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标准衡量,其作品中某些语言的表述显然并不规范,不足为训

B. 在朋友的帮助下,杨苡和资中筠这两位翻译家终于得偿所愿,异地重逢,虽然时隔多年,但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C. 中国和本地区国家就解决南海分歧达到了有效共识,希望域外国家支持而不是干扰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势力,不要节外生枝

D. 《美人鱼》公映12天就收获了24.65亿的票房佳绩,依照目前走势,《美人鱼》票房超过30亿指日可待

 

B 【解析】试题分析:A “不足为训”是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正确。B“一见如故”形容初次见面就很投缘,像老朋友一样。语境错误。C“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正确。D“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通常指好的事物或情况。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字词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蓬蒿    泠然    洗马    锱铢必较    茕茕孑立    淹淹一息

B. 付梓    褒贬    嬉戏    怙恶不悛    不分轩轾    垂诞三尺

C. 焦躁    干噪    迄今    不落言筌    繁文缛节    高潮迭起

D. 坍塌    领衔    恍惚    桀骜不驯    名噪一时    时光荏苒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造(chì)    肪(zhǐ)    弃(bìn)    宫(tāo)      钵(yú)

B. (sù)     洗(guàn)   笑(yǎn)    杜(zhuàn)    朱(tuò)

C. 或(jiàn)   躅(zhí)    呜(yè)     嚼(zǔ)       渣(zǐ)

D. 见(piē)    执(niù)    缩(cù)     鲨(qīng)     鳍(j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鸯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释】徂晖: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鸯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迥、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 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 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鸯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表达诗人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现象的愤懑。

B. 表达诗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困惑。

C. 表达诗人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隐忍。

D. 表达诗人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韵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姓怙势持官府              怙:依仗、凭借

B. 阴结党欲为内应              阴:阴谋

C. 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        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D. 焚香南向拜舞                南向:面对南方

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宣和,年号,是为了纪年而设立的名号,一个皇帝统治期间可以有多个年号。

B. 京师,京城、京都,是中国古代国家都城的称呼,有的朝代有多个都城。

C. 庙,是为了祭祀而设立的地方。古人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D. 谥,谥号,是古人死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名号,“忠确”是贬谥。

3.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B. 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C. 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D. 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 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 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 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 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5.下列对于划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

A. 金兵到了,张克戬独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即使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

B. 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带上兵器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退却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一直没有到来。

C. 金兵到了,张克戬独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即使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一直没有到来。

D. 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956年的债务

铁凝

  父亲临终的时候,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1956年,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我找对门的李玉泽借了五块钱。后来,也忘了为什么……为什么就是没有把钱还给人家。今年是2009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无论如何,你要亲手替我把钱还上。

  父亲见他点了头,吃力地抽出一个皱巴巴信封,这里装着该还的钱,咱就按1956年的定期利息算吧,58块左右。万宝山从父亲手里接过信封,发现“福安市人民医院”字样,不觉感慨:到底是父亲,一辈子精打细算,都病成这样了,也不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办法弄到了医院不花钱的信封。已经躺上枕头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条胳膊:我们爷儿俩抱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

  父亲36元工资要顾八张嘴,他嘱咐上街买菜的母亲说,你买茄子,是买一个大的呢,还是买两个小的?依我看你要买一个大的。为什么?两个小的会多出一个茄盖儿,占分量。

  关于父亲的借钱不还,万宝山仿佛从记事起就知道。当年他想先吃冰棍后给钱,旁边一个大点的孩子立即揭短似的说,“他们家大人借钱不还!”万宝山已经伸出去的手,像被这喊声烫着似的赶紧缩了回来。长大一点的万宝山鼓足勇气去问父亲,他说,那五块钱啊,人家李玉泽都从来没催过我还钱,你们着什么急呢!还有就在准备好还钱的时候他调到北京去了……父亲振振有辞,但据万宝山所知,自从那“著名”的五块钱之后,父亲终生没再向别人借过钱。

  三十几年过去了,孩子先后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个城市,就仿佛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了,他们心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只有万宝山留在离父母不远的地方,相隔两条马路。退休以后父亲时间更多了,他曾经要求万宝山把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放在他们身边照顾,被万宝山的爱人坚决拒绝。

  父亲在春天去世,但万宝山执行父亲的遗嘱一直拖到秋天。他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卫生学校当水暖工,假若去还钱的成本超出了要还的钱数,那他决不贸然行事。秋天了,学校组织老师和职工去北京参观,这才给了他当面向李玉泽还钱的机会。

  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站在A8的木栅栏之外背过身去,一阵莫名地瑟缩。虽然他早已知道李玉泽父子的富裕生活,但眼前的场景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以他们今天这生活的气派,难道当真会记得五十三年前被别人借过的五块钱么?万宝山继而对自己有些怨忿起来:这是干什么,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不远几百公里,又打电话又问地址,最后煞有介事地向这幢别墅交出一个皱巴巴的轻薄的信封。这简直有点滑稽。

  一想到“滑稽”这个词,万宝山决意离开A8。他沿着来时的路,迅速朝着远远的那座罗锅桥走。他步履轻快,不一小会儿就行至桥下。忽地,他的腿像被施了法术似的不能动弹,几个风筝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他的那个乞望。他仰望着空中的黑鹰,该不是父亲的魂灵正俯视着他吧?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A8走,他发现,当他勇敢地把胳膊舒展开来的时候,久已潜藏在身体内的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他那颗发紧的心也略微感觉到了平安。

1.下列对父亲生前的生活环境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生活在一个贫穷的环境。母亲生子,他向别人借了五块钱;买菜也精打细算。

B. 父亲生活在一个被人鄙视的环境。他借钱不还的事情被人揭短,孩子也受到羞辱。

C. 父亲生活在一个被家人疏远的环境。孩子们不理解他,长大后大都远远地离他而去。

D. 父亲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别人无私地将钱借给他,还钱的信封是医院提供的。

2.对小说最后一段所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动作写心理,表现了万宝山气定神闲,不再纠结。

B. 小说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久藏体内的东西奔涌而出,写出万宝山决定还钱的内心激动。

C. 小说运用化实为虚的方法,描写了人物心理,形象地写出万宝山卸下心理负担的畅快。

D. 小说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均匀的步态”表现了万宝山想完成父亲心愿的坦然。

3.下列对父亲形象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父亲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临终前不忘还债,要儿子“无论如何”都要替他还清债。

B. 父亲是一个吝啬的人。他让母亲买菜时买大茄子以免分量少,用医院不花钱的信封。

C. 父亲是一个有尊严的人。自从“著名”的五块钱之后,父亲终生没再向别人借过钱。

D. 父亲是一个孤独的人。因为欠钱未还不被人们理解,连自己的孩子也误解他而远离。

E. 父亲是一个自私的人。当万宝山的爱人想把女儿放在他身边照顾时,他坚决拒绝了。

4.下列对小说的主旨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父亲临终前要儿子帮自己还债,儿子战胜卑怯去还债,都表现了恪守诚信的美德。

B. 父亲知道儿子赊冰棍儿被人奚落后,终生不再向别人借钱,表现了人要有尊严和自尊。

C. 万宝山发现自己与李家的巨大差距,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要消灭贫富差距。

D. 父亲临终张开胳膊与万宝山还钱时舒展胳膊,表现了爱的主题,赞美了人间真爱。

E. 父亲将全部36元工资用于家用,嘱咐妻子生活中精打细算,表现了人要有节俭的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