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搞美术理论的陈传席曾说过中国画若没有古意,格调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搞美术理论的陈传席曾说过中国画若没有古意,格调便不高。

美术的要义是通过画面将“美”传达给欣赏者。而客观美对于中国画来说只是一个方面,它还要求在客观之上有精神的追求。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还要讲求中国文化中那种虚灵、澄澈的诗意的审美理想,更高一级的话,还要有哲学的意味,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一句话,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格调,是要创造一种超自然的精神氛围,因而它比单纯的造型艺术多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应该说,这是中国式的审美理想,还有宇宙观的延伸。

那么中国画中的“古意”究竟如何表现,该如何理解呢?

举个例说,李璨的词《山花子》开头的两句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是“荷花”的别称,如果将“菡萏香销翠叶残”改为“荷花凋零荷叶残”,阅读起来没有了障碍,但读词时的感觉随着词句的改变而起了变化。叶嘉莹说,这样一改就会失去原句所包含的那种丰富的“潜能”,也就是艺术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象。为什么呢?“菡萏”一词出自《尔雅》。《尔雅》是中国的第一部词典,距今至少2000年了,够古老;而且《尔雅》收集的都是近乎规范的雅言,本身就与现实的日常用语有着一定的美感距离。“因此有了一分古雅,也更加珍贵,格调自然出俗。”“香”是芬芳的香气,“翠”不只是绿的颜色,还能让人联想到美且珍贵的翠玉。这么多珍贵的、美好的意象,“销”了、“残”了,消失了、残破了,使人感受到的是极端的残酷,所以王国维读罢就有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所以,“荷花凋零荷叶残”虽然通俗易懂,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人这种强烈的感受。

“距离”产生美,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用于诗词、绘画创作也一样产生意想不到的美感。

中国画中的“古意”,是因为它重“意境”,它所追寻的意象和美感是超现实的,有着一种现实生活的喧嚣躁动、急功近利遥不可及的静寂、旷远与超尘,所以古意盎然,珍贵且格调出俗,也因此有着丰富的意象和再创作的空间,令欣赏者可以尽情地驰骋自己的想象,也能给欣赏者以安宁、超然的感觉,而不只是享受它的客观美所带来的感观享受。

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的区别不仅是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问题,而更是中国画中有“我”的存在,有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创作的过程就是作者在与自己对话,如同一次心灵的散步。中国画肇始就是在客观之上表现作者自己,特别是自从宋代的文人参与绘画以后,中国画便有了一种特别盼追求——文人气。文人们将自己追求的诗意精神需求融入笔墨之中,重意趣自然,追寻高古清幽、离尘绝俗,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愿望。所以说,中国画的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延伸,强调文人诗意情怀,强调高古的气韵格调。无论画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画中可以无人影,但“境”中一定有一个人,就像中国人论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随着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国门打开,西洋画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国。面对写实逼真的西洋画,许多人惊讶不已,西洋画里那铜制的泛着金属光泽的纽扣,那细密逼真的发丝,那如同真人一般,好像还有着温度的人,似乎让重神不重形的中国画相形见绌,中国画好像成了明日黄花,许多有见识的文化人,此时也像是被洗了脑,反对写意,要改良中国画。但是智慧者是始终知道水墨意韵的,带有写意精神的中国画是谁也取代不了的。

遗憾的是,许多人舍弃滋养自己的本土文化,试图丢掉自己身上的文化基因,不再关心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不再关心中国文化赋予艺术的那种诗意的精神追求,放弃自己主观精神的追求,过分强化和追逐外在的表现形式,甚至有些人剑走偏锋,以哗众取宠为能事。借鉴是手段,不是目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硬地照搬照抄会水土不服,或许最终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也弄不清自己要到哪里去。

                                           (节选自玟英《中国画为什么要讲究古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术的任务是把“美”传递给欣赏者,对中国画而言,更强调在让欣赏者领略其外部形象的“美”的同时,更要能满足其精神追求。

B. 中国画讲究“古意”,远离现实中的喧嚣躁动、急功近利,让人以宁静超然的心境获得客观和精神双重美感。

C. “菡萏香消翠叶残”,若改成“荷花凋零荷叶残”,语意明确通俗易懂,但美好的意象消失了。难以产生美的联想。

D. 文章高度赞扬打开国门后进入中国的西洋画,西洋匦细密逼真,所画人物好像还有温度,这画风画技,丰富了我国的美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本文所说的“古意”是指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传统,强调意趣自然,离尘绝世,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

