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启超的1927年 1927年给王国维、梁启超这些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启超的1927年

1927年给王国维、梁启超这些学有根底、历经世变的学人带来的心灵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

王国维投湖自尽,与其说是为过去殉葬,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绝望。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大变局中,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冷静地选择了离世。与王国维不同,梁启超一生常处在政治漩涡中,对世变的承受力也更强一些,但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内心波澜。但他仍想为未来用力,也就在这一年,他对同门师弟伍宪子说了两点想法:一是做人方法,在社会上要造成一种不逐时流的新人;二是做学问的方法,在学术上要造成一种适应新潮之国学。他思考的重点还是人,培养人才,转移风气,建立新学术路数。这和他一贯的思路也是吻合的。

梁启超在晚清提倡“新民说”、办《新民丛报》、自号“新民子”。他曾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虽然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在他流亡异国的十几年间,以其“新民体”的文字为媒介,不断地将他的思想主张传递给国人,也确实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梁启超生于1873年,在比他小20岁的这一代人,比如同是生于1893年的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这些人将来走的道路各不相同,而他们在成长的年代都曾浸润于他的“新民体”文字中。在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上,像他那样对一个民族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读书人,似乎唯有印度的泰戈尔、甘地。

到1927年,梁启超却不再提“新民”,也不再提“国民运动”,而是“不逐时流的新人”,即“新人说”。他认为难的不是造就新人,而是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伍宪子如此理解梁启超的两点想法:“做人要不逐时流,此有同于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功夫。为学要适应新潮,即在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学之间的会通调理。这两点都从求上进来。令人起敬。”

伍宪子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但伍宪子对“新民”的这一解读并未触及梁启超思考的内核。如果说,“新民”都还是群体性的概念,寄望于国族群体的觉醒,来改造这个国家,那么,“不逐时流的新人”则是个体性的,是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不随波逐流的。

梁启超瞻望未来时,当然会想到他所亲历的世变。他曾说清末15年之变超过了以往150年,其实何止是150年。但1927年的冲击带有更多不可预测的成分,超过了他以往的经验范围。他的同事王国维自沉带给他的震撼不能忽略,虽然两人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不同,但在那一年他们的许多感受是一致的。这是他说出上述两点思路的背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他心目中的“不逐时流”当然不会简单地停留在曾国藩式的个人修养层面,而是想得更远、更深一些。

晚清大变局造就的梁启超,在新的民国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在老大帝国瓦解之后,他所期待的“少年中国”并未出现,唯有新人才配得上一个新的国家,他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没有这样的新人,中国还将是那个老中国。两年后,56岁的梁启超一病不起,对于如何才能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他却已来不及作更深入的思考。

(摘编自《杂文月刊》2016年12期)

相关链接:

①“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工夫”:曾涤生,即曾国藩,字涤生。“诚拙”即诚实。曾国藩说:“须有一诚字,以之立本立志。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②“他(梁启超)懂得中国历史,说的明白中国文化,同时又了解西方学术,他一定能提的出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的方案,让大家减少盲从和瞎碰。这于世界、于中国助益多大呢?可惜死早了,留给我们后死者这么一个沉重的任务——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估量中国文化。”            ——伍宪子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A. 印度的泰戈尔和甘地都曾对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梁启超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足以与之媲美。

B. 在做学问方面,梁启超一直认为要创造一种能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理学之间的会通调理”的是用新潮的国学,来改变不良的学术风气。

C. 1927年,梁启超一改过去提倡“新民”“国民运动”,而且出“新人说”。他认为,只有造就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才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D. 既懂得中国历史文化、又了解西方学术的梁启超,却令人遗憾的过早去世,对于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的方法和途径问题,未能作更深入的思考。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学有根底的王国维和梁启超虽然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的不同,但1927年的大变局给两人带来的心灵震动,却是一样大的。

B.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常年流亡异国,期间他仍不断将“新民说”思想传递给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C. 伍宪子虽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也对梁启超1927年说的两点想法有较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仍未触及其内在核心。

D. 由于未曾经历大的政治变革,对事变的承受力较弱,在时代的大变局中,王国维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最终出于对未来的绝望,选择了投湖自尽。

E. 梁启超对亲身参与的戊戌变法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清末15年的变革超过了以往150年甚至更多,这点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可窥见一斑。

3.“不逐时流的新人”有哪些特点?梁启超为何在1927年提出“新人说”?

