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五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

下面五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陆亦可送给赵东来一本外国诗集《雏菊》,赵东来一边接过诗集一边说:“多谢美女,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二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情境三凤凰卫视记者连线报道:“南城门天池公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  央广新闻广播稿:近期的多场暴雨,造成泸沽湖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丽江。

情境五  收到曹文轩著作后的短信回复:您惠赐的大作已收到,定当惠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笑纳”改为“收下” “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或者把“府上”改为“家中” “光顾”改为“游览” “可望”改为“有望”;(广播不能出现谐音) “惠存”改为“珍藏”。 【解析】试题分析: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此题主要是综合考核问题和语体得当,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选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                       。这其实也正是儒家的理想,追求“时中”,追求动态中的恰好。

①教育应该因材施教,使每个人充实而光辉

②但在现实的层面,总是需要对人有个评估,这就免不了考试

③从理想的层面讲,人皆可以为尧舜

④作为一个教师,应正视这个现实,在充满张力的境遇中寻找某种平衡

⑤应试教育也就应运而兴

A. ③①②⑤④    B. ②③⑤④①    C. ③②①⑤④    D. ②④③⑤①

 

查看答案

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毫无疑问已经是近十年的“剧王”,我们追剧的原因是其内容贴近现实、人物形象丰满和老戏骨们表演给力造成的。

B. 《万历十五年》是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的明史专著,它不同于众多枯燥的史学专著,它叙述中有极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成为严肃史学著作中最为大众化的一本书。

C. 侯亮平先后三次唱《智斗》,是京剧《沙家浜》中最有名的唱段,唱的是我党地下工作者阿庆嫂与日伪军胡司令、刁德一巧妙周旋,掩护伤员的故事。

D. 今年五四节前夕,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车队行进中,没有封闭任何道路,公交车、出租车、小汽车、私家车与车队并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4月6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福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会晤,外电评论说“首次习特会给动荡的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

B. 吴刚出道二十年了,似乎一直不瘟不火,直到今年4月,他主演大尺度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成为最热门的网红,他的人气也随之飙升。

C. 4月23日是中国海军节,大连造船厂彩旗飘扬,航母船坞开始注水,军迷们异常兴奋,中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下水倚马可待

D. “珠江之源,爨乡福地”曲靖,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秀色可餐,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真是个宜室宜家的好地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017年春天,央视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观众尤其对“飞花令”印象深刻,下面请以“鸟”为主题字玩“飞花令”。

“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有“①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用鸟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情;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道:“②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表达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之情;杜甫在《登高》中抒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③___________。”寄寓了漂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

(2)刘禹锡《酬乐天扬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陈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栋梁,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①观音山: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 ②避乖:远离尘世。乖,抵触。 ③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④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语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封大司徒。

1.下列对本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眠松”指睡卧状的松树,而“老苍龙”指古老的苍松。有文曰“松树皮极之粗厚,望之如龙鳞。”

B. 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常以喻在困顿中保持高尚的节操。而“岁寒心”,指词人对现实不满,年年感到心寒,不肯为国效力。

C. 本曲运用秦始皇封树为五大夫和丁固后被封大司徒的典故,表明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加官晋爵,多为朝廷做事。

D. “靖节何年种”中的“靖节”指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其《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等语句。

E. 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

2.诗言声,该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主要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的?请联系全曲概括并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