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程千里列传 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程千里列传

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      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竞不能拔。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虽殁如存。其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日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B. 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日/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C. 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日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D. 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日/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B. 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亦即诏书。

C. 御史中丞:官名,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仍以中丞代行其职。

D. 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兆人程千里,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被招募到碛西的军人,凭借多次的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

B. 李献忠因为跟安禄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碛北,并多次侵扰边疆。唐玄宗对李献忠感到很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

C. 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活捉他。

D. 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许杀身报国而贬斥叛变成为贰臣,程千里因被叛贼活捉而投靠了贼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

(2)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

 

1.A 2.B 3.D 4.(1)葛禄将李献忠和他的妻了儿女以及帐下数千人都捆绑起来,交给程干里,程千里飞快地传回捷报,唐玄宗很赞赏他的勇武。(省略句及状语后置句、“缚”、“飞表献捷”、“壮”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这不是我作战的过错啊,这是天意啊!替我转告各位将士,宁可突然失掉主帅,也不可丢失城池。(判断句、“诸”、“乍可”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解析】试题分析: 1.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程千里是京兆人。他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碛西募人,多次凭借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年,他被授予御史中丞。天宝十二年,兼任北庭都护,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领部众归附唐朝,隶属于朔方军,唐玄宗为其改赐姓名叫做李献忠。李林甫统领朔方节度,任命李献忠为副将。之后又下诏,将李献忠部落转移,隶属幽州管辖,李献忠和安禄山素来不和,恐惧不敢奉诏,于是背叛朝廷逃回碛北,多次成为边关大患。唐玄宗对他感到很愤怒,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 天宝十二年十一月,程千里的军队到达碛西,用书信晓谕葛禄,命令他帮助朝廷。李献忠势单力孤,归降了葛禄的部落。葛禄将李献忠及其妻子儿女、帐下数千人都捆绑起来,交给程千里,程千里飞快地传回捷报,唐玄宗很赞赏他的勇武。天宝十三年三月,程千里在勤政楼献上俘虏李献忠,最后将他在朱雀街斩首,程千里凭借功绩被授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然留任辅佐治理羽林军。安史之乱发生后,朝廷下诏命令程千里在河东招募兵勇,充任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天宝十五年正月,程千里被升迁为上党郡长史、特进,代理御史中丞,派兵守上党。叛贼来攻城,多次被程千里击败,凭借功勋多次升迁,直至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任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包围城池,并且多次带领少量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于是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生擒蔡希 德。双方精锐的骑兵交战得很激烈,差一点就要生擒蔡希德,但是蔡希德的救兵到了,程千里于是收拢骑兵撤退,可是护城河的桥坏了,他掉进了坑里,反而被蔡希德抓住了。程千里抬头告诉自己的骑兵说:“这不是我作战的过错啊,这是天意啊!替我转告各位将士,宁可军队失掉主帅,不可丢失城池。”士兵们听到后都流下了眼泪,早晚严防死守,叛贼最终也没有攻下城池。程千里被俘到了东都洛阳,安庆绪给他安排了住处,专门给他安排了伪职特进,把他囚禁在客舍中。等到安庆绪败走的时候,程千里被严庄杀害。 这一年的十二月,皇上驾临丹凤楼大赦天下,其中说到:“忠臣侍奉君主,只有杀身报国而不会叛变成为贰臣;烈士为国捐躯,即使死了也像活着一样。像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这些人,马上追赠官职,寻访他们的子孙,加封他们的官爵,家中人口都多多给予抚恤。”于是从此给予厚待的人,无不是要求节义完备的.而程千里终究因为被生擒到叛贼的朝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扁担三传奇

英轩

黑七的爪牙嚷道:“闪开闪开。”

人群自动让出一条缝。黑七走进场子,只见地上摆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各色药材。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汉子手中拿条扁担,正口若悬河的说着什么。见了黑七,便放下扁担,双手抱拳,打了个拱。黑七像是没看见,绕着场子走了一圈,然后定定地看着那汉子,问:“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扁担三?”  

那汉子说:“不敢,都是江湖人的戏谑之言。”

黑七弯腰拿起扁担看了看,那是一条用南竹板子做的扁担,三尺多长,两分多厚。又撑在地上压了压。说:“你这扁担能治病?”

扁担三说:“祖传的手艺,治些皮毛,见笑见笑。”

黑七又问:“你到这里扯场子,可知这是谁的地盘?”

扁担三抱拳说:“在下初来乍到,未曾登门拜访,还望海涵。”

“都三月了,还初来?”

