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苏轼的《六国论》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苏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

(一)阅读苏轼的《六国论》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苏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守其土,不赂秦             义:坚守道义

B.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           理:命运

C. 后秦击赵者                   再:第二次

D.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         判:决定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B. 赵尝五战于秦

C. 多于南亩之农夫    D.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二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得道理。

B. 选文第一段引用古人“抱薪救火”的话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C. 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肆意,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 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C 2.D 3.A 4.(1)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风霜雨露(暴露在霜露中),披荆斩棘,才有了现在这丁点的土地。(厥,祖父,暴,以,各2分,句意1分) (2)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行刺)作为策略,才招致了灾祸。(以……为,始,速,各2分,句意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C再:两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他就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任何一个个体的人,与生俱来地落入社会关系网中,有父母、兄弟姐妹,不是“自在”的,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家庭、家族、宗族式的社会结构,中国的文化也是这种家族文化或宗族文化。咱们习惯说“国家”,“国”是放大了的“家”。“忠”是放大了的“孝”。美猴王没有家庭的束缚,也就意味着他一开始就不受任何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个摆脱一切社会关系的原生态的人。 

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石猴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那些个猴哥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他就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可以为所欲为。这既提升了个人能力,也拓展了无穷的生存空间。

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人就能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孙悟空看到老猴子一个个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他到阎罗殿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掉。于是,孙悟空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由。作为个体人,这是自由的最高境界。但是对社会人来说,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秩序,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  

孙悟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被唤醒的,原来他只有对空间自由和时间自由的追求,但一旦上了天庭,孙悟空就变化了,他有对“名”的追求。原来他是没有追求“名”的意识的,当孙悟空第一次被收容到天庭时,让他当“弼马温”,他还挺高兴。可是,当他知道“弼马温”是个未入流品的官职时,他明白了人和人之间还有官职的区别,他又造反了。他个自己创造了响亮的名号——“齐天大圣”。社会教他,人和人不一样,由于有制度化的衡量标准,人总是要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当社会给你贴上标签的时候,你就得到一种精神满足。 

社会教给孙悟空知识的过程就是他个人的欲望不断膨胀的过程。最后他提出一个最极端的口号,就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孙悟空说这是“常言道”,孙悟空不识字,他从哪儿学到这“常言”呢?这显然是玉皇大帝和臣子们教的。在天庭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孙悟空逐渐失去原本有的“赤子之心”,导致了个人欲望的极端膨胀。 

个人欲望的极端膨胀之后,社会就不能容忍他了。有人赞扬说“皇帝轮流做”体现出“造反精神”。但这种造反精神如果应该得到肯定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毫无秩序可言了。“皇帝轮流做”,是靠能力还是靠年龄?怎么“轮流”法?如果人人想要当皇帝,这只能导致个人欲望的极端膨胀,造成社会秩序的残酷破坏。 

孙悟空打破了这种社会规律,扰乱了正常的文化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小说采取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不可能再为所欲为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5.12)

1.下列有关孙悟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寻仙问道,有了法力,他在个人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为自己拓展了无穷的生存空间。

B. 孙悟空无父无母,没有社会关系的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一个原生态的自在的人。

C. 孙悟空到阎罗殿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上划去,他自己在获得空间自由之后,又获得了时间自由。

D. 孙悟空后来个人欲望极端膨胀,远离了自己的“赤子之心”,这是在天庭这个社会生活耳濡目染的结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皇帝轮流做”是不识字的孙悟空从玉皇大帝及其臣子们那里学到的,这种造反精神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扬。

B. 上了天庭,孙悟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逐渐被唤醒,他不满足于“弼马温”这个未入主流的官职又造反了。

C. 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必然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家庭、家族、国家等,我们注定是不自在的。

D. 《西游记》采取了寓意性的写法,以孙悟空为寓,说明“个体人”一旦进入社会,就得遵从一定的社会规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是放大了的“家”,“忠”是放大了的“孝”,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家庭、家族、宗族式的社会结构。

