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莫泊桑师从福楼拜,在十年时间里刻苦练笔,写成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莫泊桑师从福楼拜,在十年时间里刻苦练笔,写成了一篇又一篇文章,但是全部扔了,一篇都没有拿出去发表,一直到写成短篇小说《羊脂球》,作品一发表即震动文坛。成名后他还能沉寂下来刻苦写作,所以一生著作十分丰厚,被誉为19世纪法国“短篇小说之王”、一个“卓绝超群、完美无缺的文学巨匠”。

钱钟书先生一生不愿意接触媒体。曾有一名外国记者十分景仰他,声称读钱作,必须拜会钱先生本人,以当面讨教。钱先生婉言拒绝:“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非得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请以“寂寞之后的辉煌”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寂寞之花如此美丽 前世,深海寂寞的游鱼; 今生,枝头辉煌的金果。 ——题记 小时候,他就喜欢大海,蔚蓝的,深邃的。可他所在的那个小城没有大海,他想:我要去学游泳,这样至少能离大海近一些。 以后,在游泳馆中总会见到一个瘦削的身影。近了,远了,近了……一遍又一遍地来回游着。呵,他可真像大海中的一条小鱼!凭着出众的水平他被招进了市游泳队;两年后,他去了省游泳队;再两年,他竟然进了国家队。无优越之感,无骄矜之态,他仍像十年前的那条小鱼一样寂寞而又从容地游过来游过去,不知疲倦。 18岁那年,他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有些紧张、不安,望着清澈透着微蓝的池面,鱼儿跃。入了水中。不过鱼儿最后流泪了,人们没有看到,因为鱼儿的头埋在水中。他脑中一片空白,怎么了?为什么?怎么办?半个小时过去了,他离开了,默默地,背影是如此寂寞。 又一次回到熟悉的泳池边,他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只是经以前更加刻苦,更加努力。清晨,在阵阵凉风下,他一个人寂寞地游着;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一个人寂寞地游着。也许别人认为他已经游得很好了,足以去迎接挑战了。但他却摇摇头,他深知这还远远不够,小鱼想要游过大海,还需要经历无数个寂寞而沥血的日子。 四年,漫长而又短暂。他又一次代青国家出征奥运会。他站在泳池边,脸上早已褪去了稚嫩,而多了些稳健。随着一声枪响,他飞快地跃入水中,他感到自己就是在大海中遨游,他在用全身的力气去体验大海的温柔。 抬着的一瞬,他听到了教练兴奋的喊声,看到了教练的脸颊。全场混沸腾了,欢呼声此起彼伏。鱼儿流泪了,人们看到了,因为鱼儿跃出了水面。他嘴角上扬的弧线像一弯新月,是那么的迷人。 站在领奖台上,眼睛注视着旗,口中有力地唱着国歌,胸前的奖牌是那么的耀眼。颁将仪式结束后,他转过身,面对全世界,笑了,如初升的朝阳那么灿烂。 回国后,他没有去参加任何一个庆功宴。一个人又默默地回到泳池中游来游去,他知道:鱼儿是离不开大海的。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我说:前世的无数次寂寞奋斗,才换来今生的一次辉煌。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色闪现于叠印与照应。文中的他“寂寞地游来游去“在文中先后铺叙了三次:第一次在出山之前,那时的他还是初生牛犊,寂寞并悠闲着。第二次在失利之后,那时的他已知晓山外有山,寂寞并苦斗着。第三次是荣归之后,那时的他已功成名就,寂寞并坚守着。同一画面的闪现、叠印、推进,逐层深入地演绎出“寂寞之后的辉煌”的深邃内涵。题记中的“前世”“今生”和文末的“佛曰”“我说”构成了主旨上的辉映;失利后的鱼儿“流泪了,人们没有看到,因为鱼儿的头埋在水中”和胜利后的鱼儿“流泪了,人们看到了,因为鱼儿跃出了水面”形成了情节推进上的照应。事、情、旨就在这照应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勃发、深化。一件平凡的事要讲述得出彩,这就需要你缘旨驱遣,用足机智,在这一点上,本文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范本。 寂寞之花如此美丽 六百多年前,一位名叫牛顿的科学家为世人建造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物理殿堂。所有的人都为之叹服,为之倾倒,后世的物理学家都把他视为神,把他的物理殿堂视为圣殿。 然而五百多年后,一个人竟凭着一己之力推翻了这座殿堂。这个人就是爱因斯坦,他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物理时代的到来。 爱因斯坦是个天才。在别人都还在拼命地向脑中“灌稻草”的时候,他已经懂得了微积分。他曾经在课堂上提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被人以光速抛出去会有什么现象?”同学们哄堂大笑,之后,他去瑞士读大学,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路。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却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寂寞生活。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以后,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一个机关里面做了文书员。那是一份清闲的工作,每天他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些简单而又乏味的工作。不过,好在这份工作有很多空余时间,使他可以用来继续他的物理研究。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直到有一天,相对论像原子弹一样轰动世界时,这位蛰伏多年的物理学家才浮出水面。 在那段蜗居的日子里,爱因斯坦一直过着寂寞而又清苦的生活,仅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生活状况:“在相对论中我可以让空间处处都有一个时钟,可是我家里连一只钟也买不起。”