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局外人”鲍勃•迪伦 郝巍 鲍勃•迪伦出生于1941年5月24日...

实用类文本阅读

“局外人”鲍勃迪伦

郝巍

鲍勃迪伦出生于1941年5月24日,他本姓齐默尔曼,是个来自明尼苏达州希宾小镇的犹太男孩。少年时就开始接受美国乡村音乐、黑人音乐的熏陶。

从故事的开始,迪伦就打算隐藏自己的身份。他曾回忆说:“我所有的事就是写和唱,还有在纸上涂抹小画。让自己消融到看不见自己的场景中去。”很快,美国传奇男星詹姆斯迪恩和猫王的摇滚乐成了他的“新宠”,他隐藏自己的手法多了起来。

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迷上了垮掉派诗歌和民谣音乐。他想成为一个民谣歌手.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名字改成“鲍勃迪伦”,并且给“迪伦”编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南方身世――少年时他所听的很多黑人音乐大师都是来自南方。

改名之后.迪伦无意中读到民谣歌手伍迪格里斯的自传小说。读罢,迪伦立刻把格里斯当成这辈子最重要的精神偶像,当他听说格里斯患上不治之症住院后,立刻决定去纽约看望他。也从此开始自己的音乐流浪之路。迪伦初抵纽约时,这里的民谣群落正经历第二次民谣复兴运动实用类文本阅读“局外人”鲍勃迪伦郝巍实用类文本阅读“局外人”鲍勃迪伦郝巍。他和民谣伙伴们展开了一场对古老歌曲版本的搜寻,写歌时,歌里容不下半点“新意”。即便这样守旧,迪伦遣词造句的天赋也绽放出来。

在上世纪60年代,当民谣承担起“抗议”之声的作用时,迪伦把诗歌的形象和韵律写进歌词。一首抗议歌曲开始承载更多的讯息和意味。1963年,他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了抗议之声中传唱最广的歌曲。迪伦作为一位民谣“先知”被推至大众视野,他成了一位明星。

很快,迪伦就开始追寻身份的变换。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他首次换上了一把电吉他。把民谣和更为强烈的摇滚结合起来。然而,这一次,他却是被台下观众的嘘声轰下去的,因为对于欣赏纯净民谣的人来说,电吉他太大逆不道了。迪伦成了一个“叛徒”。其实,早在当《答案在风中飘》成为翻唱热门时,对迪伦自己来说,一切就开始变味了――从某种层面,流行就意味着民谣抗议之声的终结。

迪伦从来不会去追求他人的认同感。被民谣信徒爱着、恨着的他,没有放下过对摇滚乐的热情。相反,他洞察着音乐领域的变革契机:摇滚乐不痛不痒的歌词成了一种束缚。于是,他把诗歌的书写带进了摇滚乐。迪伦成为为摇滚乐注入灵魂的人,摇滚乐所能传递的讯息不再有局限。

同时,诗歌、嬉皮生活释放了他本性中的更多维度。他在迷幻剂导致的癫狂中继续写作。这个语言的天才收集和拼贴一切美国生活中的语言碎片,把他们揉成一团。他的歌词不再只是歌词,而是时空交错的舞台,那里复活了无数古老美国的形象,幻影重重。这样的歌词实用类文本阅读“局外人”鲍勃迪伦郝巍阅读答案。出现在彼时充斥商业主义陈词滥调的美国,投射在历经战争恐慌的心灵中,自然寓意深刻,诗意盎然。

后来的歌手们,每个翻唱版本都获得成功。这不得不说是迪伦写作的另一种成功。他善于隐藏故事的完整性,让歌词像是片段影像的闪回,真实、自然,却又带有一点神秘,让听者感到不解、好奇。这种语言,人们更容易从情感面来感知,跨越空间、时间,人人都能感同身受。

上世纪70年代,迪伦退隐农村,一度“改邪归正”。他成了基督徒,安心于家庭,生活中除了音乐就是《圣经》,对外界的纷纷扰扰毫不关心,“当年我以局外人的身份出现,现在我更是个局外人。”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迪伦冲出江湖。1997年一场大病过后,年过半百的他再次攀上高峰――专辑《被遗忘的时光》拿下格莱美年度专辑奖;2001年拿下奥斯卡电影金曲奖;2004年凭借自传拿下普利策奖。

