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两种事物经过人工的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来证明人经过“博学而参省乎己”,也能改造成“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谈“学习”的重要性,即整日思考都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的效果好。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考生默写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如“砺”“尝”“须臾”“受业”“谀”等,考生记忆的时候还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新下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 诗人因遭诬陷被贬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注],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属:连缀,写作

B. 悉更秦之法                更:经历

C. 孝文帝说之                说:通“悦”,喜欢

D. 谦让未遑也                遑:闲暇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B.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C.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D.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 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向他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

C. 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

D. 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齐人燕,取之        伐:攻打

B. 系累其子弟          系累:捆缚,拘禁

C. 诛其君而其民      吊:慰问,这里指对百姓安抚

D. 今又地而不行仁政  倍:违背

2.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下列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

①东面而征,西夷怨

②南面而征,北狄怨

③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④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⑤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⑥是动天下之兵也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④⑤⑥    D. ③④⑥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齐国攻打燕国,占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 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 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 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等,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 《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属于儒家学派。

C. 《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文学家。《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①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____②___已经是幸福的了。____③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④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⑤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_____⑥___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即使    也    可是     甚至     无论   都

B. 即使    也    可是     乃至     而且   也

C. 即使    也    但是     甚至     而且   都

D. 如果    就    但是     甚至     而且   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