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是岁,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是岁,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庭尉。释之奏当:“此人犯跸,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它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人有盗高庙坐前玉环,得;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无道, 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至族,而君法奏之,非吾所以恭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帝乃太后许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汉张释之为廷尉,文帝出行,有人惊乘舆马,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奏当此人犯跸,罚金。上怒,释之曰:“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颜师古谓:“言初执获此人,天子即令诛之,事即毕。”唐柳浑为相,玉工为德宗作带,误毁一銙,工私它玉足之。帝识不类,怒其欺,诏京兆论死,浑曰:“陛下遽杀之则已,若委有司,须详谳乃可。于法,罪当杖,请论如律。”由是工不死。予谓张、柳之论,可谓善矣,然张云“上使使诛之则已,”柳云“陛下遽杀之则已”,无乃启人主径杀人之端乎!斯一节未为至当也。

                                                 节选自《容斋五笔》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人犯跸,罚金          当: 应当

B. 是法不于民也            信:取信

C. 帝乃太后许之。          白:告诉

D. 工私它玉足之            市:买

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前当的一项是(       )

   盗先帝器           ②吾属廷尉者欲至  

而君    法奏之        ④    事即毕

A. 乃    其    以      之    B. 乃     之      以     其

C. 其    之    为      乃    D. 以     其      为     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B. 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C. 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D. 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4.以下句子全都直接表现出张释之依法处理的一组是(      )

①此人犯跸,当罚金

②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③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④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

⑤于法,罪当杖

A. ①⑤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⑤

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释之和柳浑作为执法者都能贯彻有法必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张柳二人据理力争能够成功,还因为都遇到了贤明的君主,可见,封建社会皇权凌驾于法令之上。

B. 张释之认为即使犯同样的罪,也要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C. 柳浑认为,皇上当时可以杀了玉工,如果把他交给有司,有司一定会佯装调查才行。

D. 《容斋五笔》 认为张柳二人依法论处的行为固然可敬,但言语上也有失当之处。

 

1.A 2.B 3.C 4.C 5.C 【解析】 1.试题分析:当:判处。该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很有迷惑性,如作应该的意思,可以翻译为应当罚钱。当 (dāng):(1)<动词>对着;面对。《木兰诗》“~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2)<动词>在;处在。《石钟山记》:“有大石~中流。”(3)<介>在;在……时候(地方)。《兰亭集序》:“~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4)<动词>担当;担任。《陈情表》:“猥以微贱,~侍东宫。”(5)<动词>承担;承受。《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罪愆。”(6)<动词>忍受。《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7)<动词>执掌;主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指南录>后序》:“北邀~国者相见。”(8)<形>相当;对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9)<动词>判决;判罪。《史记-李将军列传》:“吏~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赎为庶人。”(10)<动词>抵敌;抵挡。《赤壁之战》:“非刘豫州莫可以~操者。”⑾<动词>遮挡;遮蔽。《项脊轩志》“垣墙周庭,以~南日。”⑿<副>应当;应该。《陈情表》:“臣生~陨首,死~结草。”⒀<副>会;将会。《孔雀东南飞》:“卿~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赤壁之战》:“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续发人众。” ⒁<副>要;将要;就要。《书博鸡者事》:“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焚汝庐,戕汝家矣!” ⒂指过去的某一时间。《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当dàng:(1)<形>合适恰当。《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兮。”《采草药》:“古法采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2)<动词>适合;适应。《促织》:“将无献公堂,惴惴恐不~意。”《芙蕖》:“群葩~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3)<动词>当作。《战国策-齐策》:“安步以~车。” (4)抵押。《捕蛇者说》:“募有能捕之者,~其租入。” (5)<动词>用东西作抵押向当铺借钱。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抽衣~药钱。”(6)<动词>抵得上;够得上。《游黄山记》:“因念黄山~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7)<形>本(地);同(一天)。《智取生辰纲》:“~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8)<名>器物的底部。《韩子非-外储说右上》:“尝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可以盛水乎?’” tǎng通“倘”。如果。《荀子-君子》:“先祖~贤,后子孙必显。”[当路]⒈当权。⒉拦路。 2.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虚词填空,与以往考查虚词的判断意义和用法不同。这种题型要结合前面语境加以推断。第一处语境是有人偷高庙坐前玉环,皇帝认为廷尉处罚轻了,因为那人偷的是帝器。所以“人无道, 盗先帝器!”空处应填“乃”意思是竟然,表达皇帝极端的愤怒。第二处语境是说皇帝想让廷尉灭他的族,要加重处罚,可是释之却想按法律条文来处理,因此第三处是“以”,按照的意思。据此可以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3.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言断句。 “廷尉天下之平也”是判断句,“廷尉”一词后应断开,因此D项可以排除。“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 意思是廷尉作为国家最高司法官,执法是否公平公正影响到全天下的司法。“一倾”后要停顿,因此AB项错。 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如该题中有判断句,陈述对象后面一定要断开来。 4.试题分析:在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选文中出现的人名不止一个,而我们在答题时需要熟悉的仅是题干中的这个人的行为举止,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主人公来做初步的筛选: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这个人”所说所做所想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可以排除了。如果是“这个人”,就要结合语境翻译理解提供的句子是什么意思,是否能表现题干中强调的主人公那种品质。如该题题干有几个限制词,“直接”“张释之”“依法处理”,选项中只要有一个方面不符要求的就可以排除。②④是皇帝所说,不属于直接表现。⑤是柳浑说的。因此选C。 5.试题分析:作答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的题型,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等。做题时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对比对即能发现问题。C项对应的原文意思是“陛下若杀了玉工也就罢了,如果交给主管部 门查办,就必须详细审议;况且在春季执行,请容我按照法律审判,奏请定罪。”并非“应当杀”“佯装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第一篇题为《逍遥游》,这篇文章纯粹是一些解人颐的故事。这些故事所含的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这些必要条件的第一条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为了实观这一条,必须充分自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德”,“德”是直接从“道”来的。庄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同老子的一样。例如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末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所以我们的“德”,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

