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天在上7点,82岁的退休教...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天在上7点,82岁的退休教师老陈总会出现在家门口公园的长凳上,一个人静静地读着书报纸。数十载的人生经历,太多的苦难,但有了墨香的陪伴他似乎拥有了无限的承受力。

下乡知青王一生,是阿城小说《棋王》中的主人公,母亲生前留下的一幅无子棋,他始终带在身边,狂躁而迷茫的青春因这样的陪伴有了一份可贵的定力。

“父亲说,你写多久,我们就活多久。这种默默的陪伴一直支撑着我。”——郑渊洁

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朗读者》卷首语

要求:综合以上材料的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路上有你陪伴 你总是那么令人讨厌。 因为你,我总觉得枉来了人世,因为这里不能带给我快乐,我应该有更美丽的天堂:那里风平浪静,从不起风雨;那里随心所欲,从不受羁绊;人不会老去,也不会生病……可是陪伴我一生的竟然是你。 可是,我怎么能够没有你? 没有你的天堂里,我能做什么?成天靠在摇椅上,等待着心和大脑慢慢麻木?碌碌无为,倚窗长叹? 你的名字叫苦难,试问:我们怎么能没有苦难相伴? 因为有你,我成长着: 汶川地震,你让我懂得生命是多么宝贵,在自然面前,生命又是多么脆弱!最重要的是,你为我展示了人性和尊严!废墟面前,我们用泪水送走共同的亲人;转身眺望,用坚强筑建新的堡垒——是后生的堡垒,是民族的堡垒,是精神的堡垒。中华民族突然融为一体,灾难面前高呼“众志成城”! 你化作雄鹰点拨我,告诉我什么叫理想,什么叫奋斗!就像雄鹰欲望冲破苍穹,我亦理想实现生命的价值;这苍天的高度,岂是麻雀能够跨越?没有俯冲下山崖的勇气,没有拼命扇动翅膀的努力,没有冒着生命危险的搏击,岂能成就此般高度? 我确实在长大,从你的望远镜里,我看到了什么是生命,什么叫毅力;什么是奋斗,什么叫苦难! 都是苦难,你的名字不就叫苦难吗? 你可很老了,漂流过人类历史的长河。 当猿想战胜生存的敌人时,他们努力的改变了身体结构,最终能够直立行走,才有这大写的“人”字;那些战胜不了苦难的“动物”,始终无法蜕变成“人”,就在自然的选择下化作空气,消失在历史的年轮中。 屈原也承受不了苦难;一次次诡计,一次次不得意,就让他生不如死;抱一块石头跳进汨罗江根本就是逃避。大人自尽,小人得尽春风;楚王下令将他处死前,他都不能自我放弃。活着就是力量,这存在无限潜力的力量,或者与死亡一般;抑或,能将历史改写。 而你成就了一个民族——中华。一份份文件上写满屈辱的条约,大英的欺侮、美帝的打击、日本军国的践踏,无一不让中华千疮百孔;可时间证明了,中国是经得起苦难的。李大钊呼吁着,秋瑾召唤着,毛泽东带领着;走了城市的错路,险些将一切断送,可及时的反思带回了农村的路,从小车中推出了胜利;文革来了,中华又进入一阵恐慌,可是我们受伤没有崩溃,一句“改革开放”,一句“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中华腾飞。 假若没有你,哪里有这辉煌的历史?哪里有璀璨的文化?又怎么会有我们? 苦难是每个民族,微至每个个体所需要的,亦是不可避免的。温总理不是说过“多难兴邦”吗?多难不止兴邦,“多难兴人”,我们需要苦难的洗礼。当人们问球星贝克汉姆关于他儿子的未来时,他说“我儿子将没有作为”,原因是“他从小生活在无忧虑的家庭”。 既然你将纠缠不止,既然你不可或缺,那么我就欣然将你接受。这一路上,都将有你相伴。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有三个事件组成,事件的中心都和“陪伴“相关,强调的重点都是“陪伴”的力量。因此可以立意为“陪伴往往给予人力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有关动物保护的一则图标,请根据图标内容回答问题

