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①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白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官员,对作者有知遇之恩。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山”一句是说青山想同叶衡说话,表明词人此时此刻有攀附丞相之意。

B. “烟雨”两句写烟雨弥漫凄迷,无情地阻断了青山的脚步,使其无法前来。

C. “人言”二句是词人借用人们的一种说法,说人的头发因为愁苦可以变白。

D. 结尾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调侃,如果愁苦能催白头发,那沙鸥就一身是愁。

2.“联翩万马来无数”化静为动来写山,颇具情趣。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B.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C.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黄景仁《都门秋思》)

D.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3.白居易《白鹭诗》云:“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 。”后人评价说,“白诗言愁显 ,辛词言愁晦。”请结合诗句简要说说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诗人在抒发情感、表达情怀时常常会运用典故。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用“ ① , ② ”,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业未成的不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廉颇自比,“ ③ , ④ ”,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陆游在《书愤》中,借用檀道济的故事,“ ⑤ , ⑥ ”,写出了壮志未酬的苦闷;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⑦ , ⑧ 。孔子云:何陋之有?”说明主人因为 “德馨”,所以陋室不陋。

 

1.A 2.A 3.答案示例一: 白诗直接抒情,一二两句说虽然自己刚到四十,身体还没有完全衰老,但因为愁多苦闷,已然满头白发了,感叹年华易老;辛词间接抒情,上片用青山作类比,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想得到赏识而不得、想报效国家而不得的愁苦。 答案示例二: 两诗虽然都借动物来写愁,白诗相对直白,辛词更加隐晦。白诗三四两句无疑而问,说你白鹭没有愁苦为什么满头垂丝,借此说明自己是因为愁苦而满头白发,这就比较直接;辛词下片借调侃沙鸥浑身都是愁,用轻松诙谐的方式,含蓄地写出了词人的愁苦,愁苦更加隐晦。 4.①出师未捷身先死 ②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廉颇老矣 ④尚能饭否 ⑤塞上长城空自许 ⑥镜中衰鬓已先斑 ⑦南阳诸葛庐 ⑧西蜀子云亭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理解类试题,考生要认真研读文本结合选项中的理解,准确判定选项中存在的问题。A. “青山”一句是说青山想同叶衡说话,表明词人此时此刻有攀附丞相之意。“攀附丞相之意”的理解有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手法考查的一道试题,文本中的手法是化静为动,选项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是动静结合的手法。 3.试题分析: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本题从“白诗言愁显 ,辛词言愁晦。”角度去分析作答即可。 4.试题分析: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 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穀之身,亦有不为爵劝,不以禄勉,以忧社稷者乎?”莫敖子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王曰:“大夫此言,将何谓也?”

莫敖子华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

“昔者叶公子高,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

“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两御之间夫卒交。莫敖大心抚其御之手,顾而大息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日至矣!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

“昔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①。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棼冒勃苏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逾深溪,蹠穿膝暴,七日而薄秦王之朝,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水浆无入口。秦王曰:‘寡人闻之,万乘之君,得罪一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遂出革车千乘,卒万人,与吴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

“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谷负离次之典②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此蒙谷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纒,田六百畛。蒙谷怒曰:‘谷非人臣,社稷之臣。苟社稷血食,余岂患无君乎?’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无胄。”

王乃大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耳?”

莫敖子华对曰:“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取材于《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郢:楚国都城 ②离次之典:也叫“鸡次之典”,是楚国统领各个领域的国家法律大典。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君以掩方城之外   恢:发扬

B. 于是粮潜行         赢:背负

C. 宵哭             吟:吟诵

D. 而能立             冯:同“凭”,凭借,依靠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禄勉             蒙谷负离次之典浮于江

B. 谓也             水澹澹

C. 多与存国相         君王诚好贤

D. 能有之耳           用亡郑以陪邻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

身穿朴素的黑绸衣服上朝,穿着粗朴的鹿皮衣服居家

B. 若扑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

你们如果能打倒一个敌人,(把敌人)来交给我,那么国家也许就胜利了

C. 苟社稷血食,余岂患无君乎

如果国家平安无事,我难道会去忧虑没有国君(而无官可做)吗

D. 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

②万乘之君,得罪一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

5.莫敖子华向楚威王讲述了五个“忧社稷”的臣子的故事,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他们的表现。

6.“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是一个有名的典故,请简要说明这一典故的寓意,并自选一个角度谈谈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超过了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的热议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倒,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民间自发的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取材于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殖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

近年来,垃圾问题全面爆发,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不可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例如,在加州洛杉矶附近的小城克莱蒙有一种生态屋,它利用本地土壤作为建筑材料,屋墙使用了类似中国干打垒的技术,屋子的整体形状很像陕北的窑洞,其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还曾经展出过洛克菲勒·艾比的马桶,它是一个瑞典人设计的专利产品,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取材于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之路的可行性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念,未来,会有更多的地区加入这一行列。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 → 产品 → 废弃物排放”,这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照此运行下去,必然会出现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的局面,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这种发展模式,走上人类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 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有关报道,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拥有欧洲最先进和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取材于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多半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B. 垃圾处理成为城市发展重要工作

C. 垃圾焚烧发电能实现“变废为宝”

D. 垃圾焚烧发电成本高且危害健康

2.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垃圾焚烧的必要条件是分类

B. 垃圾分类加大垃圾处理难度

C. 垃圾分类可以有限回收资源

D. 拾荒大军对垃圾分类有贡献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工业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物质

B. 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应用越广泛制造的垃圾就会越多

C. 工业文明对资本增殖的追求导致资源转变为各种垃圾

D. 解决了垃圾问题就解决了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4.根据“材料二”,解释“生态文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

B.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形态

C.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应批判工业文明

D. 生态文明是对各个传统文明的回归

5.根据“材料二”,推断下列商品最符合“零废弃”理念的一项是

A. 纽扣电池B.纯棉衣物C.共享单车D.塑料餐盒

6.下列对三则材料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蒸汽:“汽”不可以写作“气”

B. 缓慢:“慢”的第二笔是“丶”

C. 矿藏:“藏”读“cáng”,取“储积”之义

D. 毋庸置疑:可以写作“勿庸质疑”,“毋”读“wù”

7.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作文。

所谓对手,是指水平不相上下的竞赛的对方;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面对对手,化压力为动力,积极进取,对手是成功的另一只手;轻视对手、嫉妒对手或者畏惧对手,则常常被对手击溃,最终一事无成。

请以“对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根据前后语句,在下面横线处,拟写两句话,使语段语意完整

①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做成甜柠檬汁。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挫折。对一个消极的思考者而言,挫折可能是一块让他接近失败的绊脚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你皱眉,它也皱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三句话在表达方面各有不得体之处,请加以指明。

A.村东头的王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___________不得体,因为___________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___________不得体,因为___________

C.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急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着火啦!冲天的大火!大火吞噬了太阳!遮住了大地!”

___________不得体,因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