B. “距离”产生美,这一审美规律,表明越是远古的东西越具有审美价值,古典生僻难懂,便能产生最美的境界。

C. 西洋画的特点是强调外形的逼真,中国画更强调意蕴,重视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前者重其形,后者重其神。

D. 中国画是根植于中国土地的艺术,有其民族特色,如果丢掉其自身文化基因,一味追逐西洋画,那将是舍本逐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国维说,读罢“菡萏香消翠叶残”就有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这是因为读者自己情绪低沉才会引起的共鸣。

B. 中国画无论山水还是花鸟,即使画中看不到人影,但其中都承载着人的感情、意念,表现人的精

神面貌。

C. 对于西方的文化艺术,我们不能全盘吸收,生硬仿效,但仍能借鉴,吸收其长处,拿过来为我所用。

D. 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不只要看作品画得像不像,色调美不美,更要看它内含的意蕴,从中吸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

 

1.D 2.B 3.A 【解析】 1.试题分析:D项,对进入中国的西洋画,本文没有“高度赞扬”。其余各项均符合原文内容。A项,见第2段;B项,见第6段;C项,见第4段。 2.试题分析:B项,“古典生僻难懂,便能产生最美的境界”于文无据,这是一种极端的说法,偏激不合事实。许多大众化的、当代的艺术作品,同样审美价值极高。A项对,见6、7段中的论述。C项对,见第7段。D项对,见8、9段的论述。 3.试题分析:A项,情绪低落引起共鸣之语固然不错。但这句诗本身传达的香消玉殒的悲凉之情是客观存在,并非一定要读者自己情绪低沉才会引起共鸣。B项,从第7段论述可分析到。C项对,第9段有“借鉴是手段”一句,现作品并非否定借鉴。D项对,全文讲美术创作,但从文意中可以得出其鉴赏的要义。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比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比如选项A,这句诗本身传达的香消玉殒的悲凉之情是客观存在,并非一定要读者自己情绪低沉才会引起共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1:某整形医院的数据显示,高中毕业生整形人数比例逐年上升,已接近该院整形人数的六分之一。当前高中毕业生出现整形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社会大众强调“看脸”,希望通过提升“颜值”获得更多自信和机会。

材料2:2015年春节刚过,北京多所高校艺考大幕开启。与往年不同的是,中央戏剧学院首次在招生简章中强调不得带妆、并着日常服装考试。现场,学校准备了卸妆湿巾,提供给化妆考生。一些已经进入考场的考生,由于不符合素颜要求,被考官要求场外卸妆后再进入考场考试。中戏院长助理郝戎介绍,我们要看的是学生本来的素质,所谓“璞玉不琢”。

对于以上做法,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见解。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柠檬是世界上最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它富含维生素C、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奎宁酸、柠檬酸、苹果酸、橙皮苷、柚皮苷、香豆精、高量钾元素和低量钠元素等,①   。维生素C能维持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间质的生成,并保持他们正常的生理机能。人体内的母质、粘合和成胶质等,  ②  。当维生素C缺少了,细胞之间的间质——胶状物也就跟着变少。这样,细胞组织就会变脆,失去抵抗外力的能力,人体就容易出现坏血症;   ③  ,如预防感冒、刺激造血和抗癌等作用。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      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成分,      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A. 既然  尽管  既而    B. 不管  既然  既而

C. 尽管  既然  因而    D. 尽管  既而  因而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俄罗斯外交部网站在3月28日公布的消息中指出,联合国大会在前一天通过的确认克里米亚公投无效的决议无效,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稳定乌克兰局势。

B. 对于目前市场上谈“转基因”色变,袁隆平建议可以遵循试验法则,若一定要检验转基因水稻是否对人体有害,最好的方法就是试吃。

C. 古装玄幻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自在浙江卫视热播以来,不少女粉的心被剧中“夜华”的扮演者赵又廷俘获。赵又廷微博点击率在短时间内猛增。

D. 中国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战略构想。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成语全都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2)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从韬光养晦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正在为疲软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3)我自1992年7月起,进入先生曾供职的广东省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忝列门墙,有幸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获益良多。

(4)日本前内阁的某些举动,导致中日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几乎裹足不前,两国关系面临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5)一生不能封侯的李广,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却是个完美的形象,他对待士卒解衣推食,同甘共苦,司马迁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6)在这次校友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谈笑自若,大家谈及点点滴滴的高中生活,历历往事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清晰如昨。

A. (1)(3)(6)    B. (2)(4)(5)    C. (1)(4)(6)    D. (2)(3)(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