 

1.A 2.AC 3.特点:(1)诚拙、振拔向上(2)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随波逐流 原因:(1)1927年给梁启超带来了很大的心灵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2)1927年,他期待的少年中国一直没有出现;(3)他对救国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认为唯有新人,才能配上这个新的国家。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对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错,原文为“在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上,像他那样对一个民族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读书人,似乎唯有印度的泰戈尔和甘地”,说的是“泰戈尔和甘地对印度民族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年震柳   梁衡

①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②约在百年前,1920年12月16日晚8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8.5.裂度12.死27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这远远大于后来我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③海原大地震实是地球的印度洋版块与太平洋版块相互挤压所致,与近年来的汶川大地震同出一因。有案可查,1982年国家地震局曾在当地开深槽验土,探得6千年来,在海原地区这两个版块就有6次因较劲失手而引发地震。第六次即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  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④为了寻找这棵树,从县城出发,车子在大山的肚子里翻上翻下,左拐右折,沿途几乎没有看到人家。可想百年之前,这里更是怎样的荒凉寂寞。正当我心头一片落寞之时,身下的沟里闪出一团翠绿,车头一折,拐入谷底。行到路尽之处,眼前的一棵大柳树挡住了去路。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难怪我们在山顶上时就看见这里有一团绿云。欲问百年事,深山访古柳。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两个半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100年。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一根木头的断开如果是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斜,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目,还能听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

⑤柳树这种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它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有极强的适应性,适于各种水土、气候,也能适应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哉大柳,在人如女,至坚至柔;伟哉大柳,在地如水,无处不有。唯我大柳,大难不死,百代千秋。

⑥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27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这株灾后之柳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

⑦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但是最生动的,莫如就在这里建一座“震柳人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老树犹在,雄风不减。绿满天涯,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教科书。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两段将海原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进行比较,通过一系列数据阐明了海原大地震的成因,凸显了地震破坏力之大。

B. 文章第③段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生动形象地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突出了震柳顽强的意志。

C. 文章第⑤段以议论、抒情、描写为主,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强等特征,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D. 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暗示 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

2.文章标题为“百年震柳”,却在前文集中描写海原大地震,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第⑥段讲到,“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觉得古柳想对后人说些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題。

①表是一根直立于平地上的杆子,古人用来测量日影长短。古人何以学会了立表测影?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自己身影的了解。由于古人最早认识的日影只能是自己的身影,因此最原始的测影工具也就是人体自身。然而,长期以人身测影既不现实,也不准确。于是古人为解决他们在空间与时间上所遇到的麻烦,就必须创造出一种足以替代人体测影的天文仪具,这便是表。

②正是由于原始的表为模仿人体测影而出现,所以支撑人体直立而完成测影的股骨之名便被自然地移用作为表的名称。《周髀算经》说:“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很明显,原始的表名“髀”,而髀的本义正是人的股骨。由于先民测影历史悠久,这种以髀股作为表的创造,至迟在公元前第四千纪的中叶就完成了。

③传统的表的高度被规定为八尺,刚好相当于人的身长,这同样显示了早期人体测影的遗俗。古人立表必先校正表的垂直,这使他们逐渐认识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以直立的表取于人的髀股而名“股”,晷之长名“勾”,完成了对勾股定理的证明。这体现了天文学对数学的促进。

