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清明节 “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清明节

“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修禊的日子,即春浴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2.材料一最后两段引用的文史资料,证明了什么观点?

3.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

雨惊春清谷天,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清明节”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2.“清明”吸纳融合了寒食、上巳二节的习俗,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 3.立春 立夏 秋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文的结构为总分式,第一段总述,告诉读者“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第二、三两段讲述“清明节”作为“节气”的知识,第四段承上启下,第五段和第六段讲述“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来历及习俗,由此可知,本题答案就在第一段。 点睛:本题实际是在考查理清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考生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中心句、转折句、过渡句、结论句、主旨句,表层次的序词来给文章划分层次,然后归纳结构特点,再根据题干要求找出答案。本题对原文逐层分析之后会发现所给材料是总分式结构,题干要求找出统领主要内容的句子,那么答案就只能在总述的段落,也就是首段。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中引用的作文,解答时要注意分析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从所给材料一来看,第四段承上启下,其中“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既是领起下文也是对下文内容的总述,第五段引用了介子推的史料,讲述了寒食节的来历,第六段引用杜甫和王维诗句,介绍了上巳节的风俗,由此可知材料一最后两段的引用是为了证明第四段的观点。 3.试题分析:由材料一第二段可知“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再由《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可知二十四节气是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并且图中标出了立春、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节气名称,综合这些信息,可确定“二十四节气歌”中的“春”是指“立春”,“夏”是立夏,“秋”是秋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1.关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别里科夫是个极其胆小多疑的人,他把自己缩在套子里,是怕遭到不幸,但最后他还是不幸地死去了。

B. 别里科夫性格孤僻,行为鬼祟,思想陈旧,是个虚伪守旧的人。

C. 别里科夫不但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也要把别人套在套子里,他害怕新事物的诞生,害怕社会的进步。

D. 别里科夫的惶惑不安其实是他忠实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一种反动立场和变态体现。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3.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 “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

4.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在表达上收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②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⑤风之积也不厚,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⑥君子生非异也,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劝学》是《荀子》里的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B.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句是说,陶渊明问赴徭役的人路有多远,表现了他急切回家的心情。

C. 《原毁》是唐代散文家兼诗人韩愈针对当时毁弃人才的现象而写的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意在揭示原来的毁谤。

D. 《逍遥游》里提到宋荣子、列子是为了衬出庄子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查看答案

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求其所以为舜者

A.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

②探求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

B.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而且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

②探求舜成为圣人的原因

C.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

②探求舜成为圣人的原因

D.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而且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②探求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

②探求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天之苍苍,正色邪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 积也不厚          二虫又何知

C. 抟扶摇上者九万里   水浅舟大也

D. 六月息也          而彭祖乃今久特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