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里,居民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里,居民们互相防范,唯恐有人对自己不利,镇子里整天死气沉沉。后来,一个老者种了一片葡萄,葡萄成熟之际,老者发出一则广告:欲买葡萄者,自行采摘,自行称重付费。不久,镇里的人们发现,他人并不像自己想得那样坏,而是值得信任的。从此,那里的人们和谐相处,镇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事情传开后,很多人慕名前去访问,有的人甚至想要在那里常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将心墙拆除 世界本来到处都是明媚的阳光,阳光里,燕子在白云下飞翔,桃花在灼灼的绽放,人们在辛勤的劳作,蚱蜢在欢快的跳跃。可是如果处处竖起了高墙,把阳光挡住,把春风挡住,把美也挡住,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处处阴冷,处处黑暗,处处让人痛苦难耐。 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倘若心墙高竖,隔膜便会产生,猜忌便会产生,罪恶便会产生。那我们每个人都将生活在煎熬之中,那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热。 得我读过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里,居民们相互提防,唯恐有人对自己不利,小镇里整天死气沉沉。后来,一个老者种了一片葡萄,在葡萄成熟之际,老者发出一则广告“欲买葡萄者,自行采摘,自行称重付费”。不久,镇里的人们发现,他人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坏,而是值得信任的。从此,那里的人们和谐相处,镇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事情传开后,许多人慕名前去访问,有的人甚至想要在那里常住。 我认为,偏僻的小镇之所以死气沉沉,人们相互提防,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竖起了高高的心墙,信任、关爱、友谊、幽默等人世间最美的东西,都被隔在了心墙之外,而让人苦恼的东西便一个一个化作了他们生活道路上的坎坷、泥泞、荆棘。而当他们的心灵被老者的举动唤醒,拆除了心墙,他们就发现了这世界的真善美,他们才真正快乐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心墙也高高地竖立着,阻碍着人与人的沟通,破坏着社会的和谐。我们一见有陌生人走过来搭讪就怀疑对方是不是小偷或骗子,怕他们给我们带来伤害;我们看到马路上有摔倒的人,总是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上前扶,因为在我们心里防备着“碰瓷”,防备着成为另一个彭宇……我们的生活实在太累了! 这个世界上确实有许多自私自利的人,有许多不知羞耻的人,有许多冷漠狠毒的人,他们为了权力、金钱、欲望,践踏了社会道德,毒化了社会风气,这恐怕是心墙高竖的一大原因。但我们应该知道,小人、坏人只是少数,肮脏的垃圾道口毕竟只是高楼大厦的一小部分。我们不能总是一边防范着他人,一边抱怨着人心不古;一边吝于付出,一边渴望救助;一边竖起高墙给这世界增加阴影,一边却责备生活中少了阳光。实际上每一个人都不想在这样的冷漠与隔膜中度日,都希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少点寒冷,多点温暖。我们都希望正能量能广泛传播,只不过,只有希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付诸于行动,因为只有每一个人参与进来,正能量才能得到传递。 那么,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现将心墙拆除吧!然后,按照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去做,再按照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去做。这样一来,阳光会更明媚,桃花会更灼灼,人世会更幸福安宁!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这是一则带有寓言性质的材料作文,材料表面的指向是有关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信任、诚信等的话题,内涵其实仍是关于人性、人心等方面的探讨,即人心都是向善的,向往真善美的,向往真诚、友善、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有这个条件、环境、氛围,以及带领、创造、营建这种风气的引领者,带路人(好的政府,、领导,先驱、榜样)。因此可从两方面立意,①从众人的角度可立意:人心都是向善的,让人性中的“美”之花绽放。②从老人的角度可立意:创建美好的社会需要领路人、组织者,需要先驱、榜样。 点睛:故事类作文是材料作文常见的类型,故事中有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会成为立意的几点,这也就符合了材料作文立意的开放性的特征,但众多的立意并不是都是最切合题意,这就有高下之分。那如何找到最佳的立意呢,很简单,就是分析故事的主旨,故事的主旨就是最佳利益。此题注意抓住材料中的“他人并不像自己想得那样坏,而是值得信任的。从此,那里的人们和谐相处,镇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一主旨句进行立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划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和结构基本相似。

时间的足迹会踏遍生命中的每个角落,不曾遗漏,当然也不会停歇。在流失的时间中,我们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如今的英俊少年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还记得影视剧中的测谎专家吗?他们能从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说话声音和遣词造句中,发现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秘密。不过,这种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太高端了,有没有什么更简单的方法能够看透人心呢?

以色列研究人员最近发现,①    。当人们书写的内容是谎言时,往往下笔更重、写的字更高更长;②    ,画面的视角,则往往会从第一人称视角转换为第三人称视角。这是因为谎言编造需要更长的时间思索,因而人们写字时会下意识地犹豫、拖沓,③   ;同样的,由于绘画的内容是大脑“编造”的,因此具有全局性,所以往往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出现的,反之则不然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封建社会为官之写照。可是,柳宗元竟穷困到死后无力下葬的地步,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理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死后第三年,柳州人民为其立祠,建造了柳侯祠、柳侯衣冠冢、柑香亭、祷雨亭等,深深怀念这位好官。

①他却不为金钱所动,严于律己,粗茶淡饭,高风亮节

②柳宗元身为柳州刺史,集地方大权于一身

③他在治理柳州期间,重修文庙,教化民风

④深得百姓爱戴,赢得“柳柳州”的美称

⑤虽说那时没有现在的经济环境,但收点下属的“馈遗”不是没有机会的

⑥革故鼎新,废除奴役,种柑植柳,扶助农桑

A. ③⑥①⑤②④    B. ③⑥④②⑤①

C. ②①④③⑥⑤    D. ②⑤①③⑥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央高层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频繁发声,不仅反映新一届政府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决心,更显示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B. 小说家曹寇认为,“受难者”张贤亮的题材选择和书写方式属于一种艺术上的诚实,这种题材与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个体在一种极端状态下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景观。

C. 随着朝珠耳机、黄袍加身T恤衫等包含故宫元素的创意产品,公众对故宫的固有印象被大大颠覆了,不禁感叹原来故宫也可以这么有创意。

D. 专为网络视频定制的微纪录片《中国词儿》,意在通过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那些“名词”为窗口,吸引每个人参与讲述历史、分享历史、重温历史。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__________,而是要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前进道路上的层层坚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②与其__________,不如果断放弃,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在迅速发展,保守落后的事物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只有灵活应变,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同行、超越自我,才有竞争力;倘若__________,懒于创新,不是事业做不大,就是会惨遭淘汰

A.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墨守成规    B.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C. 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D. 抱残守缺    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