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B.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 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D. 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 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至上”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 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 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 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 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 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1.A 2.D 3.C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无中生有。依据第2段判断。相关内容是说“‘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并非说是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选项B前半句表述错误。 2.试题分析:B项中“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错,属于无中生有,根据原文第二段内容,儒家包括“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但并未说他们只关注政治秩序。 点睛:1.审题:第一,明确题干,考查对“原文内容的表述”的理解;第二,明确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2.具体步骤:①根据题肢锁定与之相关的区域;②认真核对原文,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③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比如,选项B中的“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对应原文第二段内容,比较发现原文并未有“题目只关注政治秩序”的表述。 3.试题分析:D项“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但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目的不一定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出去吃饭前,用网络搜索附近的饭店,看看哪家比较近、比较实惠,结合网友的好评、差评,最终确定饭店并选好了菜单。

出门旅游前,上网先搜索旅游的路线,定入住的宾馆,寻找到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土特产,然后再背上行囊,按照事先做好的功课,完成一次验证之旅。

搜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快捷,但静下心来,似乎又觉得少了些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7分)

答:

 

查看答案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两位我国古代诗人及其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下,有人觉得反腐太严,感叹官不聊生。有这些想法的人的出发点是错误的。                                                            。这个典故包含着深刻的兴衰治乱之理。

他却认为,秦以无道,政苛民怨,高祖因之,可以弘济

诸葛亮治蜀时,颇尚严峻,人多怨叹

知古可以鉴今

而如今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有人劝他学习汉高祖约法三章,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所以,应当威之以法,限之以爵

A. ②⑤①④⑥③    B. ②①⑤③⑥④

C. ③②⑤①④⑥    D. ③②①⑤⑥④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那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非像有的人那样,从不固步自封,思想开放,能够不断自新自强,但这种人毕竟太少了。

在体育方面,年轻人四肢柔软,比老年人更适应各项运动

犹如学习语言,在表达和发音方面,年轻人的舌头比老年人更灵便

可见,晚学总不如早学那样从容自如

这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幼年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最为重要

实际上早期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是培养习惯

A. ⑤④⑥②①③    B. ⑤②①③④⑥

C. ⑥②①④⑤③    D. ⑥⑤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