B. 社会教会孙悟空知识,使得他的欲望不断膨胀,但社会又不能容忍孙悟空欲望的极端膨胀,可见,社会才是恶之源。

C. 个人欲望不能极端膨胀,对于社会来说,触犯了规范,扰乱了正常秩序,得到社会的惩罚也是必然的。

D. 孙悟空和天庭之间的矛盾,就是自由和规范之间的矛盾,美猴王几乎所向无敌,但他终难逃社会关系之网。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爱纵然能给你加冕,也能送你上十字架;纵然能助你成长,也能将你砍伐;纵然能登上你的顶端,抚爱你在阳光中微颤的细枝,也能侵入你的根部,动摇你对大地的依附。

                                             ——【黎巴嫩】纪伯伦《先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梭罗的树林

熊培云

①《新周刊》杂志曾经做过一个有关成功的专题,指出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性自由、消费主义和成功学。在我看来,这里的三粒毒药实际上是两粒,如果将成功学与消费主义合二为一,就是流行性物欲症。

②物欲症使人们放弃了时间而选择了金钱,擅长谋生却不会享受生活。美国追求的是麦当劳,而不是麦当闲;中国人因为勤劳的禀赋常常忘记最真实的生活。人们起早贪黑,仿佛大家每天都很忙,就像《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的小兔子一样,不停地看表,不停地嘀咕,没时间说你好,没时间说再见,我来不及了,我来不及了,我来不及了。物欲症带来的是时间荒,人们因为物欲而丢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这样,人为物所奴役,人为物所谋杀。速度,永远是速度。

③物欲横流的社会,恐惧几乎成了贪婪的同义词。在物欲高涨的年代,糟糕的并不只是贪婪,还有害怕。害怕在别人眼里显得不成功,害怕自己赶不上邻居。早已经衣食无忧的人们,总在为自己不如他人富有而悲叹不已。

④有人说中国现在有两种人,一种人已经坐稳了房奴,另一种想做房奴而不得。没房子的自然想着有房子,处于焦虑之中当属正常。然而,那些有房子的人,同样活得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想要更大的房子。如《新周刊》所说,按照现在的成功学逻辑,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那么,你就犯了不成功罪。

⑤需要追问的是,当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回一堆死后并带不走的东西,在我们和这些东西之间,究竟谁占有谁?是我们占有物品,还是物品占有我们?

⑥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与喧嚣之上,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这样的时代常常让我想起亨利·梭罗,那位在瓦尔登湖畔离群索居的思想者。梭罗坚称:“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过的了。”梭罗同样看透人类文明的悖谬与困境:“如果一个人因为喜欢树林,每天在树林里度过半天时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汉;可要是,他全天做个投机者,锯光树木,让大地光秃秃,人们却把他看做是勤勉进取的好公民。”

⑦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像流浪汉一样自由;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碎步徜徉于梭罗笔下那郁郁葱葱的树林。在那里,简单生活不被视为一种堕落,勤劳的人节制勤劳;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在那里,你可以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在那里,你可以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枝系苍穹。

(选自《自由在高处》,有删改)

1.简要概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2.第⑥段中“流浪汉”“好公民”各有什么特征?

3.分析文章以“梭罗的树林”为题的用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老青春

万晓岩

⑴搬家是一场检索。搬家的前缘必定是新旧的交替。新旧的置换必有一个喜新厌旧的舍弃在前。一节一节往前找,这一场累,最终落实到一个贪念而已。贪恋新居的新,舍弃旧居的旧。

⑵面积小,就想换大的,爬楼梯爬够了就想有个电梯,电梯不累,几十层高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人却嫌累,半天云里住着,星空没觉得近,地面却远了,想法不落地,整天提溜着,实在是累人。雨来了不知道,下无声电影,必须看窗外有没有撑伞穿雨衣才能鉴别。雨打芭蕉,也打残荷,就是打铁皮桶,也是好音乐。若是下成这样,鬼鬼祟祟地没个声响,人的心里也会无端空缺了。

