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联中涉及到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 (1)街头灯影逐花影,村中梅香伴酒香。 (...

下列对联中涉及到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

  (1)街头灯影逐花影,村中梅香伴酒香。

  (2)年高喜赏登高节,秋老还添不老春。

  (3)桂花开时香云成海,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4)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A. 春  节   重阳节   元宵节   清明节

B. 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春  节

C. 元宵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清明节

D. 春  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元宵节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我国传统的节日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先对我国传统的风俗节日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才能正确答题。 点睛:我国传统的八个节日有: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公历1月22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1月23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6日);清明节——农历三月十四(公历4月4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23日);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23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30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23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变形记》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卡夫卡,美国小说家,他的作品善于运用象征、夸张、怪诞的艺术手法,作品情节荒诞不经,而蕴含深意,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人们的痛苦。

B. 鲁迅的小说《铸剑》中将古代传说旧材新用、推陈出新,表达了自己的战斗意志、复仇理念和寂寞情绪。此篇收录在《呐喊》中。

C. 《原毁》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他与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针对当时奢华浮靡的文风提出“文以载道”的主张,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原毁》中,他揭示了毁谤的根源,并针对当时士大夫的现状,用犀利的文笔做了深刻的剖析。

D. 契诃夫,俄国短篇小说家、戏剧家,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和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都德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红楼梦》情节的相关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女娲炼石补天,所剩一块,弃之青埂峰下。此石后幻化成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润得换人形,修成女体。她决意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B. 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到栊翠庵中,黛玉拿出珍贵的五彩泥金小盖盅,奉上茶。品罢茶,黛玉命人将那茶杯另外收了,宝玉知道,是因为刘姥姥用过,黛玉嫌脏,不要了。

C. 《红楼梦》中,王夫人为丫鬟金钏投井一事而自悔,独在屋中垂泪,宝钗见状连忙劝慰她,并拿出自己新做的两套衣服给金钏办后事用。

D. 探春提议凑份子给平儿过生日,众人射覆、行令、划拳,玩了个热闹。结果史湘云醉倒在青石板上;宝、黛于花下说话,黛玉为贾府的未来担忧,宝玉却说即便如此,也少不了他和黛玉两人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 妹妹只是耸耸肩膀表示一筹莫展,刚才她还信心十足,如今这一哭她一反常态没辙了。

B. 他信心十足,气定神闲,颐指气使地指挥着大家进行队列训练,工作有条不紊。

C.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用他那犀利的文笔,写了许多振聋发聩的杂文。

D. 他同他的雨鞋一齐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______。

  (2)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______了足足十年。

  (3)网络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构建起一个既真实又虚拟的美丽世界,但是,在网络交往中,必须学

     会______对方是不是“自己的那杯茶”。

  (4)过了一会儿,格里高尔小心翼翼地从床单下往外______了。

A. 俊伟    管制     甄别    观望

B. 俊秀    辖制     鉴别    窥视

C. 俊秀    管制     鉴别    观望

D. 俊伟    辖制     甄别    窥视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诡秘     迁徙     端详    芸芸众生

B. 凋蔽     萧索     通霄    自惭形秽

C. 寒喧     傀儡     沦陷    貌和神离

D. 讫今     昏厥     砥厉    哀声叹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