(1)说明图标的构图要素。

(2)请根据图标寓意,写一句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

 

查看答案

再买新一段文章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载体,把小说改编为电影也是现在常见的形式。不容忽视的是,在小说到电影的转变之间,有一条灰色地带。好小说家不一定是好编剧,① _____________。电影需要文学,编剧也需要作家。作家着眼的是他笔下的人,如同男孩小拐,无赖、癫狂,但苏童写他的时候,也写到了小拐一个人时候的流露的那种善良、脆弱,在作家的笔下,人物形象不是单一扁平的,而是②_____________。但作家的语言又往往过于含蓄。故事要讲好就要逻辑清晰,就像一百回的《西游记》最终被改编为二十五集的电视剧一样,编剧删繁就简,却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一个故事完整、肢体明确的故事,这也显示了编剧的独到能力,即③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失去了未来的方向时,人自然而然会产生恐慌和焦虑。  ①  恐慌和焦虑,又会驱使我们通过“做些什么”来缓解。有些人会用工作、健身、看书等上进、努力的事情来缓解;有些人会用打架、网游等方式来麻痹自己。 ②  ,人会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来追逐,从而确认自己的存在,不至于被对未来的恐慌所吞噬。  ③  我们的内在又好像是“分裂”的,他会不想去实现这个目标,  ④  是实现的过程中丧失了所有的热情。那个“想”去达成目标的你  ⑤  很焦虑、很担心。但这种焦虑,往往不只是由“这一件事你没有去做”所引起的,  ⑥   重要的是因为被一种“如果我以后都是这样怎么办?”的更大的、更深层次的担忧所引起的。这在心理学上就叫做“尚未整合的自我冲突”。

 

A

总之

但是

或者

就会

B

但是

总之

但是

同时

可能

C

因为

/

或者

可能

D

但是

因为

/

同时

就会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根据2014年年底统计,全国还有4亿多人完全不能使用普通话交流,对此,教育部、国家语言委明确表态要改变这一现状,毕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

B. 《睡眠与昼夜节律神经生物学》杂志上一篇论文指出,人在疲劳和睡眠缺乏的状态下,会更难认识到他人脸上的或难过或悲伤的微妙表情,从而显得冷漠没有同情心。

C. 近日,42名中国劳工因国内建筑劳务公司拖欠工资被困迪拜。闻讯后外交部立即联系中国驻迪拜总领馆,要求其核实情况,尽快协调劳工工资问题,安排回国事宜。

D. 作为目前国内尺度最大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大量采用商业局的叙事手法,主要包括美剧式情节结构、英剧式的故事节奏、日式悬疑剧的悬念推理方法等构成。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90后昆曲演员蒋珂期待着传统艺术不断没落的现状能被彻底改变,但她并不求全责备而是把目光转向自己,笃定静心地练习,希望有一天能以一己之身撑起传统的一片小天地。

②台湾作家尉天聪说:“写下台湾艺术最好的时期就是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画卷,说《回首我们的时代》是‘战后台湾的一部人文精神史’是持之有故的。”

③东非高原一到雨季就容易天气突变,在白天可能上一秒是阳光明媚微风和煦,下一秒就天阴地沉风雨如晦,给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④70岁的老人谷正平计算着当地有困难的村民该理发的日子,时间到了,他就自带理发箱亲自上门为他们义务理发。七旬老人还对他们雪中送炭总是引人感慨。

⑤发展经济就是要方法具体、目标明确,哪一个发展阶段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都应该有具体的计划说明,盲人瞎马的根本不可能把经济搞上去。

⑥每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也意示着检验在学海中徜徉了三年的一众莘莘学子学识的最后关头到了,大家脑海里都绷紧了那根弦,生怕稍一疏忽,所有的努力就付诸东流。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