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种深久的不安 乔叶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看见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种深久的不安

乔叶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看见穿得很破的收废品的老人,骑着锈迹斑斑的三轮车,摇着牛 皮纸扎成的拨浪鼓,在繁华的大街上一脸灰尘,我就会觉得不安。看见卖水果的小贩,小心 地拎起一串葡萄,把那些裂了口的果子仔细地摘下,然后把它们最大最好的那一面朝外码 好,在薄暮里用芭蕉扇赶着聚拢过来的蚊蝇,我也会觉得不安。看见人力车夫坐在树阴下, 寂寞地抽着烟,眼神却毫不懈怠地关注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仿佛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他们的 乘客,我还会觉得不安。

②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每月赚多少,有几个孩子,住在什么地方。除了从表象上对他 们的职业生活有一点认识,我对他们一无所知。可我就是无法抑制自己的这种不安。他们也 是有幸福的,我想。生意顺畅的时候,年节团聚的时候,雨天憩息在家里喝点小酒的时 候……我相信他们的快乐,也欣赏他们的享受,可我还是感到不安。而我不安的原因听起来 竟是这样矫情和可笑——因为我的物质生活比他们富足。

③精神生活充满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是不能比较的。我知道,可物质生活上我确实比 他们富足。每当我掏出钱夹去消费时,就不由得会想到他们。一件专卖店里的名牌 T 恤,一 道豪华饭店里的特色佳肴,一辆已经在路边等候的帕萨特出租车……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 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仿佛我在无形中欠了他们什么,而不能无所 顾忌地去花这些其实是自己一分一角挣来的钱。

④有很多人的物质生活都比他们好,也比我好,我知道。我只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分子。 然而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有三六九等。我不是最低的一等,也不是最高的一等。如果作为最 低等,我一定不会甘心。但是当我看到真的还有那么多人在我的界线之下生活时,我却无法 对自己理直气壮地说:“花自己的钱,想他们干什么,比你过得好的人多着呢!”

⑤似乎是有些神经,有些自作自受。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 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可细细想来,难道不是么?我的上几辈的亲人中谁 没有和他们一样在最狭窄的空间里挣扎过?谁不是和他们一样为了最基本的生计奉献着 自己最浓稠的汗水?他们中有多少人敢去翻看“梦特娇”的标价?有多少人摸过五星酒 店里的紫檀雕筷?有多少人会识别蓝鸟和奔驰的标志?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 怎么能够容许自己这么快就割断我和他们之间最本质的那种血脉关联?

⑥我做不到。鲁迅说过,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而我已经看 到有太多的人正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我不想这样。我常常会问自己:有必要穿这么 好的衣服么?有必要吃这么贵的菜么?有必要坐这么好的车么?答案常常不是肯定的。 那么,我就会坚定地远离这些东西,去做一种最经济的选择。

⑦我不评价别人的消费。这是个性化的时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权利 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只尽力来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欲望随着时尚的标准而 高涨。仿佛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离那些底层的人们更远,同时也才能让心灵获得最质 朴的感知和最踏实的抚慰。

1.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每当“我”把目光投向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主要是因为“我”挣钱 比“他们”容易。

B. “我”对不甘心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们既抱有同情,又对他们表达了敬意,表现出一位知识分 子的可贵良知。

C. 作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耳闻目睹过农村人挣扎求生的艰难,“我”对社会底层劳动者有一种 天然的亲近感。

D. “我”不评价别人的消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我”还是想通过本文去影响 人们的消费观。

E. 看到那些底层劳动者物质生活没有“我”富足就感到不安,在有些人看来,这种解释是十分矫 情和可笑的。

2.①段连续描写三种不同人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中作者说: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 上才拥有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联系现实,谈谈本文第⑥段所引用的鲁迅的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 侈,发展不是放纵的现实意义。

 

1.AB 2.内容上,形象地表明社会底层劳动者能引起作者一种深久的不安;结构上,照应标题,引出下文。 3.①社会底层为生计苦苦挣扎,正是他们的努力,给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他们自力更生、吃苦耐劳,又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建立在他们的奉献的基础上的。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辛勤劳动者的敬意。 4.鲁迅先生的话现在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①我们国家经济还不发达,还有一部分人在社会底层艰难地生活,而有些人却已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没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让人忧虑的。②无论怎样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掉悲天悯人的情怀,更不能为了钱而苟且偷生,奴颜婢膝。③生活条件改善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挥霍浪费了,我们依然要考虑这样的消费有没有必要,可不可以作更有价值的投资。④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消费,但在消费过程中,我们不能放纵,为所欲为,冲破法律、道德的底线。 【解析】 1.试题分析:A. 每当“我”把目光投向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主要是因为“我”挣钱比“他们”容易。“主要是因为我挣钱比他们容易”与文意不符。B. “我”对不甘心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们既抱有同情,又对他们表达了敬意,表现出一位知识分子的可贵良知。原文没有底层劳动者不甘心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下列名句

(1)故国神游,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               ,佛狸祠下,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悲夫!有如此之势,                     ,以趋于亡。 (《六国论》)

(4)                       ;各抱地势,               。 (《阿房宫赋》)

(5)嗟乎!时运不齐,                     ,李广难封。 (《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绥御之方,其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驰阙上书                 诣:往,到

B. 绥御之方,其不一           涂:通“途”

C. 方复求为交通                 交通: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D. 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高人:高超之人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B.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C.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D.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固天资聪颖。他九岁时就能著文诵诗,刚成年,就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向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B. 班固发现父亲先前所写史书还不够详尽,于是就私自修改写作新国史,后来被人告发,囚系狱中。弟弟班超急驰至京都向皇上上书求情。皇上就召见了班固,并赦免了他。

C. 班固眼光长远。当北单于要求与汉和亲时,有官员认为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用汉建立以来与匈奴的战与和为例,来说明接受和亲为上策。

D. 班固以中护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窦宪派遣班固迎接北单于的使臣,因匈奴内部发生骚乱而返回。后来窦宪破败,班固受连坐而被免官。

4.翻译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课内翻译: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查看答案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②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③洎牧以谗诛   ④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⑤子卿尚复谁为乎    ⑥ 安在其不辱   ⑦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⑧律知武终不可胁    ⑨文王拘而演周易    ⑩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A. ①②③/⑦⑧⑨/④⑥/⑤⑩    B. ①⑩/②⑦⑧/④⑥⑨/③⑤

C. ①⑩/②③⑧⑨/④⑦/⑤⑥    D. ②⑩/①⑥⑨/④⑤⑦/③⑧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归类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①雄州列,俊采星驰  ②骊山构而西折   ③倡优畜之  ④斩虞常已

B. 不赂秦   ②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  ③不霁何 ④孺卿从河东后土

C. ①李牧连之   ②徐孺陈蕃之榻   ③太上不先   ④尽汉使者路充国等

D. ①单于其节   ②请略陈固陋  ③宾主尽东南之    ④今少卿乃教以推进士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的用法与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