他成为唯一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奥斯卡奖、格莱美奖的“大满贯选手”实用类文本阅读“局外人”鲍勃迪伦郝巍实用类文本阅读“局外人”鲍勃迪伦郝巍。

(选自2016年10月26日《环球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2016年10月13日,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颁奖词如是说:“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②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柏琳《鲍勃•迪伦:迷人之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描述、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第二次民谣复兴运动期间,迪伦迷上了古老的歌曲版本,写的歌里也容不下任何“新意”,但“守旧”中其实有新的诗意表达。

B. 整篇文章写的是“局外人”鲍勃•迪伦,实际上作者也是从另一种意义上的“局外人”身份对鲍勃•迪伦进行定义、剖析、调查、检验等实用类文本阅读“局外人”鲍勃•迪伦郝巍阅读答案。

C. 《答案在风中飘》使迪伦作成为明星,但对迪伦却意味着他使抗议民谣承载的“更多的讯息和意味”逐步丧失,所以他迫切的寻求改变。

D. 在种族歧视现象严重美国,迪伦的犹太身份受到歧视,这使他将自己“隐藏”起来甚至更改名字并编了有模有样的南方身份。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年轻的迪伦崇拜民谣歌手格里斯,所以当格里斯患上不治之症时,迪伦就匆忙赶赴远方的都市,这件突发事件后来导致他走上流浪之路。

B. 民谣信徒爱迪伦在民谣方面的天赋。也恨他对民谣的“背叛”,然而迪伦毫不在乎这些人的认同,而是将存在不足的摇滚作为发展契机。

C. 迪伦是个“大满贯选手”,但也有自身的不足。在充斥商业主义和战争恐慌的美国,他也曾行为放荡,这就有了后来的所谓“改邪归正”。

D. 迪伦的歌词善于隐藏故事的完整性,这样恰好就会让听者感觉不解和神秘,使人容易从情感方面感同身受,也就很容易被翻唱成功。

3.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对鲍勃•迪伦的描述可以概括为“身份多变”,迪伦对自己的评价则是“局外人”,你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

 

1.D 2.C 3.“身份多变”指的是鲍勃•迪伦具有复杂多样的人生角色,是无数矛盾的集合体,但归根结底,是不断超越自我的体现。比如他开始在写和画中隐藏,后来在摇滚乐中隐藏自己,即使成为民谣明星,他依旧追寻身份变换。到后来获得音乐、奥斯卡、普利策奖等,均是如此。 【解析】本题属于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阅读,解答时,重点要掌握原文本内容,学会从文中筛选相关有用信息,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将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概括,从而得到答案。整体来说,人物传记阅读难度不大,认真解答即可。 1.D项“受到歧视”原文无据。迪伦“隐藏”自己和更改名宁、编造身世都是因为音乐而不是被歧视。 2.A项错在“这件突发事件导致他走上流浪之路”,“导致”有强加因果的嫌疑,而迪伦走上的也是“音乐流浪之路”。B项错在“然而迪伦毫不在乎这些人的认同”。原文只是提到他“不追求让人的认同感”,并不是毫不在乎”。D项错在“也就很容易被翻唱成功”,其中的“很容易”原文无据,并且歌词的“隐藏故事的完整性”与翻唱成功没有明显因果关系。 3.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分别考虑,先找出鲍勃•迪伦“身份多变”的内容,然后找出他“局外人”的相关内容,如“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等内容考虑,意思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唐设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由博士与助教等授课,学生称生徒。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按生徒家中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有生徒三百余人;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可进太学,有五百余生徒;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生徒多达千人。律学、书学、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名额限于十余人。地方设立州学、县学,每校有学生十来人。

学校旨在培养官僚书吏,亦为科举考试服务。名望好的学校保送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科

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两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生徒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晋身之阶。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时有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而制举则是临时考试,是为了网罗非常人才,不常举行。因为科举制度比较公平且机会相等,平民得以晋身,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

科举制度除外,还有门荫和流外入流两种入仕渠道,门荫即晚辈承接前辈职务。流外入

流指九品以下的官员通过考验,升职为品官。唐初,以此二途入仕的为主流,后来唐太宗大力推广学府,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唐代教育的普及,削弱了传统世族的特权,加强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盛唐时期,东亚多国遣送其贵族子弟来唐入学,又将儒家文化传授国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子监是官办学校,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始设于唐朝。

