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令人赞叹的两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的《赤壁》蕴涵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白居易《观刈麦》中反映人民辛勤劳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边地风狂雪早”“观察景物之精细”“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蕴涵机遇造人”“反映人民辛勤劳动”“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酥”“啄”“灼”“鉴”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路六诗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系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子棉。

剑南春色迎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1)不分:嫌恶之义。  (2)生憎:偏僧,最憎。

1.结合首联与颔联,简析作者送路六内心悲愁原因。

2.诗中风光是明艳的,而作者偏说“不分”“生僧”,此诗运用何种手法?请简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B. 表官职升降任免调动常用的词语有“迁、贬、徙、黜、左迁、出”等。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翰林学士”。贬:降低官职。如“坐贬夷陵令”。黜:废掉官职。如:“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左迁知制诰”。

C.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白居易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白居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D. 四夷:四夷是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2.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B. 契丹与吾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C. 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束缚捆绑。

D. 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装。

3.下列选项中括号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岂非人事哉(古今同义)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今异义)

B. 梁君臣之首(名词做动词)           仓皇出(名词作状语)

C. 身死国灭(被动句)             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D. 忧劳可以国 (使动用法,使…….兴)     一夫呼(名词作状语)

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人画的文化品质

孔仲起

人们经常把院体画和文人画对立起来看待,这样做有很多的弊端:一则,并非所有文人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作文人画;另一则,文人所画的精致工整一路风格的作品也未必就不是文人画,犹如宋徽宗的《瑞鹤图》,像赵孟的人物及鞍马,或者像李公麟的作品等等。文人画的意义在于文人通过具体的艺术创作活动,将他内在的人文品质与人格魅力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因而使他们的作品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光彩和文化价值。

现在我们推崇文人画,当然是因为中国绘画发展到后来,文人画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最高追求。经过历代文人的不断参与,不断探索,中国绘画最终在一个形而上的高度确立了准则,就是人们常说的“气韵生动”,这已提了千百年,今天说来它仍充满艺术的感染力。赏心悦目、玩味、隽永并具备时间的跨越和空间的包容,以及诗文学养和人文情怀,正是文人画的特征,也便是人们常说的“境界”,即文以化之的高尚境界。

在古代,文人画家多数都不以绘画作为自己的生计,因此“自娱娱人”就成为这些文人画家的主要目的之一,当然自娱之外也不乏带有好名搏誉的心理,毕竟他们也期望从文化品位上获得社会尤其是来自高层文化群体的褒美。在历史上,由于文人画家不太受市场风气的制约,因而可以在创作状态上获得较大的自由度。他们往往长于构思,又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把诗文的意境引入画中;同时又因为他们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情感,对社会的认识也比较深刻,所以往往能把作品推向一个内蕴深厚的境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或者说道义感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反映,这是历来文人的共同准则“文以载道”,因而从精神价值的层面会使他们的作品获得“内在的丰盈”。这跟职业画家大多数更重视技巧比起来,后者的作品可能在载道的力度上显得不足,这也正反映出了二者在思想深度上的落差。我们可以发现,所谓“苍凉之境”、“悲悯之怀”、“深度哀感”、“愤世嫉俗”,乃至“忧伤沉痛”的意境往往在文人画家的笔下才能找到,那种思深而忧远的人文品质才会显现出来。这符合儒家所倡导的诗意,即“兴”、“观”、“群”、“怨”。

当然,我不是说文人画家因为表现悲剧式的主题所以才显得内蕴深厚,他们也可能只是患得患失,感慨个人身世,不一定都具有大的胸怀和抱负,不一定会瞻视天下、为苍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造化讴歌。但是他们所表现的情感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确实较一般的职业画家尤其是民间职业画家要高出一筹。

古代的文人画家不像职业画家那样大量地、频繁地创作,因此在技巧方面可能不及职业画家,对技巧的探索兴趣也可能比后者少一些。当然有失也有得,这种情况也使他们恰好避免了因为技术上的过于熟练而容易造成的“纵横习气”,有时候他们那种略带生拙的笔墨反而使作品增添了朴素自然的古趣,显然,这些都是业余性带来的差异,当然也不一定就算得上是文人画家的真正优点。

说到优点,刚才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实际上,真正文人画家中的杰出者,像宋代的文同、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黄公望、倪瓒、吴镇,明代的沈周、唐寅、文征明,恰恰都是技术纯熟并且开一代风气的领袖式人物,他们不仅在技巧上丝毫不逊色于职业画家,在作品的格调上、在意境的营造上更非一般的职业画家可及的。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于“文人画”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人画是指由文人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人们经常把文人画与院体画对立起来看待。

B. 精致工整的风格非文人画主流,但文人画中不乏此类作品,如宋徽宗的《瑞鹤图》等。

C. 文人画后来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最高追求,其发展与历代文人不断地努力实践分不开。

D. 文人画往往具有内蕴深厚的境界,是因为文人在创作过程中把诗文的意境引入画中。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气韵生动”是历代的文人在创作过程中经过不断参与和探索,最终在一个形而上的高度确立的中国绘画的准则。

B. 由于文人画家不太受市场风气的制约,可在创作状态上获得较大的自由度,因而他们创作的作品显现出人文品质。

C. 大多文人画家作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自娱娱人,更注重思想意境,这与职业画家大多数更注重绘画技巧是不同的。

D. 与职业画家因熟练的技术而易造成的“纵横习气”不同,一些文人略带生拙的笔墨反而让文人画有朴素自然的古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具有文以化之境界的文人画,表现出赏心悦目、玩味、隽永并具备时间的跨越和空间的包容,以及诗文学养和人文情怀等特点。

B. 文人作画有些带有好名搏誉的心理,期望从文化品位上获得社会尤其是来自高层文化群体的褒美,这其实有损文人画的品质。

C. 由于历来的文人奉行“文以载道”的创作准则,因而文人画中往往能够反映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或者说道义感等内涵。

D. 不少文人画家的作品表现出技术纯熟的特点,且在作品的格调上、在意境的营造上,有一般的职业画家的作品难以达到的高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中学生日记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日记中的爸爸被形容为“工作狂”,值班、加班、开会、出差……很少有时间陪她。她甚至在电话里喊:“要见你一面都这么难吗?”日记中的最后一句是:“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有人认为,陪孩子成长是父母的责任;有人认为,自立能力的培养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请根据材料及自身体会,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用5个四字短语概括铁路工作人员进行客车车票团体订票的具体操作流程。

铁路工作人员事先将用于团体订票的临时客车车票计划输入订票系统,然后分别使用16 台电脑对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逐一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电脑界面将只显示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内容,包括申报批次、乘车日期、乘车站、到站、数量等,而企业代码、企业名称等企业自身的资料则全部屏蔽,工作人员无法知道正在安排的订票计划是哪家企业申报的,类似于高考阅卷,因而避免了个人作弊行为,确保了安排计划时公平、公正和客观,最后交由订票服务窗口根据统一安排好的计划组织出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