爱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个鞋匠,那段日子他就窝在一个无人留意的角落里做着自己的鞋子。 出名以后,世人已不允许他再享有清净的生活。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他的相对论顶礼膜拜,有些贵妇人以与他合影为荣,还有人向他索要头发以作纪念,以色列甚至邀请他出任第一任总统……面对这些,爱因斯坦只是浅浅二笑:“在方程式和政治之间,我还是倾向于前者。” 爱因斯坦是孤独的。据说当时全世界最多不超过十个人能懂他的相对论;作为一名犹太人,他饱受纳粹的迫害;曾经的伙伴、朋友、亲人相继远去……这些都没有让他沉默。然而,面对众人的喝彩时,他却沉默了。 晚年的他更加寂寞,却也更加充实了。他是个甘于寂寞并能将之化为动力的人,他也是个追求寂寞并能将之当作乐趣的人。因为寂寞,他可以更专心地从事自己的研究;因为寂寞,他可以更冷静地面对世人的欢呼。 他是一个鞋匠,一生都在做着自己心爱的鞋子。无论是否蜗居一隅,是否遁隐红尘,是否遭遇不公,是否享受掌声,他都心静如水,寂寞上路,孤独并快乐着。 【点评】 本文的最大特色在于用例:首先是一“例”贯之。作者巧妙地将爱因斯坦这一“例”切割成“无名时的寂寞求索”“辉煌时的寂寞面对”“成名后的寂寞坚守”三个阶段,然后一一地镶嵌到文章的三个论层之中,在透彻的剖析中揭示出“寂寞”与“辉煌”的因果联系——“因为寂寞,他可以更专心地从事自己的研究;因为寂寞,他可以更冷静地面对世人的欢呼”,从而昭示出他寂寞背后那份难能可贵的科学素质——“甘于寂寞并能将之化为动力”“追求寂寞并能将之当作乐趣”。其次是以“言”述“心”。对爱因斯坦立身行事背后心迹的透视,作者没有去妄加臆断,而是用其本人的原声独白加以袒露,这不仅增强了论据的可信度和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还为文章增添了一丝难得的情味。再次是以“喻”绎“旨”。“鞋匠”这一绝妙的比喻出自爱因斯坦本人之口,高度地浓缩了其一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性格、品质和人格。这双心爱的鞋子他成名前在寂寞地做,成名后还在寂寞地做,这一做就是一生。也正因为此,这双鞋在物理学的浩瀚星空里、在科学史的漫长历程中都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辉煌。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寂寞之后的辉煌”的内涵既可指在学习、事业之路上经过漫长的寂寞奋斗所取得的辉煌的成绩、成果,它耀眼夺目;也可指在生活、人生之路上经过执着的寂寞追求所进射出的精神光辉、人格魅力,它撼人心魄。为此,本文的写作重心应是漫长的寂寞征程,它是对辉煌的一种蓄势;征程写得越漫长寂寞,后面的辉煌进发出的震撼力就越大。与此同时,“寂寞”还可以生发出两个层次:一是辉煌前“寂寞的奋斗与追求”,二是辉煌后“寂寞的坚守与超越”,后者又显得尤为难能可贵。通过深入思考,我们可得到如下认识:(1)从寂寞为什么成就了某些人的辉煌的角度,可以有以下:①寂寞可以让人沉浸其中不受外界干扰,从而潜心钻研,醉心研究;②寂寞可以让人去掉浮躁、急功近利之心,从而有可能通过扎实努力而做成大事、大学问;③寂寞可以让人始终保持冷静心态,从而能不断地正确审视自己,修正自己的目标;④寂寞可让人有时间去思考,从而使思维和思想日趋成熟。(2)从辉煌以后为什么还需要寂寞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①人生是发展的,事业是无止境的,眼前的辉煌转眼间就可能落后,就会如过眼烟云一样,所以还得守住寂寞再创辉煌;②辉煌后往往被鲜花、掌声包围,一个人容易迷失自我,所以想守住寂寞、能守住寂寞都是一种大智慧;③辉煌后守住了寂寞,可以避免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损耗,给自己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才可能取得更大的辉煌。 点睛: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的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辩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1.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文中已画线)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

2.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3.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1)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

4.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使人止晋鄙,留军邺                      壁:营垒,这里作动词用,驻扎。

B. 乃请宾客,车骑百余乘                    约:集合,聚集。

C.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魏公子曰        让:谦让。

D. 姬父为人所杀,如姬之三年                资:赏金,作动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嬴闻如姬父人所杀/一羽之不举,不用力焉

B. 无所辞,未有路耳/忽反以游目兮

C. 吾攻赵旦暮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 所以自附于婚姻者/圣人之所以为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    )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③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④复引车还问侯生

