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听见马的呼吸 耿 翔 ⑴①对于我,马坊不只是一个乡的名字。 ⑵我所有...

现代文阅读

听见马的呼吸

耿 翔

⑴①对于我,马坊不只是一个乡的名字

⑵我所有与它有关的记忆,都藏在一些人的眼睛里。只是他们,在这个地方活得太疲劳了,等不住我回到他们身边的消息,就带着我的那些记忆,到生命应该去的地方去了。

⑶这是我一直埋在心上的痛。

⑷我便这样安慰自己:在马坊这块属于草根的乡野上,只要还能记住一根草木的样子,就说明亲人在心中还占据着一些地方,自己在乡下度过的那些日子,还能经过草木,这么细密地通着大地的呼吸。因此,什么时候回去,都会赶在乡亲们之前,先被草木温暖地认出来。

⑸我记着许多草木的样子。在这块出了长安,沿着那条向西的丝绸之路,很古典地经过茂陵、昭陵和乾陵,往北飘进更古典,在诗经里被叫做豳风之地的马坊,我不只认识一路的草木,还惦记着一匹栗色的马曾经多少次看过我的眼神。那眼神应该与父亲有关。那年月,父亲不但在村里种着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这些养活我们的庄稼,还用镰刀割回弥漫着中药味的青草,饲养村里的牲口。那匹栗色的马,每天因了父亲给它的青草,像与我有了分不开的亲近。我也意识到,父亲确实是像养活我一样,内心幸福地养活着那匹马。

⑹那匹栗色的马的眼睛,一定是神给予的。

⑺在这些血性刚烈之马的身上,千山万水都在其中涌动,而眼睛里,竟储满这么多的温柔、阴郁和善性,平静得像在这块乡土上,从不把多余的东西装下。我说不清这是为什么?若干年后,我才理解一匹在乡野上和乡亲们一样生死疲劳的马,②在它的眼里,苦难是尘埃,幸福也是尘埃,只要知道把一身的力量献出来,然后记着给它恢复力量的青草就行了。

⑻这次回到马坊,一半因为亲人,一半也因为马。我明白,那匹栗色的马再命长,它的形体,早应该在马坊消逝了。但我还想在乡土上,找到它的一些痕迹。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这些乡土能保留这匹马的一些痕迹,我父亲一生喂养马的辛劳,也就会被保留一些。如果是这样,有关乡村生活的细节,就会被我漫漫地,从一些想象不到的事物里找出来,并且带着马的呼吸,间或还带着我父亲的呼吸呢。这些都说不来,只要心追着神迹到了,我相信大地会把一切隐现。

⑼我出了县城,就不停地翻着深沟。县城的名字叫永寿,这是中国最吉祥的县名,也是我和父亲牵着那匹栗色的马,往村上驮过东西的地方。这回,我不想带任何东西回村,只想从村子里带走些什么。我已经听人说过,那匹栗色的马死时,村子里正落着那年的第一场雪。它曾那么强烈地回过头,完整地看完它生下一匹栗色马,又生下一匹栗色马的过程,才走出马圈,姿势优美地倒在雪地里。村上人没有急于埋葬它,更没人敢剥下它的皮,在生活特别窘迫的年月,分食一点马肉。而是停下手中的所有活路,不分男女老幼,像对待村上最有名望的长者一样,守在马的遗体周围,看着雪花一片片地把它覆盖起来。

⑽村里人都说,那是老天对它的一场雪葬。

⑾我相信这个美丽的过程,只是记忆它的一切时,不想超越一匹普通的马。

⑿等到翻上马坊沟,一路在心里折腾着记忆的我,奇妙地在身体里感觉到,有了马的一些呼吸。它隐隐地,像从所有草木结籽的内心,给我传递这里的信息。我走下车,想让风野野地吹吹我,也决定弃车走回村里去,让脚步安稳地踏在乡野上,让泥土里的所有气息,就这样穿过鞋底,穿过脚心,径直钻入我的内心。我可以激动,但不能张狂,因为这些年,我与这里熟悉父亲和那匹栗色的马的风物,照面的机会太少了。我不知道在乡村,这些风物身上的野性,还保留了多少,更不知道那匹栗色的马,会把农业劳动中最精细、最质朴、最动人的声音,就保存在它的呼吸里。

⒀我的心开始有力地跳动了。我想,我围绕着马坊,具体说围绕着这一片乡野上的草木、粮食、一匹栗色的马,还有父亲一样的亲人们,就是要让离散很久的心,很庄严地跳动回来。

⒁走过一座土桥,我远远地看见一匹马,在一块熟悉的土地上抬起了头。

⒂我不知道它这么执意地抬头,是不是因为从我身上,嗅到了什么气味。

⒃但我猜出,它一定是那匹栗色的马的后裔,它能够用那双遗传得更美丽的眼睛,迅速地把我与这片乡野联系起来。它一定会的。

⒄它稍后仰天长啸的一声,我是用心接住的。

(节选自《马坊书》)

1.解释下列两句话的含意。

①对于我,马坊不只是一个乡的名字。

②在它的眼里,苦难是尘埃,幸福也是尘埃。

2.文章(9)(10)两段叙述栗色马死亡的故事,有何作用?

