人为另外三大家中的一位编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自称铜豌豆,刚硬不一般,剧中诉冤情,雪下六月天。谜底是        。(1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划线部分断句。(5分)

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

(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脱窠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取材于《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华性孝,士论                        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              薄:攻击

C.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逆:迎面

D.守仁不赴,请归                        省:省亲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救皇帝之难

B.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第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

C.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地弃船上岸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D.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

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守仁有很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就很有才学,很受皇帝器重;弘治十二年,王守仁考取了进士。

B.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后来刘瑾被诛,他得以再度升迁。

C.王守仁宽厚仁慈,张忠、许泰等人纵使京军冒犯他时,他不为所动,对其更加宽厚,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虽然是一介文士,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军一片欢呼,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
4.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原因。他的这一做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相吻合?(3分)
5.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格物致知,自古至今,人们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见仁见智:王守仁认为,即良知,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我心中固有良知,将其推广到事物就是格物;宋代学者朱熹认为是知性,包含智慧与知识,格物致知要即物穷理,达到内心的豁然领悟;而现代人一般认为格物致知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你是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的?请结合你的学习体验或生活感悟谈一谈。(不少于80字)(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新年伊始,各媒体纷纷盘点2014年网络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高居榜首。这句话一经传播,网友们便掀起了一波造句热潮:有貌就是任性”“有才就是任性”“有闲就是任性”……这些流行语反映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社会心理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据《现代汉语大词典》,任性: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红楼梦》中的关于黛玉之死的一段话。请你展开联想,补充省略号省略掉的内容。划线句子,曾被红学专家们认为是妙不可言,请揣摩其丰富的意蕴,试品析其精妙之处。

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娟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

1)补充省略掉的内容。(注意语言得体)

2)简析划线句子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