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习近平在北师大考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习近平在北师大考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岁末年初,《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反《朗读者》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综艺频道热播,成收视热点。而《中国诗词大会》“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定位更 是让不少观众连连感慨:“除了生活中的苟且,电视里也有诗和远方。”

要求:综合理解上述两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重视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因此,我想说: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最近名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前十二名文化大国”的调查结果已经揭晓。中国以拥有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位居第二名,这个好消息令大家欢欣不已。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与拥有众多备受欢迎的现代文化的美国作比较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很多外国朋友欣赏的时候,我们自身是否足够重视它呢?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 现实情况值得社会担忧。如今很多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他们对外来文化有高度的认同。于是我们不再对“哈韩”、“哈日”感到大惊小怪,不再对好莱坞影片感到陌生。其实,感受、学习外国文化的精华并没有错。但过分的关注与模仿必将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可以说,外来文化已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著名作家冯骥才实地考察并用所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是啊。倘若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绸缪。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为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耀眼的光彩。 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我们理应满怀信心并且坚信: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民族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拥有勃勃生机。 【解析】试题分析:两则材料实乃问题的一体两面,“一体”就是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经典文化,“两面”指的道理与现象、正面和反面、领导人与普通大众,等等。材料一从领等人的角度,批评对待经典的错误做法,即漠视经典、淡化传统,指出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塑造与传承的重要作用。材料二则从社会现实角度,谈在娱乐文化充斥荧屏的当下,大众并不排斥经典,至从内心接受并喜爱经典。经典提升了大众的审美品位,让大众找到了久违的文化原乡。当然经典在当下的传播也需要讲究方式,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谈在当下如何看待经典的问题:(1)文化经典不能去,民族之魂须长存。(2)阅读古代经典,传承中华文化。(3)大众需要经典,经典从未过时。(4)借助现代传媒,培植文化基因。 点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需要注意: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市文明办在全市主要居民小区举办“衣旧情深”旧衣回收活动,下面是对活动中所收旧衣进行处理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处理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但娱乐性只是一种催化剂。任何一部能够让人记得住的经典作品,_____,当然,娱乐性和原创性也不是对立的,______,就能让观众在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获得观赏的乐趣,从而愉悦心情。也就是说,______,只有融入人文关怀的娱乐性才具有更加强烈的感染力。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羊伴随人类的时间久远,与人类关系密切;  ①  形体适中,攻击力差,  ②   对人  ③  毫无威胁;又因其食草,而产出的  ④  是奶、肉、毛、皮;且  ⑤  性格温顺,易于驯服,故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在古人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  ⑥   被赋予种种文化含意和象征。

 

A.

一定

/

这种动物

B.

加上

似乎

/

总之

C.

加之

/

几乎

D.

所以

固然

竟然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

C. 天气炎热,水果从南方运往北方,从种植户到批发商再到超市,中间经历了太多的环节,谁能保证不会不出一点问题?

D. 2017年3月以来,全国楼市刮起新一轮调控“风暴”,新房降价空间打开,而与之对应的则是,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日益浓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承栽着人们的希望,也带来了无尽想象。

②春节庙会上,历史悠久、陈陈相因的民俗活动,如舞龙、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等,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③空谈屏蔽了真相,纵容了虚伪。一些贪官污吏当政之时,都大言炎炎,冠冕堂皇,仿佛天下正义尽在掌握,私下却蝇营狗苟、伤天害理。

④官修的正史显得过于沉重,但以正史为题材的小说却将历史的风云演绎得跌宕起伏:无数的民族英雄、家族英雄、草莽英雄,通过中国文人的礼赞,在小说中尽显其沧海横流的本色。

⑤在跨年雾霾中,防霾产品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是经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纯粹是无稽之谈。

⑥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