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为煮糜炼药,旦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失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馈以货,遣归。……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①愿士②,非有奇伟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焉。    

  (选自《续藏书孝义名臣》)

注释:①姁姁(xǔ xǔ):和悦貌。   ②愿士:谨慎老实之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征医视脉,为煮糜练药。                 躬:亲自

B. 旦暮其手,问所苦。                   置:放下,搁下

C. 其数而封识之。                       籍:登记入册

D. 传其事以焉。                           劝:劝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我不幸疾矣              ②妆成每秋娘妒

B. 发囊                        ②刺寡人者,受人赏

C. 其数而封识之       ②吏民,封府库

D. ①举世混浊,清士见     ②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    B. 名士大夫咸与疑交。

C. 人用是多疑    D. 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

4.选出最切合本文写作主旨的一项是(    )

A. 希望社会上的人崇尚道义,患难相恤,不图回报

B. 希望社会上的人以诚相待,助人为乐,继承古风

C. 痛感世俗以貌取人,埋没清士,毒化社会风气

D. 痛感世俗嗜利忘义,以李疑之事劝谕世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

    译:

(2)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译:

 

1.D 2.A 3.B 4.D 5.(1)听说您品行甚高,能够借我一张床(让我住下来)吗? (2)患难中互相帮助,按人情事理应该这样,用什么报答呢? 【解析】节选自:《续藏书孝义名臣》 作者:李贽 朝代:明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中,劝:勉励、鼓励。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题中就是练习语境,推测实词含义。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被:遭受,蒙受;被:介词,表被动;B 面:当面 ; C 籍:登记入册; D 乃:于是就。 睛: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时参考。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2.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3.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例如C项4.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5.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6.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7.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8.句例推断法。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实词中的通假字的掌握情况,题干“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选项中,喜:喜欢(A亲戚:(古)直系亲人和外姓亲人。(今)除直系亲人外的亲人。 C多疑:(古)赞扬李疑。(今)喜欢怀疑。 D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主旨主要体现在文章最后一节中“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痛感世俗嗜利忘义,以李疑之事劝谕世人。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得分点:(1)“假”(2)“恤”“宜”“何……为”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李疑由于崇道义在当时很闻名,只喜欢在他人困难之时去帮助。金华的范景淳在吏部做小官,得了病,身边没有亲人朋友。人们认为他有病会影响自己而疏远他,不让他住。(范景淳)拄着拐杖去到李疑家门口,乞告说:“我不幸得了病,没有人让我住。听说您品行甚高,能够借我一张床(让我住下来)吗?”李疑答应了,请他住下来,很快的打扫清洁房子,准备好床铺被盖炉灶,让他住在其中。并(为他)请来医生给他看病,亲自为他煮粥熬药,早晚放到他手前,询问他哪里不舒服,如同伺奉亲人一样。过了不久(范)的病情更加严重了,不能起床,大小便失禁沾污床褥,臭气熏天不可接近。李疑每天替他擦洗身子,洗洗涮涮,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不耐烦或厌弃的表情。景淳流泪说:“我拖累您了。恐怕我活不多久了,没有什么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我布袋里有黄金白银四十余两,放在我原来住的旅馆里,希望您能亲自去取一下。”李疑说:“患难中互相帮助,按人情事理应该这样,要什么报答呢?”景淳说:“您假 李疑就找了一个同村人一起去,拿着回来了。当着(范的)面打开口袋,把黄金白银登记好数字后封好口袋并做好记号。过了几天景淳死了,李疑拿出自己的钱买了棺材,把他葬在城南的聚宝山。拿着那个封好了的布袋,寄放到同村人的家里。写信叫范的两个儿子来,等到范的两个儿子来了以后,李疑同他们一起挖出棺材,取回布袋按照登记的数字(把钱)还给他们。范的两个儿子要付伙食费,李推却不受,反而买了很多东西给他们,打发他们回去。人们因此赞扬李疑的高尚品德。名士大夫都喜欢与李疑结交。 宋学士说,我和李疑交往,知道他的为人。李疑是一个和悦谨慎老实的人,并没有奇伟强壮豪迈的姿态。但他所做的事,却有古代道义和勇敢的风范,这难道可以凭一个人的外貌判断人的才智吗?俗话说:“世风日下,清德之人就表现出来了。”我为现今追名逐利的世俗之风而痛心,记下他的事迹来劝勉世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装在套子里的人 阅读附答案装在套子里的人 阅读附答案。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1.文中“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哪样的人?

2.“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请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排序最为合适连贯的一项是(    )

  ① 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了,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

  ② 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③ 然而,事实上不会这样。

  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事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⑤ 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⑥ 如果把狼的这一环节去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

A. ③④⑥⑤②①    B. ①②③⑤⑥    C. ②⑥③①⑤④    D. ①③⑥⑤④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本辞典虽然有一些缺页,______是珍本。

  ②会议将______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新的主席团领导。

  ③如果仅仅因为看了一下时下比较流行的武打、言情的小说或影视后,就一味地盲目地去模仿作品的人物过激行为,这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是没有一定_____能力

的。

A. 毕竟   沿用   鉴赏    B. 毕竟   采用   鉴别

C. 究竟   沿用   鉴别    D. 究竟   采用   鉴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平儿明知是谁偷了茯苓霜,但投鼠忌器,怕伤了那主人探春的体面,所以不愿去起赃。

B.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日子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心积虑、日夜操劳、鞠躬尽瘁的人。

C. 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D. 这群大姑娘、小伙子换上了厚厚的旧式棉衣棉裤,突然显得老态龙钟起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