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把它缩写成标题新闻。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25字。 5月28日,...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把它缩写成标题新闻。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25字。

5月28日,“奔跑中国红色之旅”第二站——2017遵义国际半程马拉松在遵义会议会址正门前鸣枪起跑,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0名跑者挤满了老城街道。

本次比赛路线主要围绕贵州遵义红花岗区和汇川区设置。选手们从遵义会议会址出发,途经红军烈士陵园、凤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汇川体育中心等遵义标志性地标和景点,借此展示遵义红色历史、市容市貌、人文景观和改革开放取得的发展。

记者采访看到,赛道沿途设有6个文体活动定点演出。热情的遵义市民啦啦队用舞蹈表演为参赛者加油鼓气,沿线围观人群众为参赛者呐喊助威。

本次比赛是今年国内最高等级的马拉松赛事之一,也是贵州遵义首次举行城市马拉松赛。比赛设置了男女半程马拉松和5公里健康跑两个项目,相应降低了参与门槛,最大限度覆盖各种人群。据了解,参赛跑友中很多是组团参赛,有孙英杰长跑训练营、红色跑团、遵义跑步协会、娄山跑团等专业跑步团体参赛,也有公司员工、学校学生等一些非专业人士组团参赛。

比赛结束,朱家双、骆滔、杨家根分别获得2017遵义国际半程马拉松男子半程赛一、二、三名,张红粉、刘孝芬、吴莺分获女子半程赛一、二、三名。

央视体育频道直播了比赛全程。据了解,“奔跑中国红色之旅”第三站将于6月18日在延安举行。闭幕式上,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贵州遵义代表将“奔跑中国红色之旅”会旗传递给了延安市代表。

(记者:巩华瑞 刘鸿 来源:贵州都市报)

标题

 

遵义国际半程马拉松集聚众多参赛团5月28日开跑 原标题:遵义国际半程马拉松今日开跑 他们分获男女组冠亚季军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属于拟标题的题目,注意概括出事件的主体和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___________。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______。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 ①④⑥    B. ②④⑥    C. ②③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受学校普遍大力推行普通话教育,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外来人口定居珠三角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粤语童谣或许会成为绝唱。

B.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C. 到目前为止,包括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机构的有关决议或文件已不止一次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内容,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D. 如今,打通老百姓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以其覆盖面广、使用便捷、等优势,深得人们的喜爱。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②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时代的逐渐远去,作为房地产库存的卖方,房地产企业自然不应隔岸观火,应及时调整过时的营销策略。

③时光行云流水般静静流淌,白发悄悄地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桃李芬芳的教学生涯成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④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⑤如果在抓法治建设上喊口号、摆花架,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大的危害,但是,一旦问题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批评赵国杀害良将李牧,不能坚持,无力抗秦到底的句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喻人生是天地间的过客,光阴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①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谪迁江淮。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字写出了笛声清晰明快的特征,令听者黯然神伤,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引发了深夜无眠之人的无限愁思。

B. “寒山吹笛唤春归”的“唤”生动形象,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笛声仿佛在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

C. 相传,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不待天明尽北飞”写出了大雁急切北飞的心情,流露出作者对大雁只需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的羡慕。

D. “此夜曲中闻折柳”,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古人送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相赠,以表达恋恋不舍之情,古诗中不乏其例。

E. 《春夜洛城闻笛》中一、二句只写寒山笛声,三、四句只写大雁北飞,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以人唤春归开始,以雁尽北飞作结,形象跳跃,寄寓得体,委婉而有新意。

2.《春夜洛城闻笛》和《春夜闻笛》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