扁担三还未答话,黑七又说:“闲话少扯。我今天先见识见识你的手艺,治得好呢,自然有赏,否则,立马给我滚蛋!”

黑七说完,在场外的爪牙便扶进一个弯腰曲背的汉子来。那汉子似乎很痛苦,双手撑住腰,口中不住的呻吟。黑七对扁担三说:“这是我兄弟,前些时候闪了腰,你看着整治吧。”

扁担三给那汉子简单查看了一下,问:“怕不怕挨扁担?”

那汉子说:“我这腰怕是吃不消。”

黑七说:“别给老子下软蛋!”

扁担三拿起扁担,绕着那人走了一圈,说:“你不挨三扁担,那弯腰屈膝的毛病怕是好不了。”说着就举起扁担说,“我可真打了。”

那汉子拱着脊背,侧过头来答道:“你打。”  

扁担三的扁担并没有打下来,而是轻轻的落在那人的后背上。问:“是这儿痛还是哪儿痛?”

那人答:“整个腰都痛。”扁担三突然举起扁担打下,只听“啪”的一声响。扁担重重地打在那人的后腰上。他整个身体往下一闪,接着又拱了起来。扁担三问:“承受得住?”那人说:“还行。”扁担三又是一扁担。那人身体又是一闪,再次拱起。扁担三问:“能行吗?”那人说:“还好。”扁担三再次举起扁担,又是一声响。扁担三说:“站起来吧,好了。”那人站起来,扭了扭腰,脸上就露出了笑容,说:“稀奇,真好了。”扁担三撮了两副药,包好,递与那人说:“吃了这药,三天后准好。”

黑七在那汉子腰上拍了几下,问:“真不疼了?”那汉子说:“好多了。”

黑七这时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对扁担三说:“有请师傅。”说完,几个爪牙就去收扁担三的药摊。扁担三说:“你们这是干什么?”黑七说:“松本小队长的腰痛病犯了,烦请大师去医治。”扁担三说:“日本人?不去!”黑七鼻孔里哼了一声,说:“那可由不得你!”说完大步走出了场子。爪牙们押着扁担三跟在后边。

这松本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自从他来到这个据点,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但那时是日本人的天下,只得忍气吞声。他的腰就是前些天下乡抢夺时扭伤的。虽然据点也有个军医,治了好几天,不但没有好转,疼痛反而加剧。早就听说扁担三的名号,所以今天他才派汉奸黑七来试试真伪

扁担三被带到镇西头的鬼子据点里。松本躺在床上,黑七点头哈腰的对松本说明情况。松本抬头把扁担三上下打量了个遍。说:“你的良民的,皇军大大的亲善……”还说了些什么,扁担三没听清。黑七一边给扁担三翻译,一边说:“识相点,治好了太君的腰痛,太君兴奋了,兴许封你个一官半职。不然你的路恐怕就走到尽头了。”

扁担三说:“我不稀罕当啥官,我只想操我的本行,治病卖药。”

黑七说:“那也行,太君的病好了,我立马放你走。”

扁担三拿起扁担对松本比画说:“要打三扁担。”

松本疑惑地望着黑七,黑七点点头。松本便弯下腰,弓着脊背。说时迟那时快,扁担三狠狠一扁担下去,打得松本呲牙咧嘴,口里大喊:“八格呀路。”黑七好一阵解释,松本才愿挨第二扁担。  

三扁担打完,扁担三示意松本站起来,松本还不大信,慢慢直起腰,“哟稀哟稀”地叫了起来。腰竟不痛了。扁担三又留下一些外敷内服之药,交给他使用方法,说:“三日后准好。”

黑七派人把扁担三送出了据点。

三日后。小镇全部戒严,各路口设了关卡,凡是跑摊卖药的一律抓捕。

可是没有扁担三的影子。

据传,松本小队长突然暴病身亡。经日本军医检查,松本五脏俱焚,经脉俱断。

(选自《绝妙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

A.黑七在没有见识到扁担三的手艺之前,认为扁担三是江湖骗子,对他极不满意;而在验证他的手艺后,态度大变,很是尊重。

B.文中画波浪线所补叙的内容,既交代了扁担三对日本人的愤恨以及黑七想见识扁担三手艺的缘由,也用军医衬托出扁担三的传奇手艺。

C.同样是医治腰痛,扁担三的态度不一样,对“汉子”用扁担“重重地打”,而对松本小队长是“狠狠地打”,以致松本“暴病身亡”。

D.“黑七鼻孔里哼了一声,说:‘那可由不得你!’说完大步走出了场子”,形象地描绘出汉奸黑七欺压良民、不可一世的丑态。

E.小说用朴实、诙谐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传奇的故事,赞美了像扁担三一样的中华优秀儿女,也鞭挞了黑七和松本一类的汉奸和入侵者。

