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常 以身翼蔽沛公”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常 以身翼蔽沛公”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以其无礼于晋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使工以药淬之

D.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C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例句中的“以”作介词,相当用户“用”。只有C项中的“以”也作介,也相当于“用”。A项中的“以”虽也作介词,但表原因,相当于“因为”。B项中的“以”作连词,相当于“来”。D项中的“以”也作连词,相当于“可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旗息鼓 摸/老骥 薄/流言

B. / 雀无声 荆/岌可危 怩/交通枢

C. 额/一叶舟 火/生机勃 麦/人声

D. /水梁山 骂/ 鸡司晨 凌/人不倦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腕   王

掰手腕,两个人往桌前一坐,支棱起两只胳膊,手腕往拢一搭,很快就断出了输赢。那经常胜利的,就被人称为“腕王”。

在安州,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腕王”,当数麻子三。麻子三,安州茶坪人,本来不姓麻,只因少年时出痘,病愈后就出现了一张麻脸。麻子三又矮又小,活像个敲核桃的棒槌,但那手却仿佛鹰爪,青筋毕露,且力大于常人,亮出胳膊,动一动,上面的腱子肉就如同老鼠般蹿动起来。别人吃核桃得借助工具才能敲碎那坚硬的外壳,麻子三大手一握,就壳是壳仁是仁了。

一日,麻子三下山到茶坪给老父亲抓药,突然看见前面酒馆前挤得水泄不通,传来阵阵叫好声。麻子三钻进去一看,原来是在掰手腕。

坐在上首的一个黑脸汉子捋捋衣袖,端着半碗铜板说:“谁要是掰赢了我,这碗铜板就归他;如果输了,就往碗里搁下一个铜板。”

麻子三拍了一个铜板在桌上。

黑脸汉子斜了麻子三一眼,说:“来吧!”

两人手腕刚一搭上,黑脸汉子就猛地使劲,想一个冷不防把对方麻秆似的折断在桌上。然而握在他手上的却仿佛是一段生了根的铁柱,抬头一看,麻子三正灿烂着一张麻脸笑呢,黑脸汉子憋得一张黑脸成了茄子色,喉咙里发出呜呜的怪叫声,脑门儿上的青筋暴起,使尽了吃奶的力气,也没能够摇动麻子三那只手。麻子三一沉腕,黑脸汉子的手就被重重地拍在桌上。

“你站住!”麻子三把那半碗铜板倒进口袋,刚要离开,就听见有人在身后喝道。回过头去,但见此人高大威猛,仿佛一头牯牛。

“麻子三惹祸了。”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悄声道,“这些人可都是金堂帮的,此人是金堂帮的舵把子,人称金钱豹。”

位于成都坝子的金堂县,有一支叫金堂帮的枪队专门供人雇用,如果谁要收拾仇家,或者要赶跑流窜过来的土匪,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支枪队。因为他们装备精良,枪法如神。

这次他们受雇于国民党北川县政府,消灭了一支从黑水流窜过来的专门抢劫大烟土的烟匪,回金堂时路过茶坪。一个伙计闲着无聊,就摆出了掰手腕的阵势,想寻开心,却不想栽倒在其貌不扬的麻子三手里。

麻子三捂着满口袋的铜板。

“我跟你赌一把,如果你赢了,三十块大洋;要是你输了,就得跟我去扛枪。”这时候,屋里呼啦啦窜出二十几个精壮汉子,人手一把长枪,在金钱豹身后雁阵排开。

连着两个回合,金钱豹输得心服口服。“你天生神力,跟我回去,我把你再调教成一个神枪手,你今后也可以拉一支队伍出来,吃香喝辣,什么好事都尽由着你占了。”金钱豹说。

“我不,”麻子三说,“我要大洋。”

麻子三用赢的那三十块大洋在茶坪置办了一家酒馆。但凡金钱豹路过茶坪,都要在麻子三的店里住几日,两人自然成了好友,并以兄弟相称。麻子三父亲归西时,金钱豹还到坟前磕了响头。