联系着这种自由发展的观念,庄子作出了何为天、何为人的对比。他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他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是同等地幸福。《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庄子》的《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放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可是,像这样断长、续短的事,恰恰是“人”尽力而为的事。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也许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他们发现有些东西对他们有好处,就迫不及待,要别人也有这些东西。可是他们的好心好意,却只有把事情弄得更惨。《庄子》的《至乐》篇有个故事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鲁侯以他认为是最尊荣的方式款待海鸟,的确是好心好意。可是结果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政府和社会把法典强加于个人以同其事,也发生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原因就在此。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在宥》)在宥,就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

    如果不是“在宥”天下,而是以法律、制度“治天下”,那就像是络马首,穿牛鼻。也像是把凫腿增长,把鹤腿截短。把自然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庄子称之为“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它的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以上所说,仅只是庄子的求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任何政治、社会哲学所希望做到的,充其量都不过如此吧。

1.根据文章观点,下列事物没有获得相对幸福的一项是(    )

A. 翱翔于蓝天的雄鹰。

B. 随项王驰骋沙场的乌骓马。

C. 牛背上吹起短笛的牧童。

D. 刚刚为婴儿洗过澡的母亲。

2.下面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只要可以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就可以使我们得到相对幸福。

B. 由于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所以获得绝对幸福比获得相对幸福要困难。

C. 顺乎天即顺乎自然,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即人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

D. 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但结果却与期望恰恰相反。

3.根据文本内容下列理解推断正确的是(     )

A. 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因而它比当时任何一种哲学都要高明。

B. 庄子追求的是相对幸福,老子追求的是绝对幸福。

C. 老子和庄子都主张不治之治,是因为以人灭天,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D. 老子和庄子都认为我们的自然能力就是“德”,“德”是直接从“道”来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节指的是阴历中“年”的开始,古人又称为“元日”“元正”等。春节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不一定是同时的。

B. 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古人写此节的诗词很多,例如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 寒食节要禁烟火,以纪念介子推。唐代诗人韩翃的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的就是寒食节情景。

D. 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天气转暖,李清照形容它“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凭借“江南三部曲”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之后,作家格非又凭新作《望春风》入选“新浪好书榜·2016年度十大好书”。

B. 因为高速铁路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所以其安全程度是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

C. 人民日报推出“创新升级中国制造”专栏,向世界展现中国制造业品牌在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创新,也为制造业做大做强提供借鉴。

D. 21世纪后,随着网络时代智能手机和大量社交软件的普及,书信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书信收藏逐渐升温的原因是因为人们更看重其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        的工程,必须从娃娃抓起。        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文火熬粥的“慢功夫”,要少一些急功近利的       ,多一些        的滋润。

A. 基础性  推行  灌输  如沐春风    B. 系统性  推进  灌注   春风化雨

C. 基础性  推进  灌输  春风化雨    D. 系统性  推行  灌注   如沐春风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qiè )懦     洗 (dí )   废 (chí)       为人(chǔ)世

B. (bò)        (zhàng)簿    鞭 (chī)       心急火(liáo)

C. (miǎo)       (pì)睨       装(zài)        不(xiào)子孙

D. (bàn )       (wū)告       (liàng)丽      螳臂(dāng)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