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工高中生撞宝马车后留下道歉信和钱车主不仅谅解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工高中生撞宝马车后留下道歉信和钱车主不仅谅解还资助万元

(记者)潘志贤  (实习生)刘培军

2月5日凌晨,河南省新密市一中学生骑车时不慎撞上了路边停靠的宝马车,他匿名留下字条向车主道歉,同时还留下了自己寒假打工挣来的300多元钱作为赔偿。宝马车主被该学生的诚实和敢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深深打动。2月12日,找到这名中学生后,宝马车主不仅不追究他的责任,还资助了他万元助学金。

52岁的薛战民家住新密,在浙江绍兴开了一家公司。今年春节,薛战民回新密过年。2月4日晚,他把自己的宝马车停在了新密市西大街的停车位上。第二天上午9点多去开车时,薛战民发现宝马车的左倒车镜被撞坏,左车门和车后方,分别有一条20多厘米的划痕。

薛战民刚开始看到车被撞了,心里很生气。就在拉驾驶室车门准备上车查看时,“我在门把手的内侧,摸到一个纸卷,打开一看,是一封道歉信,里面还包裹着311元有整有零的现金。”薛战民说,看了道歉信后,他一肚子的火顿时消了。

道歉信上这样写道:“叔叔您好,我昨天骑车不小心把你的车的倒车镜撞坏了,很不好意思,我心里也很难受,我是一名学生,寒假在城里打工,我给你留了钱作为补偿,我知道这不够,但我已经没有钱了,非常对不起!”

“当时看到这纸条后,觉得没必要再去追究肇事学生的责任,就顺手把纸条撕烂揉成团扔到地上。”后来,薛战民觉得该为这名学生做点什么,就又重新把纸条捡了起来。

“这孩子利用寒假打工,说明他的家境不太好,但他擅了车子能勇于承担,并尽自己的能力进行赔偿,说明他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我们应该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有了这个想法后,薛战民就开始寻找这名学生。

警方通过查看事发地点附近各个路口的监控录像,终于发现这个孩子经常出现在当地一家烤翅店。10日上午,警方找到这家烤翅店老板。该老板在查看警方打印出来的图像后,确认了这名孩子确实在他的店里打工。但是老板只知道孩子叫“亦凡(音)”,具体是哪两个字也不知道,姓什么也不知道。

警方通过查阅户口系统和照片比对,初步确定孩子叫“陈奕帆”,家住竹园村,平时跟着姥爷住。

新密市交警大队的民警和新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绍光来到竹园村陈奕帆家。

据了解,陈奕帆今年17岁,在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读二年级。寒假期间,他在一家烤翅店打工,当天留下的300多元是他寒假打工挣来的所有的钱。

陈奕帆的妈妈楚女士介绍,她和陈奕帆的爸爸都在长春打工。2月10日,陈奕帆告诉她自己闯祸了,把别人的宝马车撞了。楚女士安慰了儿子后立即回到新密,与车主薛战民取得了联系。2月11日,楚女士与薛战民一见面,就主动提出要赔偿薛战民的所有损失,但是被薛战民坚决拒绝了。

12日下午,薛战民委托自己的二女儿给楚女士和陈奕帆送来1万元现金,表示要资助陈奕帆的学业。楚女士和陈奕帆坚决不要,陈奕帆说:“本来就是我做错了,到现在我心里还非常内疚,不让我赔偿我已经很感谢了,怎么好意思再要这钱呢?”

薛先生的二女儿则劝说道:“这钱是我父亲的心愿,也是他的承诺。一码归一码,再说,这钱是资助你学习的,如果你要赔车钱,可以等到你毕业后挣钱了再说,这个钱必须要收下。”

最终,在新密市宣传部工作人员、交警大队民警的共同劝说下,楚女士和陈奕帆才收下了这笔助学金。

陈奕帆说:“我记下了车主的电话,想以后挣钱了,把钱还给车主。”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薛战民的宝马车停在新密市西大街的停车位上,其左倒车镜被陈奕帆骑自行车撞坏,责任全在陈奕帆。

B. 道歉信不仅消除了薛战民的火气,而且让他萌发要帮助陈奕帆的念头,因为自己富了不能忘了帮助别人。

C. 匿名字条给薛战民找人带来了麻烦,薛战民找到陈奕帆以后,叫女儿送钱,说明薛战民的资助是诚心的。

D. 新密市宣传部工作人员、交警大队民警都热心参与这件事,这表明薛战民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2.下列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本的题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标题,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了;一是小标题,对大标题进行补充或解释。

B. 文本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它交代了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

C. 文章写薛战民看到的是“311元”“有整有零的现金”,主要用意是表明薛战民感受到了肇事者在尽力赔偿的诚意。

D. 文本语言简洁、准确,如写楚女士与薛战民见面时,前者用“主动”,后者用“坚决”,准确地表现了两人的态度。

E. 全文采取倒叙的结构,从第二段开始按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但文中也有插叙,如 “据了解……”这段。

3.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B 2.BD 3.①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陈奕帆的诚信和薛战民的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的认同,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②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陈奕帆的诚信和薛战民的友善,体现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格,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③赞赏、呼唤担当精神。陈奕帆在“惹祸”之后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选择了担当,令人感动,令人钦佩。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项,“因为自己富了不能忘了帮助别人”,分析不准确,原文“我们应该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A项,理解不准确,“大标题”应是主标题(或主题),“小标题”应是副题。C项,分析不全而,主要用意还有“显示真实性”。E项,“全文采取倒叙的结构”分析理解错误。 3.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题。探究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结合文本内容及链接材料分析。主要分析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赞赏、呼唤担当精神。诚实守信做人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谱也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题的家族世系繁衍的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家谱有约3000年的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属珍贵的人文资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现今可以知道的最早的家谱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乃武丁时期所刻,是某一王室之外的显贵家族之记录。另外,商周两代,还有刻录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家谱。周代的《世本》,曾对创作《史记》有过参考作用,目前学术界公认它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名之先河。

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制度,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主要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直到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为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来,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的家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同时家谱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1.下列有关“家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谱,亦称族谱,是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繁衍的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B. 家谱的最早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和商周两代刻录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家谱。

C. 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目前学术界公认周朝的《世本》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

D. 家谱至今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三大历史文献之一,目前存世的家谱大多是清以后撰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周代的家谱《世本》,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是为了推行宗法分封制度,此制度到春秋战国趋于瓦解。

B.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家谱成了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

C.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初年,家谱的编纂都为官府垄断,直到宋代,家谱的主要编纂方式才发生改变。

D. 宋代时,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出仕、联姻等政治功能而由官修变为私修,此时家谱更多是发挥其社会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朝、五代、宋代、明清几个阶段,家谱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B. 魏晋南北朝时,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等有重大的作用,于是出现了造假的现象,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这是利益驱动所致。

C.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它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修家谱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D. 国家有史,家族有谱,家谱与国史处于同等地位。一本家谱就是一个家庭的生命史,它记录了一个家族的根脉与成长,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象征。

 

查看答案

材料一、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材料二、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法·巴尔扎克

材料三、他人就是地狱。——法·萨特

阅读以上材料,请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谈谈你对当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想法。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2)愿陛下矜愍愚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卒保余年。

(3)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

(4)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

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联系实际加以评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野老歌

张  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1.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健将之一,新乐府运动的两位主要倡导者是              。

2.这首诗对比手法鲜明,试作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