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6年,俄罗斯外汇储备由600...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6年,俄罗斯外汇储备由6000亿美元降至3000亿美元左右。克里姆林宫寄予厚望的现代化强军计划,由于缺乏资金被推后实施。

B. 据报道,“穷省”甘肃连续5年对学前教育超常规投入,学前教育不仅被作为教育的起点,更被视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C. 她的稿件虽然在技巧上不够纯熟,却非常自然率真,体现对自我内心的探索。那是她尽心思考之后所获得的“杰出发明”弥足珍贵。

D. 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引发广泛关注,亲戚们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说小强的爸爸不爱他家里人谁也不信。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成分赘余,去掉“左右”;C项成分残缺,在“弥足珍贵”前面加上“这一发明”;D项表意不明,“他家里人谁也”表意不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划线处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     )(    )

A. 每天清晨取蜂蜜一到两勺,用温水冲服,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够滋阴润肺,而且可排毒养颜。

B. 王教授对这个问题的刍荛之见,可以说很高明和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相信会带给大家很大的启发。

C. 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浅薄、斤斤计较于物质生活和充满低级趣味的民众。

D. 在淡泊的氛围中读书,我们可以上溯远古,下企未来,含英咀华,沉思遐想,思绪跟随书味飞翔,内心也会进入一种清净的幸福境界。

E. 他又不是木人石心,看到了这种悲惨场面怎么会不难过呢?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表现出对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渴望。

(2)《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作者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但知道这是不可能马上得到的,只能“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相和歌辞 从军行

骆宾王

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一顾”,看一眼。此处化用《战国策》苏代游说齐王前说到一匹马因伯乐“一顾”而身价倍增的典故,后人通常借此代指君恩。

B. “意气溢三军”中“溢”字,化抽象为具体,本为水多、满而涌出来,用于此处则渲染了全军将士充满了高昂的斗志、气概。

C. 第二联运用对偶手法,说野地里的阳光从戈刃两边分照而下,天上的星星正好像刻在剑上的花纹,表面是盛赞兵刃,实际上是为了写景。

D. 第三联用字精妙,着一“抱”字,拉开弓弦像怀抱着明月,着一“践”字,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两个词动感极强,呈现激烈的战斗场景。

E. 这首诗间接抒情,以对待“生”“死”态度的对比,既写出了当时士兵鲜明的价值倾向,也表达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2.这首边塞诗语言有怎样的风格?试简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柿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B. 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C. 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D. 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千石”为汉郡守俸禄,即月俸百二十斛。“两千石”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和比二千石。州刺史和郡太守为真两千石。牧是中两千石,比真两千石高一级。比真两千石低一级的叫“比两千石”。

B. “坟典”是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古代典籍:《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八索》(乃八卦之说),《九丘》(九州之志)等古书。

C. “转”有时指的是“迁官转任”,例“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有时解释为贬官,如“转除”“转任”“转补”。

D. “疏”指奏章,亦指上奏章。又如疏封:奏疏,奏章;疏草: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浚志向远大。曾在盖房时,在自家大门前留有几十步宽以备容下长戟幡旗,受到众人的嘲笑。

B. 王浚严明法令。王浚任巴郡太守时,因张弘杀害益州刺史皇甫晏,被调任广汉。他将张弘绳之以法,深得百姓爱戴。

C. 王浚工作得力。武帝谋伐吴时,他受命大造连舫大船,巨船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开通向四方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D. 王浚敢于进谏。武帝谋划伐吴之事,但朝廷百官却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力主伐吴。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找驴记

旺财的毛驴丢了。

天刚蒙蒙亮,旺财目光呆滞地看着空荡荡的驴棚,心里也一下子空了。

他以为驴肯定松了缰绳,自己到野外溜达去了。可是,当他找遍了大街小巷,驴还是没有找到。他的神经顿时紧张起来。他又吆喝全家人找遍了村南村北,还是无功而返。他身上的衣裳被汗水浸透,脸也变了色。

旺财一路小跑,把满身酒气的村支书大海从被窝里叫醒。大海不耐烦地问:“这么早,你咋呼什么?”说完,像个弹簧似地又缩进了被窝。

旺财的眼珠子快要瞪出来了,大声地说:“大海,我的驴丢了,你快去大喇叭广播一下,看看有啥线索没。”

大海说:“现在都是啥年代了,哪儿还有贼?”

旺财急得直跺脚:“你快起来吧,真的!”

大海这才慢腾腾地穿好衣服,掏出一支香烟慢腾腾地抽着。

旺财说:“那头驴是我花了一千多块买的,它这一丢,我可怎么过啊!”