④表的另一个更常使用的名称叫“臬”。由于时空的规划必须依靠立表建准,而时空制度的完善又是一切人文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于是作为表杆的臬与作为度尺的圭彼此结合的“圭臬”也就具有了标准和准则的意义。东周时期,人们普遍将表称为“祖臬”,已将圭臬视为建立时空体系、人文制度及人伦道德的法则。从天人关系发展出的道德观念以诚信为本,这种认识源于天时具有的不期而至且恒久不变的特点,所以古人将时间视为诚信的象征,用以测度时间的表与圭也都被赋予了诚信的意义。古代盟誓将盟辞书于石圭,也是借圭所具有的诚信内涵体现盟誓见信的宗旨。这种文化观念与圭表致日的密切关系充分反映了天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⑤表还有一个更富政治意义的名称——“中”。“中”本为立表测影与建旗取中的会意字,这些活动可引申出“中”所具有的中正与中央的双重内涵。立表首先要保持表的垂直,这意味着表处于一种不向东、西、南、北任何一方倾倚的中正状态,这使“中”具有了中正的含义。立表建旗而聚众,表的位置处于四方的中央,这使“中”又具有了中央的含义。从这一含义发展出的居中而治的政治传统,要求统治者必须找到天地的中央,那里是建立王廷的理想之所。而天地之中的求测,需要用圭表来完成。先民的测影实践使他们逐渐懂得,夏至之日以八尺之表测影,当正午时刻的影长为一尺五寸,这个地点便是天地的中央。商周两代,人们在嵩山测得了这个影长,并以此作为天地之中,创造出中域、中土、中原、中国等重要的政治地理概念。而由此发展出“中华”的思想,最终成为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名称,同样留有天文立表活动影响的深刻印迹。

⑥圭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具,古人以其观天地阴阳之体,正位辨方,定时考闰,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作为中国文化核心内涵的人文传统。它不仅是天文建时所奉之准则,更是经纬人文制度之准绳。中国天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之源,于此可见一斑。

(摘编自冯时《圭表的创制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表是古人用来测量日影长短的直立于平地上的杆子,是古人为解决人身测影在空间与时间上所遇到的问题而创造出的天文仪具。

B. 原始的表被命名为“髀”、传统的表的高度被规定为刚好相当于人的身长八尺,这些都显示了早期人们运用人体来测影的遗俗。

C. 勾股定理中的“勾”本义指晷之长,“股”本义指人的髀股。古人在校正表的垂直活动中逐渐认识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D. “中”有中正的含义,由此创造出中域、中土、中原、中国等政治地理概念,并发展出“中华”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名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人最早认识的日影是自己的身影,最原始的测量日影的工具是人体自身,正因为这些原因,古人学会了立表测影。

B. 文中引用《周髀算经》对“髀”的解释,目的是说明原始的表是模仿人体测影而出现的,以人体测影的历史非常悠久。

C. 古人盟誓将盟辞书写于石圭,这是因为用来测度时间的圭被赋予了诚信的意义,这又和古人将时间视为诚信的象征有关。

D. 商周两代,人们把嵩山认为天地之中,这是当时的人们运用圭表在夏至之日测试嵩山正午时刻的影长而得出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期以人身测影既不现实,也不准确,于是替代人体测影的表应运而生,这说明,满足人们现实活动的需要有可能催生某种发明创造。

B. “圭臬”引申为标准和准则,这一引申义很早就已出现,如东周时期的人们已将圭臬看作建立时空体系、人文制度及人伦道德的法则。

C. 在我国古代,完成对勾股定理的证明、订立盟誓、求测天地之中等活动都带有天文活动的痕迹,因为这些活动中都可见到“表”的身影。

D.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具,表不仅推动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而且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对我国文明历史的发展作用巨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块破砖摆在街边或路边,表示此位已占,即使此位整天或更长时间闲着没用,也就这么被占着;图书馆自修室的桌椅上随便放上一个物件就表示此位有主,即使该“主人”整晚自修并不现身,此位也就那么空着。另一种情况是,公交车门刚打开,男女老少拼命往上挤,目的是想占上个好位子;学区房火热,只因家长想给孩子占个理想学位。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占位现象可谓屡见不鲜,引发人们的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中学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含标点符号)。

六、写作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______。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已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______,或是急功近利,或是没规没矩,或是爱慕虚荣,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遵法度。可以说,______,就有什么样的状态和价值追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