⑶想法多了,室内盛不下了,就延伸到室外。要听得雨,摸到风,闻得流水与落花。开发商最不怕你有贪念,你欲望千朵,他荷田万亩。房价翻过来滚过去,基本就一个标准,以咱当房奴为标准。

⑷话说一把岁数了,一箪食一瓢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安于现状最好。可哪里敌得过这心心念念的物欲,佛家讲的“贪嗔痴”,视它为三毒之首。

⑸搬一次家,才彻底做一次减法。年复一年的叠加,蚂蚁一样,不停地往窝里运输。必需的,不必需的,可有可无的……从各个角落汹涌而出。我根本无从知道一栋房子的承载有多重,当我把一个家庭数年的收纳全部置于门外时,我被心里的负重压到喘不过气来。

⑹我知道我根本没有办法搬走的,太繁杂了。钢琴是最为沉重的一个单件,我却不觉得它是我的累赘,因为我很明确地知道,我要带它走,它再沉重,在我的意识里不过是一件物品,它单纯、明了,指向清晰。而这些林林总总的物品,大小不一,新旧各异,我完全懵掉了,多少物品要继续用,多少要送人,多少要直接扔掉。如同一大堆复习题,没有重点,全是难点,不知道如何下手,满心都是焦灼。

⑺衣服是最难的。家具电器,能用的送人,不能用的扔掉。衣服怎么办!每一件都有你的呼吸,你的气息,与你一起共享风雨和阳光。不穿,却扔不得。厚的薄的,纯棉、真丝、羊毛、化纤……年复一年买来一堆难题。总有人说我要是有个多大平的衣帽间就好了之类的傻话,如今听来真是苦笑。女人心都是大海,你盛得下大海么?

⑻一边大宗旧物运走处理掉,一边再去旧货市场买回铁架子放在储物间分类盛装杂物。不辞劳苦,为物所累,更为心所累。这样一个林林总总的家,我们真正用的物品有多少呢。

网上你浏览过的商品,会被整理好清单,见缝插针地向你推送。人已经无处隐藏了,在你的手机或电脑上,已经清晰地暴露出你的一切,甚至,更为隐秘的嗜好和暗疾也都暴露无遗。这样一个可怕的时代!面对透明的网络,我们早已把自己和盘端出。

⑼我们总是疲惫,苦不堪言,如果停下来搬一次家,才知道这些年我们给自己制造了多少负累。车拉人扛,终日奔波,不过是人与物的争夺。人占有物,物拖累人,物欲出卖人的内心。

⑽物在民法学里,作为民事权利的客体之一,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而又能为人所实际控制或支配的物质客体。在法庭,每日里又有多少物权之争,为的不过是这个控制与支配。

秋风起凉,庭前的繁花渐渐开尽。大自然在不停地做减法,惟清风明月恒久不怠。

⑿这一场检索,不亚于系统重启。

⒀储藏室杂物基本归拢到架子上,便于翻找。娃他爹说,喏,你的老青春。我一看,是一把老吉他。数次搬家,它毫发无损,从我十七八岁的青春岁月一路尾随而来,音或者走了,弦还在。我划一个琶音,淙淙,三十年的光阴簌簌落下。

⒁这边还在问,你的老青春放哪儿?

⒂咦!我倒是也想问问,哪儿能安放得下它!

(选自《散文》2017年第1期,有删改)

1.第⑵段中,“人却嫌累”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归纳。

2.第⑹段中加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简要分析第⑾段划线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4.请探究结尾段的深刻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激昂大义,______,亦曷故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所宜深慎。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7)________,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过零丁洋》)

(8)青山遮不住,________。                 (辛弃疾《菩萨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