B. 国子监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建制完整,通过各种官职的设置,进行政务或教学工作。

C. 唐朝国子监的学生称为生徒,都来自贵族和官宦人家,国子监“六学”根据其地位的高低进行招收。

D. “六学”教学内容根据对象而设,向地位高的生徒传授儒家经典著作,向地位低的生徒教授实用学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朝科举制度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其时间的安排、针对的人群各有不同。

B. 生徒中的“通五经者”,除“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外,比他人还要多学《孝经》、《论语》。

C. “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保送的生徒、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两个来源,表明人才发展的渠

道多样化。

D. 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在说明“明经科”的考试录取比“进士科”的考试录容易的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荫”和“流外人流”是科举制度外的两种人仕途径,在唐初,曾为人仕的主要途径。

B. 科举制度之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是因为它能使才华出众的平民有机会

得以晋身。

C. 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发展,最终取代了传统的九品中正制,彻底消除了传统土族的特权。

D. 唐代教育的普及,不仅对唐代社会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也有较大影响。

 

查看答案

世上的人来来去去,日复一日:一类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活出“样儿”来,一类人则平心静气只愿活出“味儿”来。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宋】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散亡磨灭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 稍稍见称人                  业精

C. 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以自警焉                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2.作者在第①段中以颜回为例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只要修于身,就能施于事,见于言。

B. 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建立个人功业,往往受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

C. 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行文传世,往往会受个人天赋能力的限制。

D. 今之学者,……皆可悲也:以竭尽文辞技艺求不朽,悲哀在于其舍本逐末。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古圣贤和鸟兽、草木、众人一样,同样会死亡,不过古圣贤人的肉体虽然消灭殆尽,但精神不灭,因为他们能够修身立德或者施事立功,又或者能著书立言。

B. 文章通过比较法层层推进, 首先拿“施事”与“见言”比较,再拿“施事”、“见言”与“修身”比较,从而突出修身为首要之道。

C. 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无用的。

D. 本文题旨深刻,伤时悲忧之气溢于笔端,而对学生徐无党则爱深言切,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充分体现了欧阳修的宗师风范。

5.本文的写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人也。安帝时,举孝廉,迁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请托,雄常闭门不与交通。奏案贪猾二千石,无所回忌。

②永建初,公车征拜议郎。时,顺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阙政,雄数言事,其辞深切。尚书仆射虞诩以雄有忠公节,上疏荐之曰:“臣见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伏见议郎左雄,数上封事,至引陛下身遭难厄,以为警戒,实有王臣蹇蹇之节,周公谟成王之风。宜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由是拜雄尚书,再迁尚书令。

是时,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雄上言:“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帝从而改之,其后九卿无复捶扑者。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迁司隶校尉。

④初,雄荐周举为尚书,举既称职,议者咸称焉。及在司隶,又举故冀州刺史冯直以为将帅,而直尝臧受罪,举以此劾奏雄。雄悦曰:“吾尝事冯直之父而又与直,今宣光以此奏吾,乃是韩厥之举也。”由是天下服焉。明年坐法免。后复为尚书。永和三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左雄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宜在喉舌之官__________(2)臧受罪_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迁冀州刺史

A.

B. 渐渐

C. 随即

D. 稍微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又与直(       )

A. 擅长

B. 羡慕

C. 友好

D. 赞许

4.文中画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B. 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C. 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D. 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阁以为故事。

5.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是时,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

6.概括第③段中左雄说服皇帝不捶扑九卿的理由。

7.文章善用典故,根据文意推测典故中人物的主要品行,并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

(1)第②段中“王臣蹇蹇之节”是指______________ 的品质。

(2)第④段中“韩厥之举”是指______________ 的行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纸 鸢

袁 枚

纸鸢风骨假稜嶒①,蹑惯青云自觉能。

一旦风停落泥滓,低飞还不及苍蝇。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稜嶒:指才气、品格等卓越超群。

1.从题材上看,两首诗都属于(     )

A. 写景诗

B. 咏物诗

C. 哲理诗

D. 闲适诗

2.对两首诗歌中的字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袁诗首句中的“假”是对“风骨”否定。

B. 袁诗第二句中的“自觉”二字饱含讽刺。

C. 曾诗开篇的“乱条”已经透出感情倾向。

D. 曾诗中的“飞花”“日月”隐含作者之喜。

3.《纸鸢》和《咏柳》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两者的“同工”之处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