(2)小说中的扁担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安排黑七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罗国杰:儒者爱兰

罗老师走了。

两个多月前,他刚刚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的殊荣。那时,他身体状况已是日益孱弱,他却把1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作学生奖学金。

“他就是这样,永远心系学生,是真正的师者。”他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焦国成今天一直在罗先生家收拾遗物,心情沉重。

在罗国杰教授这个称谓的前面,可以加上很多殊荣。他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他是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他是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创者。

在他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肖群忠的眼中,最能形容老师的却是“现世的儒者”。

“他对待学生总是春风化雨,关爱有加,却严于律己,有儒者风范。我上大学期间,先生除了教学外,还担任学校副校长。有一年过节,我们几个学生给他买了一兜苹果,以表尊师之意。先生当时不说话,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等到我们告辞的时候,他却坚决让我们把苹果拿回去。虽然仅仅是几个苹果,而且是学生的心意,但是先生还是认为不能收。”肖群忠说。

“在治学上,先生也总是告诫我们要把学问与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要理论联系实际,不做‘空学问’。而且,先生极其求真,有一次,我提到清代有一部《孝经大全》的文献,先生马上来了兴趣,说:‘我怎么不知道,要读一下。’书籍浩如烟海,没有读过很正常,但是有的学者大儒没有先生这份真实的气度。”肖群忠说。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罗国杰先生的讲义。“我是1978年读大学的,当时只有中国人民大学一个学校开设伦理学课程,我是课代表,可以看到先生的讲义。先生每次备课极其认真,讲义上每每增增删删,而且先生每次上课总是提前几分钟到,从不迟到。有一次,先生病了,需要在海淀医院住院,即使如此也没有缺课,无论身体多么难受,他总是白天从医院出来上课,然后再回到医院治疗。”

一辈子研究道德、伦理,罗国杰在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严格,甚至在熟悉的人眼中,多少有些苛刻。

此前,罗国杰接受中国人民大学校媒采访时曾表示,儒家的修身养德之道讲求“吾日三省吾身”,他坚持做到“四省”:“我最喜欢的格言是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每日追问下,他不仅是学者,还像个“侠客”。他的学生不会忘记,几十年来,只要路遇不平,他都会挺身而出。61岁那年,一天,他在北京蓟门桥商场看到两人相争,其中一人还手持尖刀,他却毫不犹豫冲上前去把二人拉开。这件事一时成为美谈。

罗国杰皓首穷经,几十年如一日,钻研学问。他的学生告诉记者,即使是晚年历经脑梗、心脏停跳、车祸等6次大的病痛和事故,先生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桌上的书。“现在,他终于可以歇歇了。”焦国成说。

罗国杰的爱好很多人都知道,他独爱花中君子——兰花。他种植兰花,欣赏各种兰花,因为“不求闻达只烟霞”。这略有些寂寞的花如今独自在先生的书桌之上,它没有绚烂的颜色,却见证了一个儒者、师者、学者在“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中不断探索与砥砺的一生。

相关链接:

(1)88岁的罗国杰头衔无数,生前最后一个头衔是“吴玉章人文科学终身成就奖”,该奖的颁奖词中这样介绍罗国杰:

罗国杰先生,中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其为人谦逊、慎独、达观,其为学也勤勉、严谨、创新,他的学术思想声名远播,蜚声海内外,他的道德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纵论历代治国理政经验之得失,建言献策,思想多次被中央采纳。

——摘自《澎湃新闻》

(2)罗国杰教授于1960年主持组建了中国高校第一个伦理学研究室,主编了新中国第一部伦理学教材。在罗国杰教授领导下,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教研室面向全国举办伦理学教师进修班和研究生班,培养了全国伦理学教学和科研的基本骨干队伍。罗国杰教授著作等身,独著、合著和主编的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学》《伦理学教程》。

——《罗国杰教授生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罗国杰永远心系学生,是真正的师者。在自己身体状况日益孱弱的情况下,他将自己刚刚获得的100万元奖金捐出作为学生奖学金。

B.罗国杰喜欢陶行知的“每月四问”,坚持做到“四省”,是因为他对陶先生的崇拜,体现了他严于律己,以身治德的进步思想。

C.罗国杰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不做“空学问”。他告诫学生要把学问与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因此当他知道有自己没读过的书,马上就来了兴趣。

