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面孔》这一部以小见大、由“面子”到“里子”的文化百科全书,开始 ① 掌握到了“走心”的诀窍。《中国面孔》第三季 ② 从明星嘉宾的选择还是问答环节的设置都 ③ 符合年轻人的胃口,这无疑是 ④ 当下收视主力人群发出的一次强力号召。让新生代在熟悉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⑤ 热爱祖国的文化传承,正是文化综艺 ⑥ 追求的目的。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刚刚 | / | 也 | 向 | 因而 | 屡次 |
B | 渐渐 | 无论 | 更 | 对 | 进而 | 应当 |
C | 稍微 | 只有 | 才 | / | 或者 | 特意 |
D | / | 不管 | 很 | 从 | 或许 | 即将 |
A. A B. B C. C D.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在2016年“公民道德宣传月”中取得了很大成就,是由于全社会成员共同关注并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结果。
B. 一个社会文明进步与否,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C. 巾帼原本是古时贵族妇女在祭祀大典时佩戴的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珍贵头饰,其上往往装缀着金珠玉翠。
D. 城镇化自从采取了逐步扩展的方式,城中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沿地区,需要从基层社区的土壤中由下到上地建设。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带一路”的提出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3年时光,但它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②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从数据看来,外贸企业整体积重难返,出口跌幅太大,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好转。
③一直以来,市立中学高度注重学生品德养成与成才教育的紧密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典型整合罄竹难书。
④公安部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包括网络赌博在内的各类赌博活动,踊跃举报,无疑是“斩草除根”,让网上赌博韬光养晦。
⑤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
⑥作者笔下的文字靓丽挺拔,在不同题材的文字中,我们总能读到他对美轮美奂事物的捍卫、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
(2)李商隐《锦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兴,引发感慨万千。
(3)辛弃疾渴望杀敌报国而在诗词中多次提到“剑”,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说自己夜间“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从军行七首(选二)
王昌龄
其三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③。
其六
胡瓶④落膊紫薄汗⑤,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⑥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龙荒:荒原。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
B. “日暮云沙古战场”用意象“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
C. “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关注边塞安危。
D. “辞君一夜取楼兰”写出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E. 两首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2.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鉴,字林伯,乐陵厌次人也。出自寒素,雅志公亮。仕魏,历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多所纠正,皇帝惮之。出为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
武帝受禅,封堂阳子。入为司隶校尉,转尚书。时秦、凉为虏所败,遣鉴都督陇右诸军事,坐论功虚伪免官。后为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坐讨吴贼虚张首级。诏曰:“昔武牙将军田顺以诈增虏获自杀,诬罔败法,古今所疾。鉴备大臣,吾所取信。往事西事,公欺朝廷,以败为得,竟不推究。中间黜免未久,寻复授用,冀能补过,而乃与下同诈。所谓大臣,义得尔乎!有司奏是也,顾未忍耳。今遣归田里,终身不得复用,勿削爵土也。”久之,拜光禄勋,复为司隶校尉,稍加特进,迁右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前代三公册拜,皆设小会,所以崇宰辅之制也。自魏末已后,废不复行。至鉴,有诏令会,遂以为常。太康末,拜司空,领太子太傅。
武帝崩,鉴与中护军张劭监统山陵。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劭,骏甥也,便率所领催鉴速发,鉴以为不然,保持之,遣人密觇视亮,已别道还许昌,于是骏止,论者称之。山陵讫,封昌安县侯。
无康初,为太尉。年八十余,克壮慷慨,自遇若少年,时人美之。寻薨,谥曰元。
(选自《晋书·石鉴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
B.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
C.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
D.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是
A. 受禅,文中指接受禅让。在中国古代,皇帝把帝位让给别人称为禅让。
B. 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有时也指上级下达的文书,是一种命令文体。
C. 爵土,官爵和封地,古代分封给皇室贵族或有功之臣的名位和土地。
D. 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石鉴志高秉正,皇帝都忌惮他。石鉴出身于贫寒家庭,志趣高雅,对时政人事屡有纠正,皇帝都畏惧他,所以调遣他外出做官。
B. 石鉴历任要职,其间多有反复。石鉴曾担任尚书左丞、尚书、右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尉等重要职务,其间也曾被降职甚至免职。
C. 石鉴弄虚作假,很令朝廷失望。石鉴监督陇右军事时,因虚报战功被免官;后任镇南将军,又因虚报战绩被治罪,皇帝对他很失望。
D. 石鉴做事稳重,受到人们称赞。张劭率兵催促石鉴赶快出兵讨伐汝南王司马亮,但石鉴按兵不动,只是派人监视,事后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武牙将军田顺以诈增虏获自杀,诬罔败法,古今所疾。
(2)自魏末已后,废不复行。至鉴,有诏令会,遂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