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科学的实践活动——观察和实验等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科学的实践活动——观察和实验等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实用目的,完全是为了认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如果从中得到什么,那也不过是副产品而已。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预先所知甚少或根本一无所知。以明确的目的去限定科学就是预先设定了结果。著名科学史家萨顿称一部科学史“……描述了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可斗争的历史”。科学被捆绑的结果是,不仅科学,而且整个社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日常事物的怀疑和批判,以及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

科学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提供共同的平台。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做不到这一点,难以为不同的技术找到普适的理论基础;相反被不同技术的个性、初始和边界条件所限定。技术若无理论指引,难免目光短浅,甚至与整体和长远目标相冲突,表面上达到了暂时和局部的目标,在各显神通的情况下,彼此间发生矛盾。同时,还要付出一再试错的成本或所谓“学费”,有些后果不可逆转。此外,这样的技术也只能就事论事,不能举一反三。没有达到原理层的“推己及人”,完全可能因缺乏共同的平台而不能适用甚至招致失败。

在科学和技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不仅以自然现象,而且也以技术所提供的经验素材为研究对象。只有科学对技术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提炼并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技术方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在当前,技术在各方面的负面效应逐步呈现出来,要求科学能提供生态学的观念和知识,以强化技术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显然,没有相对独立的自由研究的科学,技术就难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科学将自然中各具个性、具有不同初始条件、处于各异的环境之中,以及由种种表现形式的对象抽象提炼为一致的事实和规律;然后技术在特定目的的引导下在各个环节——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价、设计、中试、投产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对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选择,然后再作用于自然界,以得到能满足“本土”“地方”及个人的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此意义上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系统功能对要素及其属性起到协调、制约与选择的作用;也就是技术对科学所提供的知识进行选择。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科学越是自由,越具有自主性,技术选择的余地越大,也越有活力。如果把科学完全纳入技术的控制之下,科学一旦失去自主性和随机性而被引向确定、特定和狭窄的方向,难以提供广泛而多样的知识,技术也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最终不利于技术自身的发展。

(摘编自吕乃基《科技之累》,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观察和实验等科学的实践活动,其主观目的,完全是为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的认识;如果从中得到什么实用目的,那也不过是客观结果。

B. 因为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所以在整个科学过程中,不需要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更不需要预先所知或根本无须知道什么。

C. 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认为,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反抗暴政压迫和封建迷信的漫长而无止境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史。

D. 如果科学被技术捆绑,那么,整个社会和科学本身就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很难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提供共同的平台;相反还会被不同技术的个性、初始和边界条件所限定。

B. 因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是螺旋式的,所以在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有自然现象,也有由技术提供的经验素材。

C. 在当前,技术在各方面的负面效应逐步呈现出来,如缺乏生态学的观念和知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薄弱。

D. 科学要向技术提供广泛的知识,提供选择的余地,就不能被引向狭窄、特定的方向,也不能被引向确定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捆绑科学的因素有很多,有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还有技术,捆绑的后果也都不同,或使科学变成附庸工具,或影响技术乃至社会。

B. 技术如果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得到科学对技术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提炼并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提供普适的理论基础。

C. 科学将自然中的各种对象提炼成规律,然后技术在各个环节中对科学规律进行选择,最后再作用于自然界,用来得到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D.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系统对要素起到协调制约与选择的作用。在这里,科学对应的是系统,技术对应的是要素。

 

1.A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对科学的自由探索这一特征理解错误,自由探索不是不要结果,而是不需要事先预设结果。C项,误解了萨顿的科学史观,将科学史夸大成政治斗争的革命历史。D项,对捆绑科学的对象理解错误,此处的捆绑,指前文中的“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不是技术。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中的因果关系与原文不一致。原文中的科学研究内容是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螺旋式方式是果。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中的科学与技术对应的内容错位了。科学对应的应是要素,技术对应的应是系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调查显示,高校有偿替课产业链正日趋成熟,有大量的替课群存在。替课过程无需见面,只需交代好时间地点等细节。“雇员”会在课堂上传来现场照片,“雇主”通过支付宝等方式完成交易。如遇随堂作业、随堂测试,还需另外收费。替课群体中有贫困学生,有课程较少的大四学生,更有校外专职替课者。替课人数最多的是师生相互不熟悉的公共课。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图是全国敬老月活动的宣传标志(标志为红色),请写出该图案除汉字及英文单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不超过9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公平与效率向来不可分割。扶贫政策讲公平的同时,____________,建立更灵活的激励机制。_______________,比如有的地方推行帮扶人与贫困户“双承诺”“双认定”的方法,变“单向输血”为“双向互动”。有的地方实行扶贫资源差异化分配,以多劳多得的方式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积极性。制度建设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特点,____________,来激发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宽容失败与追求成功是辩证统一的。①             对失败足够宽容,提供给运动员更好的成长环境,他们②______可能轻装上阵,冲击更好成绩。“超级丹”在近日的访谈中表示,很多名将参加奥运发挥失常,正是③            给自己的包袱太大。④               ,奥运场上有太多意外存在,以此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不完全客观,压力过大只会起到反作用。一个国家,⑤              她的人民获得了自然生成的大国心态时,才是真正的大国。追求成功同时宽容失败的成熟心态,⑥              局限于奥运赛场上。

 

A

如果

因为

此外

不要

B

只有

/

确实

不应

C

如果

/

此外

不要

D

只有

因为

确实

不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教育投入在各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得到了较为有力的保障,国家对学术研究的资助不断增加,不少高校呈现出积极扩张的现象。

B. 杭州G20峰会是第11届会议,主要探讨“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

C. 李安执导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4K /3D/120帧格式制作、拍摄和放映的商业电影,也是目前院线所能见到的最高技术规格的影片。

D. 读书人大约都有一个情结,就是总希望给自己以营养的民间文艺能够有传承,甚至有发展,因为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民间文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