3.带着失去亲人的隐痛,作者是如何在马坊得到安慰,得到启示的?

 

1.①马坊不只是一个地名,还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是找寻生活细节、对话父辈精神的载体,是漂泊在外、布满心尘的作者的灵魂栖息地,是无数代农耕文明延续下来的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地方.②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反复、拟人手法,“苦难”与“幸福”在马看来都是可以抖落的尘埃,将马儿朴实坚韧,无怨无悔,没有奢求,默默承受重担的品性揭示出来。 2.①栗色马传奇的死亡增强了它的使命感与神圣感,照应前文“神迹”、“神给予”之语。②拟人化的手法,丰富并升华了马的性格精神,增强了艺术感染力。③表现乡亲们对栗色马的崇敬,人与马惺惺相惜,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④马倾尽最后的力量,生养后代,虽形体已逝,但足迹不朽,生命延续,就像父辈之于“我”的意义。 3.①被草木温暖地感染。②通过回忆栗色马的眼神,从马的身上获得了面对生活的力量。③试图找寻马的痕迹,父亲喂养马的辛劳,体会到当时父亲内心的幸福,感受了父亲对儿女、对生活的态度。④从曾经听到的栗色马死亡的故事中,懂得了使命感和生命的传承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词句含义的把握。题干中答题关键词“解释下列两句话的含意”,分析句子含义,首先点明手法,接着要回到原文中,依据上下文语境,抓住关键词分析答题。题中重点词语①“不只是一个乡的名字”;②“它”尘埃”。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9)(10)两段叙述栗色马死亡的故事,有何作用”答题关键词“(9)(10)两段” “作用”。情节作用答题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时要紧密结合原文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组合,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教授朱利安·迈耶曾于2000年初去过喜马拉雅山麓,他说:“这让对话双方更显亲密。”

②与口头对话相比,也很难分辨利用口哨交流的双方身份,这为公共交流提供了匿名保护作用。

③双方甚至可以创建自己的个人代码,并增加毫无意义的音节以混淆视听。

④口哨不仅拥有诱人的韵律,使之成为完美的传情语言。

⑤这有点儿像英国小学生故意颠倒英语字母顺序愚弄父母。

A. ①⑤④②③    B. ①⑤③④②    C. ④③①②⑤    D. ④②③⑤①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划线处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连“坐”字的意义,古代和现代也不完全一样①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②”坐行就是膝行③蒲服即匍匐要按现代的坐的姿势来理解,又是坐着又是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语言的演变》)

A. ①:    B. ②,    C. ③(  )    D. 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前不久,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票选出了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中国高铁高居榜首。

B. 通过对同类警情进行分析研判,综合校园走访调查、监控视频等海量信息,民警发现了一名可疑人员。

C.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D. 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到了他们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水平。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名外地客人在本市乘的士时遭劫,载他的“的哥”竟坐山观虎斗。昨日,乘客周先生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

B. 劝退小三,是不是就能降低婚变对于当事人的伤害?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既然有这样的需求,就必然有这样的生意,而且有人将这样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C. 辛弃疾继承并发扬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现实,形成南宋词坛一大流派。

D. 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南辕北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语言,需要吐故纳新的气魄,也需要严谨规范的操作。和谐的生活应由和谐的语言来承载,既兼顾主体性与多样性,又兼顾沟通和保护。

B. 手机市场玩家们的座次风云突变。今年一季度,虽然华为手机排名登顶毫无悬念,但小米手机出现断涯式下跌却令人大跌眼镜,反而是OPPO和vivo的排名芝麻开花节节高。

C. 一个小小的治安案件,竟然会不可思异地演变成举国震惊的大事件,不得不说是基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民众越来越强的人身安全保障意识。

D. 《欢乐颂》截取了五个女孩从成长到成熟的阶段,让五个不同出身的女孩在生活、职场和爱情中陈出不穷地犯着错,遭遇着迷茫和困惑,激发着冲突,又在冲突中思考前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