1935年5月,红军过安州,国民党出兵十二万围追堵截。为表现地方对“剿共”的支持,国民党安州政府决定雇用金堂帮前来助战。

三日后,金钱豹领着他的五六十号人马到了茶坪,住进了麻子三的店里。

“你不应该来!”麻子三说,“他们是穷人的队伍。”

“穷人?那是大洋!打死一个人他们给这个数!有了大洋,我就可以招兵买马,就可以打出一片我自己的天下……”金钱豹指着那些架在墙角的长枪,“这些都是我买回来的新家伙,打起来肯定比敲篮子里的鸡蛋还准!”

麻子三长叹一声。

两天后,金钱豹拖着他的十几个残兵败将下了山。这一仗,输得金钱豹莫名其妙。他们上山就和红军遭遇了,双方打起来,人家一枪一个准,而他们打出去的子弹就不往人家身上钻。

麻子三的酒馆大门紧闭,门上用银元嵌着几个大字:盗亦有道。

“见了麻子三,把他的手给我剁下来!”金钱豹猛然醒悟过来。原来那天晚上,麻子三用他的大手,将金堂帮的几十支枪一一扳了一把。

1.下列对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介绍了麻子三的籍贯、绰号的由来和他有别于常人的手,语言风格带有说书人讲评书的色彩,生动、有趣,可读性强。

B. 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麻子三的性格特征,就是在与黑脸汉子和金钱豹的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C. 小说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麻子三与黑脸汉子、金钱豹掰手腕的比赛就运用了典型的动作描写。

D. 小说时代气息鲜明,“国民党”“1935年5月”“红军”“安州”等信息起到了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的作用。

2.(1)小说中的麻子三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2)小说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蛟龙”“寡妇”意象入手,侧面渲染了箫声悲凉的表达效果。

(3)《卫风•氓》中描写女主人公热恋中见到心上人时高兴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三、诗歌鉴赏

自蓟北归

高适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①,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②。

【注】①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

②长剑独归来:《战国策•齐策》载,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未受重用时多次倚柱弹剑,歌“长剑归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哀”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仅有边地马鸣声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之哀。

B. 首联运用顶针的手法,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紧张迅急的行军气氛。

C. “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胡天”指塞北的天空,是边塞诗常用意象。

D. 颔联运用烘托渲染、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塞外空阔辽远、苍劲悲凉的独特风光。

E. 颈联借用汉代田广明等将军出击匈奴的典故,暗喻唐军死伤惨烈的情形,含蓄蕴藉。

2.本诗尾联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

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嘉祐末,为监察御史。衮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

时乏国用,言利者争献富国计。尧俞奏曰:“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不然,徒欲纷更,为之无益,聚敛者用,则天下殆矣。”

英宗即位,转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皇太后与英宗同听政,英宗有疾,既平,尧俞上书皇太后,请还政。

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尧俞曰:“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平生未尝好欺,敢以为告。”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

哲宗立,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献简。

(节选自《宋史•傅尧俞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B. 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C. 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D. 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第,即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等次。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

B. 冠,即弱冠,古代男子到了20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C. 嘉祐,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启用的。

D. 吏部主管的事有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组织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尧俞性格沉静,潜心向学。他十岁便能写文章,未冠时即登第,但却仍能闭门读书,不事游冶,受到石介赞叹。

B. 傅尧俞公正无私。王安石推行新法,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并许以高官厚位,傅尧俞不为所动,并明确表达了自己反对新法的态度。

C. 傅尧俞尽职尽责。衮国公主与驸马不和,仁宗皇帝袒护公主,将驸马调到外地任职,时任监察御史的傅尧俞上疏指出这种做法不合礼制。

D. 傅尧俞正直敢言。英宗即位后,英宗同皇太后同时处理政事,英宗病痊愈后,傅尧俞上疏请求皇太后还政给英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不然,徒欲纷更,为之无益,聚敛者用,则天下殆矣。

⑵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