大海说:“驴肯定去散步了,说不定一会儿就回来了。”

旺财依旧让他去给广播一下。大海说:“咱们正申请‘文明村’,在大喇叭里找驴,这不是往脸上抹黑吗?”

旺财说:“我不是驴丢了嘛,谁愿意没事儿找事儿啊?”

大海说:“你别急,说不定一会儿就有人把驴送来。”

旺财说:“你去广播一下,怕啥?”

大海说:“我是村支书,要站在政治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头驴顶多值一两千块,可文明村的招牌哪是钱能买来的?”

旺财见说不动村长,叹口气走了。回到家,他顾不上吃饭,指挥家人往村外的庄稼地里再找找。过了晌午,一家人疲惫地聚集在村口。旺财一屁股坐在地上,眼泪噼里啪啦往下落。他骑着摩托急火火地去了乡里。

旺财刚要进派出所,一辆轿车在身边停住了。大海满身酒气地从车里晃了出来,冲车里说:“乡长,您先回办公室,我待会儿再向您汇报。”

轿车走了。大海把旺财叫到墙旮旯,低声问:“你来这儿干啥?”

旺财说:“驴找不着,我要报警。”

大海说:“你咋肯定驴是被人偷了呢?派出所的同志都很忙,你在没确认驴被偷的事实以前就别去添乱了!”

旺财听了,一脸哭相地说:“我的驴丢了,咋说是添乱呢?”

大海说:“有了治安案件,我们拿啥申请文明村?你这不是添乱是添啥?”

旺财委屈地说:“我的驴,再不报案就进汤锅了。”

大海说:“不就一头驴吗?要是能评上县文明村,你的驴真丢了,我赔你一头。”

旺财说:“真的?”

大海咬咬牙说:“真的。”

旺财叹口气,转身走了。

大海进了乡长的办公室。乡长问:“那人是干啥的?”

大海说:“他的身份证丢了,想补一份,又忘了带户口本。”

乡长说:“后天县里去你们村验收,你们村是乡里的老典型了,要是出了岔子,文明村的牌子就黄了。”

大海擦了擦头上的汗,说:“我知道。”

晚上,大海找了几个人在村里巡逻。他在外边绕了一阵,刚回到家里吃饭,旺财又来了。大海手里的筷子一哆嗦,掉在了地上。

旺财说:“我又找了半天,驴一点影子都没有。”

大海说:“你再找两天嘛!”

旺财说:“我受不了了,再不报警,我的驴就变成大粪了。”

大海想再往后拖拖,旺财忽然气冲冲站起来,把屁股下的凳子碰倒了也不去扶,反而说:“我就报警,才不管你评不评文明村呢。”

大海说:“报警就准能找到驴吗?派出所案子有的是,这事儿放在他们那儿,还不如一个芝麻粒。”

旺财说:“反正我得报警。”

大海想了想,说:“不就是一头小毛驴吗?你只要别添乱,明天我叫人去大集给你买一头,行不?”

旺财知道他平时说话不算话,故意说:“你可不能骗我啊!”

第二天下午,大海真的牵了一头小毛驴走进旺财的家。旺财吃了一惊,嘴里却说:“这头驴比我那头瘦多了。”

大海瞪了他一眼:“你快知足吧!”

旺财强调说:“你是村支书,今天的事可不能反悔啊!”

大海把驴缰绳递给旺财,说:“不就几百块钱嘛,我当村干部二十多年,吐口唾沫就是个钉。”

大海正领着验收组四处巡视,公安局的警车突然开进了村子。原来,大海叫人买来的那头驴是盗贼从邻村偷来的。

文明村的事黄了。大海又被派出所长训了一顿。他正委屈地坐在家里喝闷酒,见旺财拎着一把铁锹进了前门。他吓得一缩头,赶紧从后门溜了。

“驴,你给我回来!”旺财气愤地吼道。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旺财找驴的故事,详细刻画了旺财、大海、乡长、派出所长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在鞭挞不良风气的同时,弘扬了正能量。

B. 旺财作为一个普通农民,把直接参加农事劳动的驴看得很重,他四处找驴,接受大海派人买来的赃驴,表现了自私的性格特点。

C. “现在都是啥年代了,哪儿还有贼?”表现了村支书大海创“文明村”心切,只讲光明的一面,避而不谈农村治安存在的问题。

D. “我就报警,才不管你评不评文明村呢。”旺财的这句话表现了复杂的性格特点:找驴心切,报警是我的权利,缺乏大局意识。

2.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你怎样评价村支书大海阻止旺财报警的做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