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 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C. 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D. 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门神俱乐部

殷罗毕

    在距今2500年左右(也就是史称战国的时候)的一本杂书里有如下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这本著名的杂书是《山海经》。

    在书里,神荼、郁垒还只是四个黑魑魃的汉字,但很快,神荼和郁垒就大变活人来到了国人们的门前。汉代,在除夕欢乐喜庆的日子,为防止鬼魅入室作祟。危害家人,人们便开始削刻桃木,削刻出两个人像,立在门的两边。这两个人形桃木像就是上门服务的神荼、郁垒,被称为桃符。为何古人单单选择了桃木为辟邪震鬼之物呢?在一本叫作《典术》的较为严肃的杂书里说:“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故能压伐邪气,制百鬼。”在这里我们触到了国人很实在的一面,他们的想法相当简单,人闻着难受的气味,那么鬼也一定同样难以消受而却步。为什么古人们会相信那两块桃木就能是两位远在沧海之中镇守鬼门的神人呢?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到《山海经》中神话的空间性,神灵的活动都是与我们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的,神、人活动混杂在一起,这一点与西方神话不同。因此,神人尽管遥远,但和我们一个世界,如果他们愿意来,他们就肯定能来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可能由于以木雕人太费事,人们便用削制好的桃板一左一右钉在门上,上面分别画上神荼、郁垒的神像,或者干脆削一块桃木钉在门上,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这块桃木称作“仙木”、“桃符”。再到后来就连找块桃木的麻烦都被我们精明节俭的祖先给省略了,他们直接拿来两张大红纸片,把两位大神画将上去。然后一左一右贴在门上,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门神。当然,这是到了宋代之后的事情了。

    自神荼、郁垒开门神先河,中国的门神队伍便不断发展壮大,不少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也都成了门神。唐太宗李世民夜寐难安,疾病缠身,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便站到了太宗的寝殿门两边,太宗的病好了。为了让爱将脱身休息,唐太宗便命令画工描绘了两位武将的肖像在纸上,一左一右贴在寝殿门上。这两位杀人如麻的大英雄也成为了民间喜闻乐见、信得过、有威力的门神。后来的唐明皇也生了病,一个多月都没好。梦见一个大鬼捉住偷窃的小鬼,大鬼说:“臣是钟馗,殿试没有被录取,誓为陛下除去天下妖孽。”皇帝从梦中醒来,病随即好了,于是召名画师吴道子,要他按梦中所见,将钟馗画出来。从此,就有了挂钟馗像的习俗。   

    之后,门神队伍就大肆泛滥,有赵云、马超、孙膑、庞涓、萧何、韩信、燃灯道人……这个名单可以无限制地蔓延下去。现在到周围各户人家的门上去看看,于是看到了我们当下众多门神:小燕子赵薇、老天王刘德华、小天王周杰伦、大熊猫、小熊猫、大头娃娃……事实上他们都和千百年来的神荼、郁垒具有相同的功能。中国的神灵和百姓混居,不单单是在名单上,还在门上。

1.下列关于“门神”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门神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山海经》中的记载,其发展演变经历了许多朝代,一直到了宋代才终于定型不变了。

B. 在欢乐喜庆的日子,为防止鬼魅入室作祟,危害家人,门神便应运而生了,这寄予着人们消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C. 门神神荼、郁垒最早在战国时开始出现,那时的人们用桃木削刻出两个人像,立在门两边,称之为桃符。

D. 从秦琼、尉迟恭、钟馗、赵云等名单可以看出,门神是由生活中的凡人演化来的,他们都是杀人如麻的武将。

2.下列对文中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桃木被选为辟邪震鬼之物,是因为在《典术》这本古老的杂书中记载了桃木是 “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

B. 古老的《山海经》《典术》尽管较为严肃,却为我们描绘了神仙鬼怪的世界,可以称得上是亦庄亦谐。

C. “后来就连找块桃木的麻烦都被我们精明节俭的祖先给省略了”是对我们祖先的赞扬,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节俭的影子。

D. 有皇上的御旨,再加上名画师吴道子的妙笔,秦琼、尉迟恭两位大英雄便成了民间喜闻乐见的门神。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神话中的神灵的活动与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人和神难以分清。而西方的神话,例如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具有的是一个纵向垂直的等级结构,神灵们各自掌管着人间的一个部门,但又并不与人生活在一起。

B. 尽管民间有挂钟馗像的习俗,但是钟馗到底长什么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原型,钟馗只是一个虚构的人。

C. 从神荼、郁垒到大小熊猫、大头娃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门神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并没有减少。

D. 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就属于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这一思路所创造的神仙世界。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 “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勒默尔•汉斯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

D. 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B. 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C.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 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任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