D.罗国杰生前最后一个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奖是“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该奖项源于他高尚的情操、精深的学术思想。

(2)罗国杰有哪些学术上的贡献?请简要分析。

(3)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罗国杰独爱兰花,他身上体现了哪些高尚的情操?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报纸上读到百年柯达破产的消息,令人唏嘘。柯达记录了美国和国际上几代中产阶级的人生,养育了摄影的艺术和产业,进而将摄影送上几乎取代文字的时代图像文化的高位。今天,人们将柯达破产的原因归于柯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保守的经营路线。

我觉得,特定的即使、特定的发明必然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柯达将注定随着工业时代的勃兴而繁盛,随着工业时代的转型而衰微。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技术进步和思想进步,并成为人类文明长链承上启下的一环。柯达的破产也带来一种技术文化的命运的信息。随着技术的汰换,那技术的文化必将转型。

由此,我想到了油画。显然,油画不是科技文化,但它有技术的因素,有材料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在数字图像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绘画的方式及其能量正受到疑问。今日欧美绘画的衰微就是例证,因此我们才反复提出“图像时代绘画何为”的命题,对绘画的时代使命和历史命运提出警示,并将思考持续地指向绘画的当代关怀。

我画葵,是画向阳花开的一代人,正如著名作家余华所说:“向日葵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是让一代中国人热泪盈眶的意象。”显然,葵是一种诗化的意象。但葵的绘画却不是一种象征,更不是意识形态的替代物,而是一代人的历史性的生命写照。这种写照在今天和今后仍然存在,它持续而真实地描绘着一代人的历史经验和生命轮廓,并以生动的形象,呼唤绘画古老的诗性命题,进而重建我们这个时代处于式微之中的感受力。

我经常遇到一些外国朋友,他们总是询问我的老葵、我的葵园中有什么政治意图。我希望我们能够绕过“东方与西方”的传统话语,绕过冷战所构造和延续的意识形态话语,来开启一个新的对话空间。我以为在那些既有的话语中,某些误读总是严重地遮挡着现实的整体,某些习惯的定见总是掩蔽着生活本身,并且压抑着我们可能拥有的生动而广大的思想资源。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数字媒体的时代,无以量计的图像以各种方法迅疾产生并包围着我们。一方面,我们获取众多的便利,另一方面, 又无奈地领受技术的宰制;一方面是图像的汪洋,另一方面仿像无处不在。众多的景观“装置”将我们切割成消费和被消费的碎片,我们越来越失去对事物整体的、深刻的感受能力。面对图像的汪洋大海,感受力原是唯一的渡筏。但随着主体的碎片化和浅表化,时代的感受力正在衰微。我们所谈论的绘画的衰微,正是源自于这种时代的感受力的衰微。因此,绘画的当代使命和振兴,就与时代感受力的拯救相关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柯达记录了美国和国际上几代中产阶级的人生轨迹,使摄影艺术得以提升,使摄影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B. 技术汰换,技术的文化必将转型,作者由此想到了油画,因为油画完全只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科技文化。

C. 作者画葵,是在画向阳花开的一代人,葵是一种诗化的意象,是一代人的历史性的生命写照。

D. 今天,众多的景观“装置”将我们切割成消费和被消费的碎片,我们正失去对事物整体的、深刻的感受能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柯达产业的推动下,摄影技术得到长足发展,最终登上了取代文字的时代图像文化的高位。

B. 作者认为,特定的技术与发明都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柯达也一样,随着工业时代转型而衰微。

C. 在数字图像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欧美绘画的衰微,证明了人们在质疑传统绘画的方式及其能量。

D. 今天,我们在享受获取无以量计的图像的便利的同时,又要无可奈何地领受各种技术的宰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在,有人将柯达破产的原因归于柯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保守的经营路线,作者也是非常赞同这一看法的。

B. 我们提出“图像时代绘画何为”的命题,警示绘画的时代使命和历史命运,并将思考持续地指向绘画的当代关怀。

C. 面对外国朋友对我的老葵的疑问,我希望我们能够绕过意识形态话语,来开启一个新的对话空间。

D. 主体的碎片化和浅表化使时代的感受力正在衰微,要完成绘画的当代使命并使之振兴,就要拯救时代的感受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①       ,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着塑料袋、塑料薄膜、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塑料垃圾。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降解塑料的细菌和酶,所以 ②      。不仅如此, ③        。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